非法测绘
法学术语
非法测绘是指没有经过许可,没有以自己经济活动的要求,或者为其他活动提供测绘保障,而进行的非法信息采集。地理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其中有敏感信息,比如军事设施。所查到的非法测绘基本都是测了不该测的东西,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产生背景
自古以来,地理信息就被各国视为“国之重器”,不可予人。绘制敌方地图是准备战争的“必修课”,奉送己方地图则是割让城池的“见面礼”。
有人通过采集数据谋取利益,不排除有给了国外一些情报部门。外国人对我国的非法测绘屡见不鲜,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就曾先对大半个中国进行了测绘。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目前网络上很多单位、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进行测绘,然后放到互联网上共享。也正因为这种无序、无监管的状态,导致网络地图错漏百出,甚至频频出现涉及国防安全的事件。
经济利益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各类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诸如导航等的电子地图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商业前景十分诱人,这使得一些公司和个人为获取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而我国的一些公民则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法律的禁止,公开或暗中为境外机构、人员的非法测绘提供便利,充当向导等。一些境外机构也正是利用这一点,以提供资助、担保等为诱饵,指使我方有资格的人员、机构从专业部门购买、领取基础地理数据和测绘成果,然后转交给境外方面;还有一些境外机构或非政府组织,看准了一些地方急于招商引资或取得经济、技术援助的心态,以论证、考察为名,直接向中方索取地理空间信息数据。
敌视心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反华势力及一些冷战思维不改的国家或地区,一直对我国采取敌视或防备姿态。为做到未雨绸缪,他们一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机密等进行种种刺探,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许多涉外非法测绘活动虽多打着水资源调查、登山探险、文物考古等幌子,但实际上瞄准的却是我国的交通要道、重点国防项目和军事设施等。
保密意识
时下,一些国人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保密意识相当薄弱,总认为在高科技条件下,太空的卫星、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舰船都能测到这些数据,地理空间方面的信息早已公开化,根本不需要保密。一些机构、人员特别是涉外的非法测绘活动之所以能得逞,正是由人们的麻痹大意和放松警惕而造成的。
实施方式
陕西省内发生的窃取地理信息的行为为例,这些行为都带有隐蔽性,境外人员往往假借科学研究、旅游探险的形式进行,且往往与我国人员在一起,利用国人当掩护。但如果留心观察,这些人员还是能被识别。
这些窃取地理信息的人员与普通旅游者不同,他们对沿途风景不太关心,对标有军事管理区的路牌视而不见(军事管理区一般都有英文翻译),拿着类似指南针的坐标定位设备或外文版地形图,走走停停,很像在找寻某件物品。他们往往利用GPS接收机采集具有明显特征的房屋角、独立大石、独立大树等的坐标,往往将前进路径或采集的信息在地形图上标注。
手持GPS接收机是类似手机的物件,体积一般有3-5个智能手机大小,颜色单一,略显笨重,往往与地图一起使用。
主要危害
中心城市、关键地区和核心设施的坐标、地形、地质信息,特别是关系到一国经济命脉、国防安全的基础信息资料,一旦被敌对势力所获取,就可能成为其平时进行监视侦察,战时进行军事打击的有力依据。而这对一国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可谓不言自明。
地图一般分为公开出版、内部用图和地形图三种。普通老百姓很难看到的就是地形图,它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此外,地形图对国防有着巨大帮助,特别是在高端武器使用中作用更为明显。我国的地形图包括几百个要素,其中有普通地图从来不标注的高程线、坐标、地形地貌等,还有水系、道路、居民地和兴趣点等,当地形图无限放大后,相关区域内的所有信息都能看到。
应对措施
加强宣传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近年来发生的许多涉外非法测绘事件中,都有我国公民,甚至是我国的科研人员参与配合,而当他们被有关部门查处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相关规定,不知道相关地理信息应当保密。鉴此,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其他渠道,结合测绘法制宣传教育,强化群众尤其是测绘单位人员的保密意识,增强测绘单位及其人员依法测绘的自觉性。
强化监管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测绘项目登记备案工作,强化本地区测绘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测绘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作业证件,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雇佣外籍员工。测绘单位在项目施测中,凡涉及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的,要严格遵守《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规定,主动与当地驻军联系。对发现涉军测绘活动的,要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加大查处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安全、保密、军事、工商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要依法查办涉军非法测绘案件,做到涉密数据没有全部收缴不放过、泄密事件原因没有完全查清不放过、涉案人员没有得到依法处理不放过。凡属非法测绘的,要依法吊销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向社会公开曝光,清出测绘市场,触犯国家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军事管理区附近生活的群众,能够关注陌生人员的上述行为,发现他们有采集坐标、进入军事目的地的举动时,及时向当地公安或部队举报。
国内情况
目前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的非法测绘情况比较严重,亟待严查严处。据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向社会公布2011年十大测绘地理信息违法典型案件,其中连续3年出现外国公民在中国非法测绘案件。据统计,2006年以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共查处涉外非法测绘案件近40件。
2006年,国家测绘局通报了日本公民大林成行等人在新疆和田非法测绘案。在这起案件中,新疆国家安全厅做出责令大林成行、东俊孝限期离境,暂扣有关设备和资料的决定;新疆测绘局则依法对大林成行、东俊孝作出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并处罚款人民币80000元的行政处罚。
2007年,吉林省测绘局查处了5名不明身份人员非法进入白山市某县军事管理区进行测绘活动案件。吉林省测绘局依法对其中三名外国公民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并作出相应罚款的行政处罚。
2008年,国家测绘局通报了外国公民卡尔·海文在河南洛阳非法测绘案。最终,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对卡尔·海文作出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行政处罚。
2010年2月20日,新疆塔城地区测绘局通过群众举报,发现某日本公民携带手持GPS接收机在塔城地区进行测绘活动,新疆塔城地区测绘局在对举报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后,立即进行了立案调查。该日本公民以旅游、环境考察为名,使用手持测量型GPS接收机采集我国境内地理信息坐标598个,其中588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涉及塔城地区军事管理区的有85个。
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公布了一起美国公民非法测绘案件。此人未经许可,在昌吉州玛纳斯县某部队驻地附近采集地理信息坐标数据。据调查,截止事发之时,此君在中国境内已总共采集、存储地理坐标9万余个。
2014年,有关部门曾抓获一名日籍嫌疑人,他携带测量设备,从甘肃庆阳出发,沿秦岭一路向东测量。在此期间,为掩人耳目,他还雇佣了当地的车辆和司机,装扮成游山玩水的游人,后来因闯入宝鸡某要地被抓获。还有一名美国人,娶了名中国女子,他利用中国女婿的身份,长期滞留中国。在他的测绘记录中,竟然把巴山分成1000米的网格进行测量,已掌握了很多数据。
目前,这些外国人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处理,并被驱逐出境。
中国目前有专门法律对测绘行为进行规范,外国人如果违反这一法律在我国境内进行地理测绘,皆可视为非法测绘,严重者即构成间谍行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4 15:17
目录
概述
产生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