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
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加,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大。例如:对于第三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Na
原子序数的递增,
电子层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明显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例如:
第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H>Li>Na>K>Rb>
Cs1、由元素原子的
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反例:
氮原子氧化性弱于氯原子)
5、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例:
硝酸的酸性弱于硫酸和
高氯酸,
硒酸的酸性强于硫酸,部分
金属含氧酸(如
高锰酸)酸性很强,但它是金属,比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弱)
值得注意的是:
氟元素没有正
价态,氟不能与氧反应产生价态,硝酸则因分子内氢键导致酸性较弱,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
高氯酸,而不是非金属性高于氯的氮氧氟。
7、由
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反例:
氯气可以从水中置换出氧气(本反应
热力学可行,
动力学上则因为
中间产物次氯酸分解较慢导致
反应速率较慢,光照则可以加速该反应),从氨气中置换出氮气,但氯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氮)此外,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
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
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