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衣
妇女的头巾
面衣,指妇女的头巾。说起妇女的头巾,不能不说到面衣。长期以来,在妇女中一直流传着蔽面的风俗。所谓“蔽面”,就是用巾帕遮盖住妇女的脸面。
由来
礼记·内则》规定:男女之间不相授受,不能同用一口水井,同用一床寝席,同用一件衣衾
产品特点
汉代妇女承袭周代遗俗,也用面衣。成帝朝宫女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搜神记
演变
周代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中国社会已存在这种风习。这和当时社会的礼教有密切关系。《礼记·内则
汉代
汉代妇女承袭周代遗俗,也用面衣。成帝朝宫女赵飞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面衣,通常用较为轻薄的罗谷制成,使用时将整个脸面全部盖住,为了不被人看清脸面,而自己又能透过这层罗谷看到外面,当时的面衣多采用黑色。晋人《搜神记
隋唐
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幂(四+离)。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戴幂(四+离)的妇女形象,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唐人绘画《树下人物图》中有所反映。图中的一个妇女,左手高举,正在脱卸蒙在头上的面幕。这种面幕用黑色布帛制成,长度大约至胸际,左右两边各缀一根飘带,飘带下垂至腰间。在脸面部位,还开有一个圆形小孔,正好露出人的眼鼻。其余部分则被全部遮蔽。
与此类似的人物形象还见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三彩女俑,其中有一骑马女子,头上就戴有这种面幕。虽然这件雕塑品的色彩有所褪落,特别是人物头部,未施色釉,但仍可看得出原来涂有黑色。面幕的造型与前者略有不同:前者为尖顶,而这件是平顶;前者长度及至胸前,这件则在颈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戴面幕的女子,此时正骑在马上,与文献所记幂(四+离)的使用场合--出行相符。在汉族妇女刚刚接受西域传来的幂(四+离)时,外出蔽面还用帷帽。这种帷帽以藤蔑编成,造型和斗笠相似,在帽檐
描绘,虽然画面以山水为主,人物处在陪衬地位,但人物的服饰特征仍清晰可辨。其中几位骑马女子,头上就戴着这种帷帽。也许为了乘骑之便,这些女子戴着它时,多将帽檐上的垂网撩至背后,将整个脸面显露在外。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彩绘陶俑中,也有戴帷帽
宋代
与唐代思想开放正好相反,宋代崇尚理学家训事物纪原繁简不一,简单的只是一块大幅方巾,用时将头全部盖住;也有将布帛裁成条状,由前搭后,只蒙蔽脸面及胪后,耳鬓部分则显露在外。江西鄱阳宋墓即出土有戴这种盖头的女俑。稍微复杂一些的盖头则被做成巾兜之状,用时套在头上,巾兜的前面可以开合,根据需要,或者撩开,或者合拢。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北
宋时汴京一带的媒婆,为了撮合男女姻缘,常常出没于闾巷,在她们的头上,也戴有盖头,这种盖头的制作就比较考究。
宋以后
宋代以后,蔽面之习仍然在民间沿袭不衰。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韩公帕韩昌黎苏公笠
近代
直到近代,新妇出嫁时仍用面衣蒙首,只是为图吉利,这种面衣多用红色。新娘从离开娘家开始,头上就蒙上了这种面衣,到了夫家拜堂礼见,须臾不得揭开,只有在进入洞房之后,方可将其摘去。这时生米已经成了熟饭,即便坐在她身边的是个愚氓痴汉,也只能听天从命。《红楼梦》中凤姐设下的调包之计,就是借助了这块蒙面之巾,直到贾宝玉将它揭开,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
这种以面衣遮覆新娘脸面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古代蔽面之俗的一个分支,早在汉时已经出现。唐人杜佑的《通典》里有明确记载。两宋时期沿用此举。据吴自牧催妆盖头或用机杼吴友如所绘的风俗图中,还可看到旧式婚礼中蒙头的新娘形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7:59
目录
概述
由来
产品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