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奸
韩国的亲外国势力者
韩奸,即韩国的亲外国势力者(主要指日本)。 2005年9月29日,韩国一个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亲日历史调查委员会29日公布一份“韩奸”名单,前总统朴正熙赫然在列。委员会指责他在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加入日本军队,担任一名军官并与日本人合作。
名称由来
“韩奸”,顾名思义,是韩民族的奸细,是出卖韩国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一帮人。其实,“韩奸”一词是中国媒体的发明,韩国人将“韩奸”称为“亲日派”、“卖国奴”。由于中国历史上有过“汉奸”一词,中国媒体在报道韩国近几年展开的清算亲日反民族行为的调查时就使用了“韩奸”一词。
60多年后再抓“韩奸”,是现在的韩国人与历史的一次对话。他们要清理的是几代人的是非曲直,他们要解开的是被扭曲的历史谜团。韩国历史未能划分亲日派和爱国者,以至于韩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及其待遇是混沌的,曾经的卖国行为未成耻辱,曾经的爱国行为未能得到褒奖。
产生背景
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到1905年与日本签订导致朝鲜王朝灭亡的《韩日保护条约》,日本控制了朝鲜半岛。
从1910年起对朝鲜半岛实行了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半岛人民遭受了难以言状的灾难。而一批韩民族的败类唯日本主子的马首是瞻,卖国求荣,掠取大量民脂民膏,成为民众最痛恨的一族。
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撤出朝鲜半岛,美军作为占领军进驻当时尚未建国的韩国。美军以对抗苏联为是,不积极清算日本殖民统治的阶级基础,反而对亲日派网开一面。美军及后来成立的韩国政府启用亲日派为维护其统治服务,使亲日派如鱼得水,成为控制和影响韩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1949年,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光复后成立的“反民族行为特别调查委员会”于1949年解散,没有进行任何调查。
1992年,未被清扫的历史尘埃经常泛起,刺激着韩国国民心中未能愈合的创伤。1905年与日本签订导致朝鲜王朝灭亡的《韩日保护条约》的“乙巳五贼”之首、学府大臣李完用去世66年后,他的孙子李润亨却于1992年为收回卖国贼祖父非法获取的一块土地打起了官司。其后,韩国先后发生了30多起“韩奸”子孙索回土地和财产的官司,有的还真的胜诉。“韩奸”后人的反攻倒算,激发了韩国社会潜在的矛盾,将韩国政界推向是予以默认还是予以反击的岔路口。
20世纪90年代韩国亲日派及受其影响的势力明显消退,执政势力中具有民族意识的人越来越多地走上政治舞台。到90年代末期,韩国各界要求清算亲日派的呼声多了起来,形成了一定的氛围。
2002年2月,韩国光复会和议员联盟公布了708名亲日反民族行为人名单,走出声讨亲日派的重要一步。卢武铉是第一位战后出生的韩国总统,对历史上的亲日派及其造成的后患具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历史问题举刀问斩没有政治顾虑。
2003年2月,卢武铉在上台后推动清理“韩奸”,得到了较多民众的支持。民调显示,62.1%的韩国公众表示赞成对亲日派的反民族行为进行调查。
2004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在纪念朝鲜半岛光复59周年讲话中的一段话,精辟地描绘了韩国社会不分卖国和爱国是非所造成的后果。他说,朝鲜半岛光复后,从事独立运动的人三代受穷,而亲日的人三代荣耀。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没有放弃被歪曲的历史认识,这使人羞愧得抬不起头来。“韩奸”此时被送上历史审判台,为天时与人和共同作用所致。
自2004年3月起,韩国国会相继出台了《查清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下反民族行为真相特别法》、《旨在实现真诚和解的过去历史整理基本法》、《亲日反民族行为人财产收归国家特别法》等法律,赋予清查行动以法律地位。
根据这些法律,所谓“亲日反民族行为人”,是指在1905年签订导致朝鲜半岛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乙巳条约》、1910年签订使朝鲜半岛成为殖民地的《韩日合并条约》等重大事件中“立功”并获得相应地位的人,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当过日本国会议员、参与日本驻朝鲜总督府中枢院事务的人以及杀害独立运动人士的人等。自1904年日俄战争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韩奸”所获得的财产及其后人继承的财产,也在重点调查之列。
2006年“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查明委员会”和“亲日反民族行为人财产调查委员会”也由此成立。这两个委员会直属总统领导,其任务分别是确定亲日反民族行为调查对象,调查、决定亲日反民族行为以及对亲日反民族行为人的财产进行清理和收归国库。
2006年7月,“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查明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126名调查对象,估计第一个被没收非法财产的“韩奸”将在不久后出现。
调查难点
韩国调查亲日历史是一个大题目,调查内容名目繁杂,调查涉及的人和事众多,难度不小。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有关资料由其殖民机构控制,许多档案可能失散于日本的图书资料馆。日本是否对韩国的调查提供配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军在一段时间内允许日本殖民机构继续运转,让有亲日反民族行为的人有机会毁灭罪证。时光流逝半个多世纪,当事人所剩无几,亲日反民族行为也可能死无对证。
但是,韩国两个委员会正在努力搜寻与“韩奸”有关的证据,并接受社会各界的举报和提供的资料。韩国政府还在编纂《亲日人名录》、《亲日辞典》,收录亲日的人与事。
当然,清查“韩奸”在韩国国内所遇到的阻力也不小,清查工作不会一帆风顺。韩国的部分政界势力认为,重提历史是小题大做,旨在为政府和执政党增加执政资本。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认为韩国政府和执政党推动调查隐藏着打压在野党的政治目的。前总统朴正熙当过日军下级军官,对他的调查就涉及他的女儿、大国家党前代表、下届总统热门候选人之一朴槿惠。调查采取查三代、算旧账、株连子孙的办法,也使一些人不解和反感。执政的开放国民党前任议长辛基南就是因隐瞒父亲当过日本宪兵的事实而被迫辞职。
韩国在60多年后再抓“韩奸”,肯定不能“一网打尽”,“韩奸”的不义之财也难以全数收回。不过,抓“韩奸”是现在的韩国人与历史的一次对话,他们要清理的是几代人的是非曲直,要解开的是被扭曲的历史谜团。正如韩国总统卢武铉多次强调的,清查和揭露亲日反民族势力的行径,将解决殖民地历史所造成的内部分裂和矛盾,使被历史掩盖的韩国独立精神重放光辉。
调查状况
1945年朝鲜半岛解放后,大韩民国政府曾对亲日派进行过一些调查,但调查并没有深入展开,因为当时的政府担心该问题造成国家分裂,而且新成立的政府需要这些精英人士来管理国家。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否决了拨给亲日调查委员会的5亿韩元(约合48.6万美元)预算,该项目因此差点流产。但一网民在因特网上发出募捐倡议后,委员会很快就得到了780万韩元的个人捐款以及韩国国家历史研究所800万韩元的捐款,使得调查活动得以继续下去。
2005年8月28日,韩国政府和政界掀起一股如火如荼的亲日历史调查活动,以查清日本对韩实行殖民统治期间与亲日行为有关的人与事。经过数年的调查之后,亲日历史调查委员会公布一份3090人的“韩奸”大名单,称这些亲日派与日本合作“给朝鲜半岛及其他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
2005年8月29日,韩国一个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亲日历史调查委员会公布一份“韩奸”名单,前总统朴正熙赫然在列。委员会指责他在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加入日本军队,担任一名军官并与日本人合作。
代表人物
委员会调查的对象为当时的社会各界名流,包括来自政府、司法和警察机构、媒体、艺术和宗教界等各部门的重要人物。前总统朴正熙也“榜上有名”,委员会经调查表明,朴正熙在1944年作为一名少尉为日军服役一年。朴正熙1961年通过军事政变入主青瓦台,1979年遭暗杀,统治韩国达18年之久的。
评定标准
委员会就选择标准介绍表示,从签订《乙巳条约》(1905年,日本为剥夺韩国的外交权而强迫韩政府签订的条约)前后到1945年8月15日解放,对来自日本的国权侵略、殖民统治、侵略战争给予帮助,使得我民族或其他民族受到直接或间接迫害的人员被选定为收录对象。
亲日历史调查委员会主席发表的声明说:公布该名单并不是要惩罚任何人,而是纠正被歪曲的历史认识,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标准并让下一代人从中吸取教训。它并不针对某个特定的人物。”
社会评价
民众
多数民众则对此表示支持。调查亲日历史在韩国社会和政界触发了激烈的争论,据最新民意调查,62.1%的人表示赞成调查,34.9%的人则认为调查毫无意义。
教授
韩国一名大学教授说:“名单公布得是有点迟了,但结果还是让人满意的。它可能会使人感到困惑,即名单中公布的一些人究竟是否对国家做出了贡献。但从长期来看,它会促进韩国社会的团结。”
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一名研究员说:“我们在出炉该名单前已经对大量的历史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尽可能持一种客观的立场。
亲属
朴正熙的女儿,韩国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主席朴槿惠则对“韩奸”名单的公布表示遗憾。朴槿惠接受韩国联合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人民和历史将会对此做出正确的判断。难道他们就不会有因为扭曲历史而被后人评价的那一天?”  
政治团体
韩国在野党大国家党认为,在野党认为是政府与执政党对其进行“政治迫害”,是政府和执政党在推动清算亲日历史运动,这隐含着打压在野党的政治动机。因为大国家党主席朴槿惠可能参与2007年总统竞选,公布“韩奸”名单将使作为朴正熙女儿的朴槿惠蒙羞。
韩国公民自由联盟一名官员说:“对他们(指‘韩奸’)亲日行为的界定仍很模糊,公布名单的举动也许是基于执政党打压在野党的需要而做出的。”而且,“韩奸”名单中所包括的许多人都已过世,他们也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
调查意义
许多“韩奸”的后代现在仍为韩国的达官显贵,而学校教科书也将他们描述为对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例如在评价朴正熙的功过是非时,韩国人可谓泾渭分明。一些人认为他在执政期间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而另一些人指责他是独裁者,在实行铁腕统治期间镇压异己。
对于韩国政府和相关民间机构而言,对亲日派的清算看重的并不是清算的结果,而是清算的意义,以期给韩国民众上一堂“历史课”。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1 21:40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产生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