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藻馨(1873年一1957年),字兰生,浙江杭州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钱理群的外祖父。
1901年与
林白水等创办《
杭州白话报》。1902年创办浙江安定学堂(
杭七中前身),任校长,同时兼任
浙大校长。后专事银行工作,历任
大清银行代理总办,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副总裁,
浙江兴业银行汉口分行经理,浙江兴业银行总办事处
书记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他于清朝科举出身,曾任大清银行书记官。
中国银行总行成立后,任
上海分行经理。民国2年(1913)9月至次年6月任中国银行副总裁,协助
汤睿主持中国银行工作。后任
浙江兴业银行董事、常董、总办事处书记长。36年(1947)与
叶揆初、陈叔通等著名人士发表“十老上书”,谴责
国民政府秘密杀害进步学生之罪状。1953年6月任
上海文史馆员,1957年逝世。
女儿:
项浩(1900-1974),生于杭州,病逝于南京,为项兰生的长女,北大教授
钱理群的母亲。
项兰生先生是杭州著名的
维新派人物,除了开办新式学堂、白话报以外,还专门请了老师让自己的长女项浩从小习读英语。
官当其材事核其实,此西国之所以日强也。惟我中国则不然,有虚文而无实效。少之所习非壮之所用。所谓经国之策,
治民之谱非所尚也,国家抡才大典,文则以时文八股,武则以弓矢刀石,非是莫由进身,一切率援成例,束缚驰聚,安所得
真材 1901年6月,
求是书院学生、杭州名士项藻馨创办《杭州白话报》,初为旬刊,后为周刊、三日刊,最后为日报。开始它深受改良思想的影响,1903年在孙翼中主持下,开始倾向革命,攻击清廷媚外,呼吁救亡。该报出版到1910年2月停刊,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白话报刊,迅速成为当时拥有较大
读者群的报纸。项藻馨邀请
林白水主持笔政,发刊词《论看报的好处》就是林白水起草的。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四月廿四日(1900年5月22日),求是书院创办人
林启去世,
享寿六十二岁。其家属本拟运柩归福州,后因
陈汉第、
邵章、
陈敬第、
何燮侯等杭州人士为永志思念,倡议在
西子湖畔建
林社设祭,故决定留葬
孤山。立社公牍,由诸以观、樊嘉璋等领衔,项藻馨、
蒋方震等署名,内称“社基四分六厘后面尚有空地六分七厘,并非魄”。其留葬之牍则由樊嘉璋领衔,邵章、陈汉第、陈敬第、
何燏时、
许寿裳、马叙伦等署名。这里,陈敬第即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他是陈汉第的胞弟。
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
清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清银行,除上海分行外,分支机构绝大部分已经停业。为了保全商本,以大清银行秘书长项藻馨为主的大清银行股东,于1911年11月5日成立了股东联合会,并于11月14日发布公告,公告的主要内容为:接各处分行报告,军政府有误认大清银行全系
官股,取去现洋庄折等要件,甚至将行员拘留,账款紊乱,事机万急;要求股东于11月18日到汉口路开会商讨对策。参加股东会一系列活动的主要是大清银行浙江籍股东及部分高级负责人。1911年12月4日,股东联合会改名为“商股联合会”。
2011年 9月2日下午,
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监理项藻馨(字兰生)的孙女项粲兮、孙子项湜伍、曾孙项雄等一行5人访问
浙江大学档案馆,向档案馆赠送了《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9、10辑,内有项藻馨在浙江高等学堂期间的日记,以及《项兰生家谱续》等资料,共计6册。校档案馆馆长朱之平会见
项氏后裔一行,对他们为提供浙江大学史料的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朱馆长向项氏后裔介绍了学校征集校史史料、开展校史研究的有关情况及今后发展的前景,认为项氏后裔提供的史料,弥补了学校项藻馨档案中的空白,希望项氏后裔一如既往地支持浙江大学的校史研究。项湜伍当即表示,回去以后发动项藻馨在国内外的后裔,帮助浙江大学收集、整理更多项藻馨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