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性固缩肾,是指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
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
髓质分界不清晰的病变性肾脏。
在某些疾病的病程中,病变严重区域的
肾小球因
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
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
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细小颗粒。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髓质分解不清晰。具有这些特点的肾被称为颗粒性固缩肾,因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和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主要由
高血压引起,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由
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