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是唐代文学家
韩愈的
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借吟咏榴花、水井、葡萄三种客观事物寄托深刻的哲理。全诗写景简洁精练,寥寥数语就生动地勾画出自然景象;抒情委婉含蓄,蕴含了作者孤独怨愤的心境;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咏物,实际是表达人生哲理。
作品原文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⑴
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⑵。
可怜此地无车马⑶,颠倒青苔落绛英⑷。
井
贾谊宅中今始见⑸,葛洪山下昔曾窥⑹。
寒泉百尺空看影⑺,正是行人暍死时⑻。
蒲萄
新茎未遍半犹枯⑼,高架支离倒复扶⑽。
若欲满盘堆马乳⑾,莫辞添竹引龙须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张十一:作者的朋友。据此诗另题“题张十一署旅舍三首”看,张十一名张署。
⑵子:指整个石榴果。
⑶可怜:可爱。
⑷颠倒:错乱。绛:大红色。英:花。
⑸贾谊:西汉政治局、辞赋家。
⑹葛洪:东晋道教学者、医药学家。
⑺寒泉:极言水深。
⑻暍(yē):中暑。一作“渴”。
⑼半犹枯:指老枝于新芽刚出时的状态。
⑽支离:松散歪斜,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⑾马乳:葡萄中的一个优良品种。
⑿引:牵引,引导。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葡萄茎上会长出须状丝。
白话译文
榴花
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
静冷角落没有车马经过,任那谢了的花开了又落。
井
贾谊宅中的水井现在才见到,葛洪的炼丹井往日曾看过。
水井深达百尺只能看影不能汲饮,行人会因此中暑而死。
蒲萄
葡萄新抽的芽尚未长全还一半干枯,高架子松散歪斜倒了又被扶起。
如果想要架上都堆满葡萄,就不要耽误增加竹杆扎牢架子牵引龙须。
创作背景
此诗当为作者与张署同掾江陵(今属湖北)的当年五月所作。作者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作者在旅舍中写下这组诗与张署共勉。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诗人即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后两句点明地点,这是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人去攀折损害他的花枝,殷红的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苔上,红青相衬,画面十分优美,使人觉得几多可爱和惋惜。其实诗人正是爱其无游人来赏,爱其满地“青苔”“绛英”,倘有人来赏,则车辙马蹄践踏得不堪了,还不如任其花开花落、果熟果烂,来得自然。这委婉表达俩诗人孤独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作者并不直接来写景,而是通过人的感觉,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但花开的再美又能如何,还不是寂寞无声落,诗人叹息花开无人来赏,亦即暗喻朋友满腹才华,却被统治者贬谪于穷乡僻壤,无法施展,“颠倒”二字更是有力批判了统治者的不识人才以及诗人和作者都怀才不遇的愤懑。
第二首诗言井水虽在,不能济人,比喻在位者,尸位素餐,不能养才济政。此诗骨子里表现了作者虽然遭贬遇赦,仍不得还朝为官的怨愤之情。
第三首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要在葡萄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托物言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位居
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州)人。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世称韩文公。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官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与
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
韩柳”。诗与
孟郊并称“
韩孟”。韩诗在艺术上有“
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宋诗影响颇大。有《
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