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不断排入大海,阻化剂、燃料油和
重金属等有毒废物进入肉食动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发生连锁反应,使得
海洋生态系统大幅恶化。
污染
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未没有因为人类的干涉停止。尽管心知肚明,但污水、轮胎、塑料袋、有毒废物统统都往海里倒;而不经意间,又让阻化剂、燃料油、重金属流入强大的海洋,也往往进入肉食生物体内。这些污染物的害处又往往是无形的:惟有当人们对
北极熊尸检,或是在纽约
寿司店检验
金枪鱼时,这个问题才会浮现出来。
现状
海藻爆发生殖产生的
赤潮现象,发生次数却越来越多,这是游泳者、水手、甚至是通过卫星检测海域的人有目共睹的。赤潮现象过去是自然现象,但近年来,它的频率、次数、规模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自从上世纪50年代,人造氮肥的广泛使用以来更甚。随着受这些化肥及其他营养物污染的雨水排入大海,有毒藻类、细菌爆发性生殖,几乎将溶解氧消耗怠尽,导致鱼类死亡,生态系统为微生物所支配,这又往往是基于一层黏液的,
密西西比河注入
墨西哥湾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就算是只针对个体,这些情况就已经很棘手了,但所有这些却存在联系,而且往往是相互促进。在整个食物链中,一旦有一个物种遭到破坏,那么上下层结构都因此发生连锁改变。所以说,北太平北部几近灭绝的海懒导致了
海胆的疯长,海胆的排泄物又导致了一整片海藻森林形成,至今仍保持其自己的生态系统。又比如,海水酸化导致翼足目纲的
海螺死亡,那么,以这些浮游生物为食的
大鳞大麻哈鱼也会一并死亡。接着,其他鱼类就会占领该地,防止其他
大麻哈鱼回来,当时新英格兰的乔治
海岸的鳕几乎灭绝时也是这样的。
这种“倒霉事”要是单枪匹马那还算不上弥天大祸,一旦同恶相求,那就真会是灭顶之灾了。现在还没受到污染的少数
珊瑚礁似乎能够应付气候变暖和海水酸化,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但大多数
珊瑚由于过度捕捞或是污染已经产生“漂白现象”甚至死亡了。生态多样性源于相互
依赖,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对其冲击太巨大,以致海洋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比比皆是。
对策
以渔业为例,多数科学家认为,只要政策有利、实施得当,这个行业还是能够健康发展的。但是,许多变化速度有增无减,像海水酸化这类的变化,只因为事情马上就会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这种变化就会持续数年。还有一些,比如
北极冰帽融化,可能要到情况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前才能悬崖勒马,甚至可能刹都刹不住车。
无论如何,人类必须做出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惟有当人类数量屈指可数、对海洋开发需求寥寥无几,完全不用化石燃料时,人类才可以拍着胸脯认为海洋资源用之不竭。但对于一个人口达到67亿,2050即将达到90亿的世界,我们没有那本钱了。发生大规模灾难的可能性实在太大了。
生存
人类自海而来,尽管现在,海底已不是我们生存发展之地,但人类和海洋的密切关系却不曾改变。居住地离海岸不到100公里(62英里)的人口高达一半以上,10公里以内的也占到十分之一。至少在陆地上人们会认为,海洋既是情感之根,又是想象之源。观其貌,闻其味,顿时倍增勇气,起程壮游,却又平添惊恐,演绎传奇。海浪既可没没汩汩,又能浩浩汤汤,既可白浪滔天,又能水波不兴,但海洋本身却亘古不变:忘我、循序、如一。
或者说,至少人们一直是这么想的,但这却是个假象。确实,大一部分是始终如一的,但还有一部分,尤其是海面和近海水域,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日益显著,因为90%的海洋生物都聚集在此。这种现象也是不足为奇的。人类已经改变了地貌和大气,如果说海洋还没有受到影响那就太奇怪了,何况几百年来海洋都是食品仓库、运输方式、垃圾处理场,近来又成为休闲娱乐场所。
鱼类资源
证据不胜枚举。人们原先认为,鱼类是我们取之不尽的食物,但现在,几乎全世界的鱼类资源都成下降趋势:科学家认为,大型肉食性鱼类锐减90%(大型的包括
金枪鱼、
旗鱼、
鲨鱼等),河口和近海水域的大型鲸鱼减少了85%,小型的也少了近60%。许多小鱼的命运也同样多舛。确实,
信天翁、
海象、
海豹、
牡蛎……这些最常见的海洋生物数量锐减,难更仆数。
而这种情况是最近几个世纪才开始的。新斯科舍捕了几个世纪的鳕,但大量捕捞却是1852年以后才开始的;从生物量(单位面积的种群质量)的角度来看,其缩减额达到96%;加勒比海18世纪才开始捕杀海龟(下降99%);到了20世纪50年代墨西哥湾才开始捕杀鲨鱼(根据种类不同,下降45%到99%)。
人类活动也对这些生物的栖息地发生影响。鳕栖于海洋底层。拖捞船为了捕捉鳕和其他如鳕鱼或黑线鳕之类的底栖鱼,拖着钢铁水力挖掘机,背后还拉着深海拖网,一路走去,大面积的海床就被破坏怠尽了。墨西哥湾的拖捞船年复一年地来来往往,拉着巨大的拖网,破坏了海床,甚至不给海洋动植物恢复的机会。新英格兰、非洲西海岸、日本鄂霍次克海、斯里兰卡……可以说,只要还能找到鱼,情况都是大同小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