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
自立或自给称为依赖。俗称
成瘾。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一种
心理生理过程的依赖性。依赖思想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
责任感,造成人格上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克服依赖习惯、增强自信心、树立奋发自强精神、培养独立的人格。
汉语词汇
释义
①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②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出处
①《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变文甲》
例句
倚靠。
①《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变文甲》:“问我心,是四大,假合因缘作依赖。究竟推导总是真,人我既空无主宰。”
②宋
曾巩《齐州到任谒舜庙文》:“常垂阴施,惠此困穷,庶使遗民,永有依赖。”
③明
罗贯中 《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
依托之重。
④
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要之不依赖国家之力而能独立者,此我中国人之所长也。”
⑤
老舍 《
月牙儿》十八:“不依赖任何人,我要自己挣饭吃。”
概念
依赖,依代表依靠,赖代表一种懒惰心理,是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引起的一种心理生理过程的依赖性。外来物质引入人体,引起特定的心理生理变化,使个体对它产生心理上的嗜好和(或)生理上的
瘾癖,非要经常应用不可,否则便无法解除心理上的渴望,或不能避免不舒适的躯体反应──戒断症状。日常生活中对烟、酒、茶、咖啡的嗜好,因医疗用药不当而造成的对医源性药物的依赖,以及对
鸦片类、
大麻类、
可卡因或致幻药等毒品的瘾癖,其原因都在机体对这些物质产生了依赖性。对这些物质的依赖是一种发生率高、涉及面广的情况,长期应用致依赖物质会引起慢性中毒和行为改变,对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和社会治安都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重视。
社会关系的形式之一。指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人,寻求和接受社会和他人的帮助。除法律规定的家庭亲属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外,在一般社会生活中也广泛存在。
成因
依赖性的产生往往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家长对孩子过份宠爱,过份照顾,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丧失独立办事的能力,变得具有依赖心理。尤其是独生子女,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多的“特权”。父辈们的娇宠使孩子易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性,这种懒惰性其实就是过份依赖。
分类
依赖应该分为两类,分别为主观依赖和客观依赖。
主观依赖
主观依赖为自己的价值要依赖他人肯定,没有自信的表现就是意志较弱,心里需要依赖外界人与物来帮助来证实自己的价值。
客观依赖
客观依赖,比如各种物质,包括食物、毒品、金钱。主观和客观依赖也是同时存在,主观依赖的同时 客观上也依赖,客观依赖的同时主观上也有依赖。当主观上不在依赖时,客观依赖就不存在了。主观完全独立了,客观依赖就转变成一种支配。
依赖心理完全可以克服,人最终的成功就是发现自我的独立性。一个人意志应该是独立的,不依赖任何外界的力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真正的独立是从心理开始。人的
意志也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无依赖的。
依赖是指一种特定的需求状态。此处指对成瘾物质的特定需求,分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类。精神依赖是习惯性需求、躯体依赖则是机体反应性需求,二者常同时存在。通常依赖性不高的物质早期仅有精神性依赖,而依赖性强的物质在戒除躯体依赖后常可长期潜隐有精神依赖。
克服办法
一是克服依赖习惯。分析一下自己的事情中哪些应当依靠家长和老师,哪些应由自己决定,从而自觉减少习惯性依赖心理,自己作出正确主张。如自己决定有益的业余爱好,自己安排和制订学习计划等,由依赖转变为自主。
二是增强自信心。有依赖心理的人缺乏自信,这往往与童年时期的不良教育有关。例如,有的父母、长辈、朋友往往说些“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对这些话,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然后一条一条加以重新认知,逐渐培养和增强自信心。
三是树立奋发自强精神。常言说,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时代变革,在激烈竞争中摔打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是培养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设想,一个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常见类型
1、对网络及游戏的依赖。
2、对手机的依赖。
3、对他人的依赖。
4、对环境的依赖。
解决方案
第一,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第二,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例如面对产生依赖、直接请求咨询师告诉自己该怎么办的求助者,咨询师应该消除依赖
第三,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