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盆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食盆,是新界本地宗族(一般说围头话)对族人一起进食「盆菜」宴的称谓。「食盆」的风俗,一般只限于讲粤语的本地大族,客家山村乃穷乡僻壤,也无显赫先祖可祀。
简介
新界本地围村传统会在宗族祭祀、打醮、婚嫁、添丁「点灯」、祠堂开光等场合,烹煮盆菜以飨族人,称为「食盆」,族人围坐而食,象征团结。 盆菜是新界本地宗族乡村传承了数百年,保留至今的一项独特饮食文化,不但起着维系族群的作用,而且具有确认宗族成员身份的社会功能。
历史沿革
新界宗族主要有本地和客家两大族群,本地宗族的先祖大多于宋、元年间移居香港,一般说围头话,由于子孙繁衍,到明代中晚期已形成大宗族,进行建祠堂、修族谱等 宗族活动;客家宗族于清康熙迁海复界后才移居香港,主要说客家话。 食盆是限于本地宗族的一种独特的宗族活动,其历史可追溯至本地宗族形成的明代中晚期,约有400多年的历史。
由于盆菜适合大量烹制,而且食用形式简便,适合用于节庆以招待众多族人,故历久不衰;每逢喜庆、神诞节日、祭祀场合等仍会进行煮盆和食盆,族人围坐而食,不但起着维系族群的作用,亦具确认宗族成员身份的社会功能。 食盆至今仍是新界乡村一项独特的饮食文化。
自1990年代香港回归前后,港人怀念乡土情怀,逐渐发展本地「一天游」,盆菜往往成为旅程指定食品,也有举办大型盆菜宴会,推广本地传统的饮食风俗,令城市人开始对食盆 有深入认识。 近年,盆菜大行其道,每逢佳节,茶楼、酒家、食肆、连锁快餐店均各自推出各种素食、海鲜及各色各样的风味盆菜,以吸引食客,使盆菜逐渐由围村传统食物变成 为代表香港的节庆食物,但与围村宗族的食盆活动已不相关了。
活动内容
新界本地围村传统会在宗族祭祀、打醮、神诞,以及喜庆场合如婚嫁、添丁「点灯」、祠堂开光、新居入伙或春秋二祭时的「食山头」等场合,均会举行盆 菜宴。 每逢这些节庆日子,乡民会于宗族的祠堂或乡村的空地摆上数十以至上百席盆菜,部分甚至设有「流水席」,供族人在不同时间轮流享用。
族人食盆时围坐而食,象征「团结」,能维系族人感情并增加乡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婚嫁场合和添丁「点灯」等人生礼仪活动中的食盆,也有确认身份转变及确认宗族成员身份的意义,族人享用过食盆,代表承认其婚姻和确认新生成员为宗族的一分子。
盆菜制作
传统盆菜会用木盆盛载,现时改用金属盆或陶瓷盆盛载,以方便消毒清洁。 盆菜的材料和分量依场合和不同乡村的传统食谱而定,一般食材包括猪肉、萝卜、油豆腐(豆腐卜)、猪皮、鱿鱼、枝竹等。 但在举办太平清醮时,由于需要斋戒,故会准备素食盆菜招待村民。 又如十八乡马田村每年点灯仪式后的盆菜宴,添丁的村民(灯头)会以猪肉分派村民,而添女的则会以慈菇作盆菜材料。
盆菜的制作步骤繁复,从清洗、准备食材,及至烹调、分配食物,都需要众多人手准备,一般围村会提早一天至两天准备盆菜宴。 村内的帮工会先清洗和准备食材,再由师傅煮盆,逐一把食物烹煮调味,当中以焖猪肉最考厨艺。 烹调食物后,师傅和帮工把各款食物按序一层一层放进盆内叠好,此步骤称为「打盆」。 最下层为易吸收肴汁之物料如萝卜、门鳝干、猪皮、枝竹等;中层为猪肉;上层则为鸡、鸭、鱼等。 完成打盆后,村民会于祠堂及村内空地广场围坐享用盆菜。
参考资料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盆菜.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4 17:50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