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安心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年)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仁宗时,担任右司谏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1]。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历时仅一年。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2],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原文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译文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用刀划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段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把送来的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食物,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因为是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我突然享用如此丰盛的菜肴,日后我怎么才能再吃下这些粥呢?”
词语解释
(1)南都书舍:南都书院。
(2)釜(fǔ):锅。
(3)画:划。
(4)齑(jī):腌菜酱菜
(5)啖:吃。
(6)留守:官职的名称。
(7)同学:一起学习,和现在的同学一样。
(8)置:放。
(9)既而:不久。
(10)悉:全,都。
(11)败:坏,腐烂。
(12)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13)闻:听说。
(14)遗(wèi):馈赠,赠送。
(15)何:什么 。
(16) 盖:因为。
(17)安:安定。
(18)遽(jù):一下子,立刻。
(19)馔(zhuàn):菜肴。
(20)后日:以后。
(21) 归:返回。
(22)清苦:清淡贫苦。
(23)馈:赠送;赠与。
(24)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25)馈以佳肴: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佳肴。
(26)范置之,既而悉败矣:范仲淹(将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
(27) 乎:语气词
(28)文言知识:范仲淹是宋朝人,他死后谥号为文正
文章道理
1、此文反映了范仲淹知足常乐以及俭朴的品格。
2、范仲淹不要馈赠的原因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 有人说,苦难是一所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清苦是一件好事,它能催人奋进,它能培养人的意志。
——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 修订本》
题目来源、练习
文言文启蒙读本》121篇 P142
走进文言文》P32—33 第七单元训练第1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8:15
目录
概述
原文
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