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Wilsom 统计,全世界有白蚁2200 种,现可能已达3000种。白蚁独特的取食特性使地球上几乎所有物品都可遭受白蚁的侵害。在我国白蚁危害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15亿元,
美国每年仅花费于预防和防治白蚁的费用便有10亿美元。白蚁营巢居社会性群体生活,群体防卫功能使其对天敌和其它环境因子的抗逆能力大为增强,而隐蔽活动的习性又加大了研究和防治的难度。过去化学药物防治是白蚁预防和防治的主要措施。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署,长期以来使用的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氯杀虫剂正逐渐被淘汰,世界各国的白蚁研究和防治人员正在寻找对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白蚁绿色防治技术。白蚁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五大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和白蚁种类选择使用,而且这些技术可以相互组配,以便有效地控制白蚁的危害。
物理屏障技术,主要是利用砂子、玄武岩石子颗粒、金属网、金属板和 PVC 板等物质作为物理或机械屏障,防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造成危害的方法。是利用白蚁只能通过1 mm以上的空隙,但不能用口器搬运直径大于1 mm的石头颗粒的特点,设计障碍物阻止白蚁通过。这种方法的优点主要是能预防白蚁进入建筑物内进行为害,而不是驱赶或灭杀接近建筑物的白蚁;可结合建筑物施工时完成,花费不高,对环境友好。不足的是未能阻止分飞的蚁群进入建筑物。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夏威夷,这种技术投入商业运用已超过 10 年,申请了多个专利 。物理屏障法可根据需要采用以下几种屏障材料,筛网,石头
颗粒,防护板,防水膜和钢结构等。利用高温、低温、高电压和微波等物理手段也可用于白蚁防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污染,一般将这种方法用于处理白蚁危害程度较轻的木材、仓库、家具、档案、图书和文物等物品。缺点是费用高,难以常规使用,主要用于局部处理,不能保证长久有效。
化学药物屏障是将持效性较长的杀白蚁药剂处理建筑物的规定部位,保证规定时间内白蚁预防效果,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物的白蚁预防。优点是如果药物运用恰当,预防效果明显。缺点是将残留期长的有害化学物质带入环境中,对人畜有潜在的风险;对分飞进入建筑物 的白蚁也无能为力;由于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的禁用,适用的药物其残留期短,一般3~5年需重新处理1次。城市房屋白蚁预防使用的药剂主要含有
联苯菊酯、氯菊酯、
氰戊菊酯、
氟氯氰菊酯、氯菊酯 + 辛硫磷和毒死蜱。
这种方法用于可封闭空间内白蚁的灭治。用塑料膜罩住整个建筑,再将适量的熏蒸剂泵入罩内,使熏蒸气体在罩内停留 1~2 d,最后排放有毒气体。该法不仅能杀死白蚁,还能将建筑物中蚂蚁、蜚蠊、老鼠等杀死,杀虫效率接近 100 %。缺点是处理时间较长,住户和对熏蒸剂敏感的物品需搬出建筑物,还存在污染甚至中毒的风险。一般要求只有取得相关资质的杀虫公司方可从事这项业务。
细菌感染白蚁的研究较少。据 Culliney 等报道,在实验室中,将地栖的欧美散白蚁和美国散白蚁 实验种群暴露在苏云金芽孢杆菌内毒素、芽孢、孢子囊的混合物中,6d 后白蚁的死亡率达95 %以上 。用 2 个当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品系对红褐锯白蚁和印巴结构木异白蚁的工蚁进行室内试验,13d 后的死亡率达 100 %。在随后的试验中,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商品制剂处理上述 2 种白蚁和比森白蚁,再次证明这些白蚁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很敏感,6 d后死亡率达100 %。然而,田间条件下细菌对白蚁种群的控制效果还未得到证实。一般地说,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存活能力差,其作用的典型昆虫类群不是土栖昆虫,而是地面上活动的或水生的昆虫。但是,如果利用 DNA重组技术获得具有白蚁特异性毒素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品系,并与微胶囊技术结合,可望在白蚁防治方面发挥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