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衣住行是指人类生活维持所必需的
饮食、穿衣、
起居和
出行,属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不可或缺的,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特征.
人们过去习惯连称为“
衣食住行”,这并非约定俗成的成语,只是中国人用于“日常生活”或“物质生活”的代名词,外国人即非如此称谓,日本人一般仅连称“衣食住”,如《契丹人の衣食住》、[2]《衣食住杂感》、[3]《衣食住百年》、[4]《日本人の衣食住》、[5]《日本人の衣食住》、[6]等等,不一而足。日本人连称“衣食住”是从中国借用而来。而西洋学术界没有“
衣食住行”或“衣食住”这种连称。
无论称“
衣食住行”还是“衣食住”,这种始于近代而尚不知最初出于哪位“贤人”之口之文的连称,显然存在错误,因为它违反了人类基本生理本能欲求的主次序列,我认为有必要首先对这种流行甚广、内涵丰富的习惯性连称所易于导致的人们认识观念上的混乱误识予以纠正。食衣住行中的“食”,不能单纯解释为“吃饭”,这种解释只道出了“食”的本义,即“吃”,忽视了人们日常食衣住行中“食”的自然属性,即“食”不仅仅为“吃饭”,它还包括饮水。众所周知 ,水对生命的维持同样不可或缺。尚未听说过世间凡人不喝水只吃饭即能存活的奇异事例。因此,“食”是指“
饮食”。食衣住行中的“衣”是指“穿衣”。食衣住行中的“
住”解释为“
起居”而非“居住”,原因在于古文“起”字意义广泛,含有“起立”、“起床”、“
起坐”等礼节习俗,而非古代帝王言行录的“起居注”中的“
起居”义。食衣住行中的“行”于现实日常生活中更多是指“出门外行”之义,讨论内容多为
出行的方式和礼俗,即为出行时是徒步、坐船,还是乘车、坐飞机,以及当与熟人、上司、亲友相遇时问候行礼的礼俗方式,而非“行路”这种机械式单一解释。因此,我们认为“
行”应解为“
出行”较为适切合理。
食衣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亦为人类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五花八门流行于世的“
饮食文化”、“茶文化”、“
酒文化”、“
服饰文化”、“
旅游文化”等等,即为食衣住行文化的组成部分。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于1929年撰著的《文明与野蛮》中,即以第五~十章以及第十二章部分内容专谈人类的“食住衣行”;①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1985)于60年代写过一部大著,名为《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②他在第二、三、四章以及第六章部分内容中专门谈及人类的“食住衣行”。两书皆以“食住衣行”为论述先后顺序(可见 西方人大多视“食”为日常生活的第一要素)日本人连称“衣食住”是从中国借用而来(中国人习惯连称为“
衣食住行”),这已属不刊之论。但日本人认为“行”非日常生活中所必需,故而将“行”排出在外。(摘自
黄现璠遗稿 甘文杰整理《 试论“
中国生活学”的构建》,载《
广西社会科学》(特稿)第1~12页,2007年第3期。)
② 参见费尔南·布罗代尔著《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人们对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还不太富裕,只求吃饱;后来人们讲究味道鲜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讲究味道上,而更加注重美食给人带来的感受,一道完美的菜品必须色香味俱全,给人一种全新的享受。
自
宋朝开始人们的服饰就开始有了较大明显的变化,人们从开始的简洁奢侈之风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服装更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人们的行路方式随着人们的发明创造也逐步发生变化。18世纪英国便开始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们迈向了
蒸汽时代。蒸汽船、火车、汽车等的发明更是给人们带来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