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择食(拼音:jī bù zé sh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
孟轲《孟子·公孙丑》。
成语出处
战国·
孟轲《孟子·公孙丑》:“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潭州神鼎洪诬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饥不择食”。
成语故事
庞蕴(?-808),字道玄,自号“襄州处士”。世人称他“庞居士”“庞翁“襄阳庞大士”。唐衡阳郡(今湖南衡阳)人。庞家世代为儒,父任衡阳太守。到了蕴这辈,他自少有志探寻人生真相,认为当官不如悟道,遂皈依佛门。
唐贞元年间初,庞蕴与丹霞一起去参加科举之选,时闻江西马祖的道名乃悟选官不如选佛,遂一起奔洪州随马祖参禅。后丹霞嗣法石头希迁出家,庞蕴则终身不变儒形,在家举扬方外之风。
《五灯会元·庞蕴居士》中记载:一天,丹霞寺的天然师到庞蕴居士家里去拜访他。在门口相见时,天然禅师匆忙之中竟然没有认出庞蕴居士,以为他是庞蕴家里的什么人,向他打听:“居士在否?”庞蕴居士笑道:“饥不择食!”(你真像饥饿的人一样情急,比喻学佛求法的急切心情)庞蕴居士所说的“饥不择食”,常被后来的人们用来表示情急。
成语寓意
古训说得好:“话不可随口,事不可随心,人不可随意,人世间千头万绪说话、做事、做人都不能任性而为。”生活中的风雨,是不可避免的,乱中的选择,也不会遂人心愿的。人在饥寒交迫时,很容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然而饥不择食选择的可能是毒药,慌不择路选择的可能是陷阱。人生是有许多种选择,有经验的人常说,急事缓办,忙则多错,这才认清了“选择”的价值。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冷静,不可因为一时的无奈、沮丧,加上慌乱,做出招致遗憾终身的选择。而慌乱做出的选择,十有八九也会给人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成语运用
“饥不择食”指饥饿时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学佛求法的急切心情。现代汉语中多用以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补充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六:“沿路上饥不择食,寒不思衣。”
明·
施耐庵《
水浒传》第三回:“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清·曹雪芹著、高鹗补《红楼梦》一零三回:“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饥不择食的光景。”
老舍《文博士》一三:“她既是这么个女子,就无怪乎她好像饥不择食似的,这么急于交个有博士学位的
男朋友。”
柯灵《早熟的悲欢》:“为了勉力应付,只好一面教人,一面自学。所谓‘自学’,惟一的途径也就是暗中摸索,胡乱地找书来读,有如饥不择食,慌不择路。”
逸闻趣事
也有考证,认为“饥不择食”这一成语典故源于隆尧县北楼乡南汪店村。据说,刘秀为躲避王朗追捕,狼狈逃窜。有一次,追兵在这一带围追杀了他好几天,走到十里仁义庄村口时,头晕眼黑栽倒在路边。
多亏个小姑娘,去村外砖窑给她爹送饭回来,赶紧把刘秀扶回家里,把留给自已吃的饭让给刘秀吃,从锅里拿出两个秫豆面饼子,又盛了一碗麦仁汤,刘秀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嚼着秫豆面饼子,喝着麦仁汤,觉得又脆又香又甜。刘秀吃饱以后,歇了歇脚,缓了缓劲,慢慢有了精神。随后向北边宣务山走去。
没隔多久,追兵就赶过来,幸亏刘秀已经逃走。刘秀躲过一难,有惊无险,心里非常感激,常对人说:“我刘秀大难不死得人相救,终生难忘仁义庄村头小店。”从这时开始就有了“难忘店”这个名字。刘秀封的“难忘店”,经过时代变迁,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南汪店了。“刘秀走后,“饥不择食”的故事在这一带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