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
佛山市顺德区地理标志产品
香云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环境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顺德、南海、三水等地,是广东养蚕缫丝的主要地区。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以养蚕缫丝为生,他们以桑树养蚕,用所产的蚕茧作为原料,以炭火控制蚕茧,采用自制的手摇机进行缫丝。两宋年间,来自中原的珠玑巷移民抵达南海、顺德开基,他们带来了中原、江南农耕水利丰富的生产经验,并逐渐形成了桑基鱼塘的农业模式。所谓桑基鱼塘,简单地解释就是塘基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养蚕、蚕屎养鱼,即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顺德接近珠江水系出海口,其中主干流西江、北江从广西、湖南之崇山峻岭之间涌出,途经数百里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到达中山南海顺德,同时主干流分成无数支流,形成河涌交错如网,流速更加缓慢,河床下细润无沙之泥层逐渐沉积,形成丰富的晒莨技艺中最主要的原料之一——“河泥”。同时,河涌两岸多是平坦之地,到处可以种植青草以形成晒莨技艺的主要场地——“晒地”。晒莨技艺另一主要原料——薯莨,在高要、禄步、新兴等地之山麓,随处可见。发展到民国初年,顺德(伦教)拥有晒莨工场已有300余场之多。
历史渊源
“香云纱”俗称“白坯纱”,又名薯莨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加之该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等特点,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青睐。在过去,香云纱被称为软黄金,只有朱门大户人家才能享用。在织造上,它是经线以绞纱织成带有几何行小提花的白坯纱,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桑,后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做“香云纱”。
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佛山市顺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这里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已经出口到国外。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海开始织造土蚕丝平纹织物——绸,经晒莨染整后便是莨绸;清宣统元年(1909年)佛山有晒莨户9家,工人约200名。莨绸主要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
民国初期,南海首创具有扭眼通花的桑蚕丝织物,小提花者称“帐纱”,大提花者称“云纱”,统称为“纱”,经晒莨后即为莨纱,其时,南海、顺德、广州等地相继开设了织造白坯纱和晒莨的工厂,或单独从事晒莨工艺的晒场,珠三角呈现出莨纱生产的欣欣向荣局面,普遍出现了“织晒卖”“自晒卖”等形式的经营者。
“莨纱绸”的生产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期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南海县西樵和顺德县的伦教,丝织厂多达数千家,多数丝织厂兼作晒莨,有丝织机3万余台,晒地500余场,从事丝织及晒莨的工人达三、四万人,年产“莨纱绸”200—250万匹。
20世纪40、50年代,香云纱曾是流行于岭南的独特的夏季服装面料,关于它的起源还有一段故事。话说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时发现渔网变得坚挺耐用,他们将衣服浸泡了薯莨汁后,发现也能像渔网那样坚挺,加之沾染上的河泥能使衣服发出黑色的光亮,而且衣服越穿越柔软耐用,因此渔民在浸泡渔网时也开始浸泡自己日常生活的衣服,久而久之这种特殊的地域性纱绸制品就出现了。
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刚停,随即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人造丝首创问世,售价较真丝低廉得多,欧美各主要用丝国,逐渐以人造丝代替桑蚕土丝生产绸缎,广东丝绸业受到严重打击,一落千丈,顺德伦教亦无一幸免,至1949年,多数晒莨厂已濒临破产,佛山市内仅剩50家丝织晒莨厂且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建国初期,政府通过组织生产自救,互助合作、公私合营等方式,对“莨纱绸”生产户、厂进行调整合并,组建新工厂,如佛山市、顺德县相继成立了独立的佛山晒莨厂、伦教晒莨厂,不再依附于丝织厂内。
2020年9月18日,国家六部门关于印发《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保护利用丝绸文化遗产,利用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等平台,推动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生产情况
20世纪70年代初,广东省轻工业厅为了规范莨纱的生产,会同省商业厅专门制订了“白坯纱”的生产标准,并通过生产实践,扩大了坯源,除了白坯纱是莨纱的主要传统坯源外,“电力纺”、真丝“细花绸”等品种也用来晒莨,广义而言,其他真丝绸产品经练白后都可用来晒莨但质量不同。
20世纪80年代,香云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再度流行了起来,伦教兴办起多家晒莨厂。80年代末,香云纱甚至远销海外。但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香云纱产业在集体经济转制的浪潮中再次衰落。
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顺德伦教成为香云纱染整技艺传承地。2011年,顺德区政府成功为“顺德香云纱”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3年,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地方标准。
入选非遗之后,香云纱市场陡然升温,伦教的晒莨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传统工厂制成的香云纱要耗时半个月、历经数十道工序,而大量新进入市场的投机者用机器生产,三四天便制成香云纱,这种产品低价劣质,对传统香云纱工厂冲击严重。香云纱产业第三次衰落,市场再次经历大洗牌。到了2011年,顺德只剩下包括成艺晒莨厂在内的4家香云纱工厂。
截至2017年,伦教香云纱年产量约200万米,产品销往杭州、广州和深圳等重要集散地。
产品特点
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纱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具有凉爽宜人、轻薄柔软、遇水快干、不易起皱、富有身骨,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
产品荣誉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现辖行政区域内。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材料。
1.坯绸:为纯蚕丝织物,密度偏差率、质量偏差率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薯莨: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粗壮藤本植物的块茎。表面棕黑色,切面红色。
3.河泥:采集于顺德区境内河道、富含亚铁离子,颜色灰黑,无恶臭味,手感细腻,不含影响使用的杂物。
二、加工技术要求。
1.工艺流程:坯绸准备→薯莨液制备→浸莨水→晒莨→洒莨水→一次封莨水→一次煮绸→二次封莨水→二次煮绸→三次封莨水(俗称“起货”)→过泥→清洗河泥→四次封莨水(俗称“复乌”)→摊雾
2.工艺要点:
(1)坯绸准备。将坯绸裁剪成长为15米至20米的段,在每段坯绸的两头缝制棉织品的穿棒套。
(2)薯莨液制备。将磨碎的薯莨放于竹箩内后,浸于水槽中并过滤所得的薯莨液。浸在第一个槽中得到的薯莨液称为“头过水”,将得到“头过水”的薯莨碎浸入第二个水槽中得到的薯莨液称“两过水”,以后依次得到的薯莨液称为“三过水”、“四过水”。
(3)浸莨水。将准备好的坯绸浸入“头过水”中,不断翻动,直至浸透。
(4)晒莨。取出浸莨水后的坯绸,自然沥水后,正面向上平摊于草地上,曝晒至干。
(5)洒莨水。用“两过水”洒在经过晒莨的坯绸上,并立即用葵叶扫把将坯绸表面上的“两过水”涂抹均匀、晒干,如此循环多次。
(6)一次封莨水。将坯绸放置到特制的封水槽中,将坯绸浸入“三过水”持续30分钟以上,并进行晒莨,如此循环多次。
(7)一次煮绸。将坯绸置于大铜锅中,用温度为45℃至50℃的“三过水”浸泡4至5分钟,期间应不断翻动。浸泡后的坯绸应自然沥水、晒干。
(8)二次封莨水。用“四过水”对一次煮绸后的坯绸进行第二次封莨水,如此循环多次。
(9)二次煮绸。用“四过水”对二次封莨水后的坯绸进行第二次煮绸。
(10)三次封莨水(俗称“起货”)。用“四过水”对二次煮绸后的坯绸进行第三次封莨水,仅进行一次,待坯绸
晒干后将其卷成筒状。
(11)过泥。坯绸在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进行过河泥处理。过河泥应在阴凉处,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河泥均匀搅拌成糊状;
②将坯绸正面向上平摊于洁净的水泥地面,涂抹河泥,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的薄河泥层,以肉眼看不到露底为准;
③涂泥后,将坯绸按其中轴线轻轻对折,再平稳地将坯绸抬到沙地上平摊30至50分钟。
(12)清洗河泥。将过泥后的坯绸抬到晒地附近的河中洗涤,将河泥洗尽后,正面向上平摊在草地上晒干。
(13)四次封莨水(俗称“复乌”)。对坯绸进行第四次封莨水。在四次封莨水后,将坯绸平摊于草地上晒干。
(14)摊雾在太阳下山前后,将坯绸平摊在草地上,使坯绸吸收草上的水分而软化,共持续4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正面色泽乌黑发亮,反面色泽咖啡色或原底彩色,并具有莨斑和泥斑痕迹;
(2)古朴、美观,手感质地幼结、软滑、坚韧;
(3)透气性强、不沾身。
2.理化指标: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香云纱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香云纱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17:44
目录
概述
产地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