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是夹竹桃科马利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达1米;茎淡灰色,被微柔毛或无毛;叶对生,膜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被微毛;花梗被绒毛,花萼裂片披针形,裂片长圆形,花粉块长圆形,下垂,着粉腺紫红色;蓇葖果纺锤形;种子卵圆形;花期几乎为全年,果期为8-12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
草本,灌木状,高达80厘米,全株有白色乳汁;茎淡灰色,无毛或有微毛。叶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1-4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而下延至叶柄,无毛或在脉上有微毛;侧脉每边约8条;叶柄长0.5-1厘米。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着花10-20朵;花萼裂片披针形,被柔毛;花冠紫红色,裂片长圆形,长5毫米,宽3毫米,反折;副花冠生于合蕊冠上,5裂,黄色,匙形,有柄,内有舌状片;花粉块长圆形,下垂,着粉腺紫红色。蓇葖披针形,长6-10厘米,直径1-1.5厘米,两端渐尖;
种子卵圆形,长约6毫米,宽3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5厘米。花期几乎全年,果期8-12月。
生长环境
马利筋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喜光,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以土层肥厚的土壤、沙壤土长势健壮,长时间的积水对其生长不利。生长适温15~28℃。
分布范围
马利筋属共有120种,中国引入栽培1种。原产拉丁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广植于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也有逸为野生和驯化。
育植技术
繁殖方法多为播种繁殖。
选择土层较厚的土壤或沙壤地,翻耕,深度15-20厘米,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1500-2000千克,撒匀、起垄。
直播的方法主要是穴播,穴距20-25厘米,每穴3-4粒种子,穴深1.5-2厘米,覆土1-1.5厘米,稍镇压。播种时间4月下旬-5月上旬。在正常条件下(温度15℃以上,土壤湿度30%以上)15天左右出苗,出苗率可达90%。也可以育苗移栽。育苗时间为3月中旬,移栽时问为5月上旬,株距20-25厘米,每穴栽1株。
直播苗长出2-3对真叶时间苗,每穴留1株,间下平均数的小苗可继续移栽。除草和松土是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基部适当堵土。随着气温的升高以及适量地浇水,植株生长加快,6月下旬-7月上旬根部追肥1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亩20-25千克。多雨时节要加强田间排水工作,雨后要及时松土,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并可以有效地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病虫防治
根腐病:用50%的多菌灵500-600倍液根部浇灌1-2次,每次间隔7-10天。合理轮作对防治根腐病也有一定作用。
蚜虫:可用25%的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喷杀。或者使用其它杀虫剂,但忌用有机磷类和高残留类农药。
主要价值
观赏
马利筋花色美丽,花冠宛如小莲花,副花冠黄色而形如桂花,故又有“莲生桂子”之名。因花形奇特,为观花植物。可丛植或片植于公园、庭园等绿地以增添野趣,也可应用于花境。另外,马利筋还可以作为引蝶植物。
药用
马利筋全草入药,味苦,性寒,有毒。尤以乳汁毒性较强,含强心甙,称白微甙,可作药用,可除虚热利小便,调经活血、止痛、退热消炎散肿驱虫之效。在中医学,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月经不调等症。
物种历史
马利筋属植物均含有剧毒,是金斑蝴蝶幼虫的食物来源,蝴蝶的幼虫食用马利筋后,毒素会在虫体内积累,小鸟食用后也会被毒死,甚至有些种类的马利筋,蝴蝶幼虫食用量过大也会被麻醉,可见毒性之强。在西方医学史上,应用较为悠久,他的属名Asclepias就是来源于西方医神Asclepius的名字,可见在医药领域马利筋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主要品种
黄冠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inn. cv. Flaviflora.):花冠黄色。栽培于中国广东南部和广西西部。日本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