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晴
中国内地女演员、编剧
马晓晴,1968年4月3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女演员、编剧、导演。
早年经历
1968年,马晓晴出生在上海市,爸爸是上海冶金局的总工程师,妈妈是上海市房管局的干部。马晓晴很小的时候,父亲把她带到北京玩,没过多久,她就学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上学以后,在全区的朗诵比赛中得了奖。1973年,5岁的马晓晴就到区少年业余体校学游泳。1976年,8岁的马晓晴正赶上上海举办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的庆祝活动,她成了上海万名畅游长江健儿中年龄最小的一员。江宽浪大水又急,两个多小时里,她不光游,身上还背着一支红缨枪。凭着“全上海年龄最小的畅游长江者”,再加上区里朗诵得奖,马晓晴已经小有名气。
1977年,9岁的马晓晴参加了上海市少年宫排演的小话剧《关不住的一股劲》的演出。随后,赶上上海市掀起推广普通话的热潮,市里组织了一次诗歌比赛。马晓晴朗读《好妈妈》,引得台下许多观众一洒热泪。后来,她被选为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团长,中学时的马晓晴又当上了上海青年宫中学生艺术团团长。
演艺经历
童星出道
1979年,11岁的她被谢晋挑中出演剧情片《啊!摇篮》饰演小湘竹,从而踏上演艺之路。拍完《啊!摇篮》后,马晓晴的脑子里开始萌生出长大后当“明星”的梦想。高中毕业前的马晓晴已经出演了剧情片《子夜》《苦果》和神话剧《聊斋》等影视剧。
1985年,艺术院校先期招生,马晓晴满怀信心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她觉得考得不错,但为了“双保险”,她又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但不幸的是双双落榜。1986年,她继续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被录取了。入校后,一位导演系老师告诉她1985年双双落榜的原因,原来导演系知道马晓晴先考的表演系,认为一定会录取,但表演系也认为导演系一定会录取,结果两边都没录取。
巅峰时期
1988年,美国旧金山音乐艺术学院在亚洲仅招两名学生,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就读的马晓晴通过努力如愿考上,但上海戏剧学院却拒绝了她出国的申请。就在那一年,峨影厂的米家山导演找马晓晴出演电影《顽主》,还有谢铁骊导演筹拍《红楼梦》选中马晓晴扮演史湘云,学校都坚决反对,于是马晓晴顺势选择退学。退学之后,她到北京办理出国手续,出国手续办理很复杂,她没有了耐心,便放弃了出国的念头,开始在北京拍电影。
马晓晴为了在退学后的三年内闯出明堂,她拍完《顽主》后,不管好坏地拼命接戏,谢晋导演还曾劝她不要什么戏都接。之后凭借在《顽主》中的出色表演,马晓晴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唯一提名,那届金鸡奖评委会主席正是谢晋,谢晋导演担心她太早拿奖会到国外发展,提出不要颁奖给她,所以那届的最佳女配角奖是空缺的,与大奖失之交臂,马晓晴并没有怨气。
1988至1989年,马晓晴在主演《红楼梦》的间隙,还出演了《女神探宝盖丁》《你爱我吗》《家乡浪漫曲》等电影。1991年,马晓晴主演剧情片《北京,你早》,该片在讨论一段年轻人爱恨情仇的间隙,悄然地记录下了九十年代独属于北京的风景,她也凭借艾红的角色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92年,马晓晴在爱情剧《北京人在纽约。1997年,她凭借在儿童片《我也有爸爸》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17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1999年,她与潘粤明合作主演路学长执导的悬疑片《非常夏日》,该片取材于《北京晚报》刊载的一则真实的案件。同年,她在北京出演赖声川的话剧《他和他的两个老婆》,因为是台湾剧,所以比较开放,发挥的空间较大,当时马晓晴穿着比基尼上台,还有一些很大胆的动作,引起轰动。马晓晴走红后,个人生活完全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下,她逐渐减慢了拍戏的速度,决定先放一放演戏的事业。
多栖发展
1999年,马晓晴萌生做导演的想法,她自己写的剧本《美丽花店》,电影局通过了,就是钱的问题没落实。2003年,35岁的马晓晴回到上海,转作幕后工作。
2006年,马晓晴自编自导的电影处女作《少女》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该片改编自她的亲身经历,描绘了青春期成长与初恋的纠葛,也是国内较早体现女孩成长辛痛和探讨男女平等的影片。
2013年,马晓晴沉寂多年后复出,在王全安执导的《团圆》中出演乔玉娥大女儿。2019年,再次推出自编自导的剧情片《有你的世界不孤单》。2023年8月28日,参加的真人秀《无限试炼场》在中国香港首播。
个人生活
情窦初开
1988年,马晓晴刚到北京时,她曾和北影厂的年轻导演路学长谈过恋爱,拍《顽主》时路学长得了重病,马晓晴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照顾他。马晓晴的爸爸说路学长是个没良心的人,她在拍《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就走了,路学长不断地给马晓晴写信,最终两人还是分手了。再之后,马晓晴又经历过不同寻常的爱情。2014年,路学长因病去世,马晓晴托朋友送花给他。
怡然自乐
年轻的时候,马晓晴一直喜欢比自己至少要大十岁以上的男人。后来爱情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觉得爱情像游戏,要符合游戏规则,谁也不能彻底霸占谁。她不想结婚,因为觉得不太适合结婚,不适合做家庭主妇。因为做家庭主妇会付出很多,想搞事业,不想要小孩,更不想领养。
代表作品
参演电视剧
参演电影
编剧作品
导演作品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马晓晴稚嫩的娃娃脸,却写着不凡的人生经历。11岁首登银幕演《啊!摇篮》,18岁戏剧学院大门向她敞开,接踵而来的是一连串颇具典型又令人难忘的角色,命运似乎对她格外宠爱,她却毅然退学,跻身于“影视个体户”的行列。她靠着自身的天赋、感觉、条件,要在影视界闯荡一番。(《电影评介》评)
马晓晴是一个“本色派”演员,也是一个“演技派”演员,演《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女儿她能够把“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需要用“演技”塑造一个角色时,她也常能出神入化让专家拍案叫好。从外表看马晓晴是一个挺娇小的南方女子,但从她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性格的力量,从这种力量的强度推断,人们早晚有一天会在电影院里看到马晓晴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作品。(《当代电视》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4 20:02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