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1910年9月26日—1988年10月3日),男,原名乔治·海德姆,,出生于美国,原籍黎巴嫩,中共党员。生前系卫生部高级顾问,曾任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会长、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1910年9月26日,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个黎巴嫩裔阿拉伯移民炼钢家庭。
1933年,乔治毕业于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乔治从美国来到中国参加革命,最初在上海从事医疗工作,先后在上海广慈医院(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来斯特医院工作,并参加上海国际友人组织的马列主义小组,协助地下党开展工作。
1935年5月,马海德在艾黎的协助下走访了镀铬厂,对工人们的居住环境、饮食、工厂空气质量等进行考察,并参与撰写学术报告《上海镀铬业工人之卫生研究》。
1936年6月,乔治经
宋庆龄介绍,与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到达陕北,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活跃于陕甘宁边区。乔治成为红军的卫生部顾问。7月9日,乔治与斯诺到达安塞白家坪,受到
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为他们拟定了陕北考察的线路和项目。7月13日,乔治到达保安,当晚,毛泽东步行至他们的住处看望他们,并对他们来苏区访问表示欢迎。7月14日举行欢迎斯诺、乔治大会,毛泽东出席并发表讲话。7月15日,毛泽东请他们到自己的窑洞里谈话,谈话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1937年,乔治跟随
周恩来到宁夏工作,当看到当地大多数回族兄弟姓“马”时,他便把“海德姆”改成了“马海德”。同年2月10日,马海德经
吴亮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他回延安筹建陕甘宁边区医院。
1938年至1940年,马海德在短短三年内为陕北军民提供医疗服务达4万余人次。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马海德担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顾问。
1940年3月3日,马海德与周苏菲,牵手来到中央组织部申请结婚。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选择留在中国,继续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1949年至1950年期间,马海德经周恩来总理批准,马海德成为中国公民。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
20世纪60年代初,马海德对基本消灭性病和防治麻风病的工作中做出贡献。他还担任了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9月,国家卫生部授予他“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的荣誉称号。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担任职务
1936年,马海德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的卫生部顾问。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
20世纪60年代,马海德担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人物事迹
医路同行
马海德在1934年11月庆祝苏联十月革命的聚会上与宋庆龄相识,这次相遇对他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马海德得到宋庆龄的欣赏,她认为他是中国需要的正义的朋友,并且宋庆龄在其后的岁月里通过各种活动培养教育他、观察考验他,使他对她的帮助和指导终身难忘。受到宋庆龄的影响和支持,马海德从一个革命的同情者转变成了一名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战士。
1936年6月,在毛泽东与周恩来委托下,马海德受宋庆龄推荐前往苏区考察。临行前,宋庆龄特别嘱咐马海德要详细了解苏区缺医少药的情况,以便她们能够设法提供支援。马海德不负所托,认真完成了任务。抗战开始后,马海德一直与宋庆龄并肩作战,为解放区输送人才和大量款项、物资,有效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马海德向宋庆龄提供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和医疗物资需求,这使得宋庆龄能够据此争取更多的国际救援。尽管两人分工不同,但他们在工作中默契配合,共同面对困难,秉承相同的宗旨,付出不懈努力,这些成为了他们友谊的基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海德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卫生工作中,而宋庆龄则忙于国务活动,并致力于妇女儿童发展和福利事业。即便岗位不同,两人依旧为中国的建设不懈奋斗,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持续了一生。
友好使者
很多人称马海德是中国一位没有头衔的外交家。与宋庆龄一样,马海德十分注重与国际友人的交往,并在对外交流方面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国际友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他们一致的信念。
1937年,马海德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顾问,帮助新华社建立了英语对外广播,实现中共早期的国际宣传。在延安,马海德是外国友人来访时的义务接待员。他的到来不仅增强了军民对国际友好的信心,也为国际交流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1938年开始,马海德接待了许多外国医疗队和友人,包括:
白求恩率领的医疗队、
印度援华医疗队、德国医生
汉斯·米勒、苏联的
阿洛夫以及许多外国记者、专家、外交官和军人。由于马海德的努力,革命根据地和中共情况得以真实地向世界报道,医疗队等工作开展也更加顺畅。此后,无论担任美军观察组顾问、中共代表团医疗顾问,还是从事解放救济工作,马海德总是尽可能向国际友人宣传中共和解放区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利用出访工作的机会,向世界人民宣传新中国。他积极推动中外医学合作与交流,使日本、美国、意大利等众多国家的麻风基金会分别与我国省区建立了对口联系,提供援助。
新国医心
马海德的中国国籍是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的,马海德为自己成为新中国公民而自豪。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以新中国主人翁的姿态,投入了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马海德仍像战争年代那样,不脱离医疗业务,经常在医疗第一线为病人服务,坚持每周到北京协和医院去看门诊、参加会诊。当病人问他是哪国人时,他总是回答他是中国人。卫生部成立专家局后,决定给外国专家涨工资,其中也有马海德一份,他拒绝领取。
主要贡献
治疗疾病
1950年,马海德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中国性病、皮肤病和麻风病防治与研究工作。在他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下,上世纪60年代中国基本消灭性病。针对麻风病,马海德推动研发并推广了新的药疗方法,到1986年年底,这些疗法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麻风病的控制进程。得益于这些努力,中国的麻风病患者人数从1949年的约50万锐减至7万。
文学作品
马海德从个人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出发,生动介绍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在
《中国建设》杂志英文版上,马海德曾撰写《美国出生,中国成长》《在中国的新生活,重访美国》等文章,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
所获荣誉
人物生活
人物语录
“如果让我重新开始生活,我还是要选择这条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家庭成员
人物轶事
在延安时期,马海德注意到毛泽东经常长时间投入工作,担心他的健康问题。为了帮助毛泽东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马海德会邀请他打麻将。通常参与这场特别牌局的有
毛泽东、
江青以及马海德和周苏菲。
这些牌局中,毛泽东展现了他对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的态度,即便是休闲游戏也力求胜利。然而,马海德的麻将技艺却显得有些业余,他擅长的是“十三不靠”这种较为特殊的打法,这让追求胜利的毛泽东感到头疼不已。一次游戏中,当马海德手中的牌即将凑成“十三不靠”的时候,恰好也是毛泽东距离胜利只差一张牌之际。毛泽东半开玩笑地请求马海德改打其他牌型,但马海德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说他只会打
“十三不靠”。
最终,毛泽东无奈之下同意马海德继续使用他的特殊打法,并戏谑地说这是“怪人打怪牌”。经过几轮游戏后,毛泽东起身伸展身体时,马海德笑着指出,这样的争争吵吵比单纯的游戏更有意思,有助于放松神经。毛泽东顿时领悟到了马海德的用意,笑着表示感谢。
人物评价
在最需要的地方,体现人生的价值。(感动中国评)
从远渡重洋来中国,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再到成为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一生的多次选择,生动诠释了一个人如何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奉献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中国新闻网评)
(马海德与
路易·艾黎)不单单是在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在以他们的行动启迪那些想为人民服务、却又不知从何做起或仍然顾虑重重的人。(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评)
“秉博爱之心,施精湛之术,辨证有方,活人无算。国初首入华籍,更殚厥心,遍驰其迹,倾力于防治麻风之鸿业,泽被杏林。(《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评)
后世纪念
葬礼仪式
遵照马海德将他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
八宝山革命公墓;一份由周苏菲送回美国,葬入家族墓地;另一份,撒入他在中国延安的
延河。
命名纪念
马海德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理事长是马海德的儿子周幼马,宗旨是继承马海德未竟事业,为中国消灭麻风病服务。基金会主要从事表彰、奖励全国先进麻防工作者,开展救助麻风病人及其子女的扶贫助学活动,慰问麻防工作者,宣传普及麻风科学知识,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同时,马海德基金会设立了马海德奖,是马海德基金会设立的麻风病防治行业奖。主要是为继承和发扬马海德精神,表彰和奖励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和管理的优秀工作者而设立,为医学最高荣誉之一,每年在全国评选一次。
马海德像
纪念图书
影视宣传
纪录片《走过世纪》讲述了六位功勋卓著的外国裔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人生故事,其中含有马海德。
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