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鳞柯(Lithocarpus pachylepis A. Camus)是壳斗科、柯属植物。乔木,高达30米,胸径30-40厘米。芽鳞被棕色长直毛,小枝常有纵棱。嫩叶薄纸质,干后褐黑色,成长叶硬纸质,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坚果幼嫩时宽圆锥形,密被泥黄色细毛,成熟时为甚扁的扁圆形,被黄棕色脱落性细伏毛,果壁厚7-10毫米,角质,果脐占坚果面积约一半或稍小,稍凸起,四周边缘凹陷。花期4-6月,果10-12月成熟。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30-40厘米。
芽鳞被棕色长直毛,小枝常有纵棱,当年生枝、叶柄、叶背脉上及花序轴均被分枝的星芒状短毛。嫩叶薄纸质,干后褐黑色,成长叶硬纸质,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0-35厘米,宽6-11厘米,顶部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叶缘有锯齿状裂齿,中侧脉均凹陷,侧脉每边25-30条,直达齿端,支脉明显,彼此近于平行,两面同色,叶背脉腋上常有丛毛;叶柄长1.5-2.5厘米。
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序长3-5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
花柱在开花后期长达3毫米。幼嫩壳斗陀螺状,包着坚果一半以上,成熟壳斗浅盘状或碟状,包着坚果底部,高15-30毫米,宽45-60毫米,壳壁甚厚,硬,木质,小苞片粗厚的卵状三角形或斜菱形,中央及两边均脊肋状增厚而隆起,略伏贴,顶部钻尖,向壳壁弯垂;
坚果幼嫩时宽圆锥形,密被泥黄色细毛,成熟时为甚扁的扁圆形,高15-25毫米,宽40-65毫米,顶部平坦,中央常微凹,被黄棕色脱落性细伏毛,果壁厚7-10毫米,角质,果脐占坚果面积约一半或稍小,稍凸起,四周边缘凹陷。
花期4-6月,果10-12月成熟。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北部;在中国分布于广西西部(那坡)、云南东南部(屏边)。生于海拔900-18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较干燥坡地。
生长习性
野生的厚鳞柯品种良莠不齐,且在采挖、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易损伤根系,造成了市场上种植的厚鳞柯植株大小不一,产量不匀。而直接用种子播种长出来的实生果树,则易失去原厚鳞柯品种的优良性状。因为厚鳞柯果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当异花授粉后果树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表现良莠不一,失去原母株品种的一致性。结的种子是杂合子,用种子播种便无法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
繁殖方法
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侧、须根系发达的实生苗作砧木。
砧木移植中的砧木苗于晚秋或初冬带叶移植最佳,定植时根据砧木苗的粗度分别定植,以方便选取不同粗细的接穗进行嫁接。把砧木定植后分层覆土踏实,并用水淋透泥土,并加入生根剂,栽后2-3天后再浇灌1次,保障水渗透土壤,培土保墒;1周后再次浇水,等待砧木萌动。
从待嫁接的择优成年树上,采集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健壮、芽体饱满、组织充实、无病虫害厚鳞柯坚果的发育枝。
采用双舌接或插皮接的方式进行嫁接。嫁接过程中,切削砧木和接穗时,削面长3-4厘米,要求平滑,嫁接时要求用地膜包好接穗,接口用宽2厘米、长40厘米塑料条绑紧,使砧穗密接两边形成层对齐,若两边形成层不能对齐时,则接穗必须靠砧木一边对齐。
嫁接苗接口充分愈合牢固后,及时解除绑缚物,以利于苗木生长。
保持果树母本的优良性状,用厚鳞柯优良品种上的芽或枝,嫁接在有亲和力的砧木上,由接穗长成的植株,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并且生长结果整齐一致。无性系优良的厚鳞柯品种遗传性状已经稳定,嫁接后不会发生变异,因此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实现早期丰产,由于嫁接厚鳞柯果苗所用的接穗都是从择优的成年树上采取的枝和芽,把它们嫁接在砧木上,成活后的枝条已经具有成年树的发育特点,可以缩短育种年限,故能提早进入成年树盛果期,让厚鳞柯果得到早产的效果;改变树形,提高土地利用率。厚鳞柯果是乔木类树种,通过矮化植株,使果树生长矮小紧凑,便于机械化生产,提高土地使用率;用嫁接法可以利用砧木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耐涝、抗盐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主要价值
坚果富含淀粉,可食,为的男性壮阳药物。谓男人急用时,煮而饮之,15分钟内起效。平时与
蛤同煮而食,效果确定。木材为一般用材。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