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日报
金门和马祖两地的官方报纸
《马祖日报》创刊于1957年,在台湾地区二十五个县市中,只有金门马祖两个昔日的军事战地,拥有在地的官方报纸,这是历史时代中的特殊产物。
发展历史
马祖日报》创刊于1957年,到现在(2013年)已超过半世纪。当初报纸创刊时,由于马祖物资缺乏,又是军事重地,可说是备极艰辛,状况一罗筐。
马祖列岛本来是渔人之岛,1949年突然变成前线,来了成千上万南腔北调的军官和阿兵哥。当时的马祖简直是一座海上的文化沙漠,当地渔民多半不识字。军方有一份薄薄的《登步报》,八开大的油印报纸,只有短短一千多字,就成了马祖军民唯一的讯息来源。它算是《马祖日报》的前身。
1957年春天,台当局拨下二十万元,承诺要在马祖创办一份铅印报纸。这是大好消息,但马祖什么都没有,铅、手摇铸字机、捡字技工、印刷机,都要从台湾运来。这些林林总总的设备,从台湾装船,运抵马祖港,当时没有起重设备,登陆艇抢滩以后,必须在下一次涨潮时退回去,于是报社内部上上下下,全部动员去海边搬东西。在阿兵哥的协助下,大伙儿站在海水中吆喝,接力搬运,终于把种种设备安置到简陋的办公室去。
周啸红在回忆马报创刊的文章中提到,草创刊时期的编辑部空空如也,连办公桌椅都没有,只好拿乒乓球桌当编辑台,把睡觉用的帆布床搬来当椅子,勉强凑合。没有电灯,编报、捡字全靠楼上楼下八盏汽油灯,汽油灯要打气、换灯泡,每天四点多钟,主管便楼上楼下跑来跑去,为了顾这八盏灯而忙碌不堪。更别提那些从台湾高薪聘来的技工,来到这里生活不习惯,天天闹着要回家,还好马祖是个军事岛,没有登轮证,谁也跑不了,他们只好认命地等下来。
回看这些泛黄质朴的旧报,仿佛一脚走进时光隧道,看到马祖第一家书店开张了、第一个有电力的村子亮灯了、第一所幼稚园成立了、公车上路了、机动渔船启用了、澡堂更新了、马祖中学成立棒球队、亚洲影帝柯俊雄到北竿坂里服役、马祖地区第一次轻重型机车驾照考试、南竿渔船在东莒附近海面作业,遭匪船劫夺渔获并劫去渔网十六张、提倡婚礼节约风气、虾皮、海蜇皮、黄鱼等渔获量大增、养猪场养羊场养鸭场成立、各种新酒上市……这些一则则大大小小的新闻,都是马祖曾经走过的生活写照。
在战地政务期间,《马祖日报》的存在,是马祖地区很重要的精神粮食。而且,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跟这份报纸产生关联。当地民众的早餐,是菜市场的米粉汤、鼎边糊配一份《马祖日报》:乡土文学作家洪醒夫年轻时在北竿服役,经常投稿马报副刊,稿费就当作跟军中文友的喝酒钱;当地小孩常常到报社附近溜达,捡到废弃的的铅字就高高兴兴把它融化了,做成钓鱼用的铅锤。
为了让《马祖日报》从军方报纸彻底变成地方报纸,首任文职社长吴依水第一项要做的事,就是全面电脑化。
“早期报社有五十人左右,因为印刷过程很复杂,捡字工人、铸字技工、排版工人,需要人手比较多。”为了让报社跟上时代脚步,他先向县府和议会申请二百万元经费买电脑。
“那段时间技工们很辛苦,晚上捡字,白天要学电脑打字,他们年纪都大了,四五十岁,还是要学啊,编辑则要学拼版,试用新软体,花了半年时间才渐渐上手。战地政务中止时,部队支援我们十四人,等技工们学会打字,十四位军人就全部撤离,往后我们全要靠自己。”全面电脑化之后,编报的速度提升,所需人力减少,报社经费也得以减轻。
将近半世纪的报导资料数位化 留住过往的历史
2004年,《马祖日报》完成更重要的一件大工程,就是将库存档案报纸电脑数位化。把每张报纸都拍照下来,存成光碟。吴依水把这个计划叫做“留住马祖”,因为“今日的《马祖日报》,就是明日的马祖历史”。他认为,这是身为地方报社应该要做的使命和骄傲。
除此之外,过去半世纪以来的地方版新闻也重新打字,建立《马祖日报》的全文检索电子资料库,以数位化存档,并同步传送上网。将近五十年的马祖生活历史记录,从战时的军事管制,到解严后的种种转变,都被完整而永久地保存下来。
2010年11月9日,由《马祖日报》规划成立的“马祖故事馆”正式开幕,将报社累积半世纪的丰富史料和新闻图片,呈现分享出来。当地民众扶老携幼,热烈参观,尤其看到老照片时,许多童年往事和青春记忆都再次浮现眼前。这些资料触动了观看者的回忆,引发出更多的口述故事,可以一代传给一代,告诉年轻孩子们,父亲和祖父母所走过的特殊历史年代。
今日的《马祖日报》,明日的马祖历史,《马祖日报》的如喙之笔,要让马祖列岛的丰富故事,生生不息流传下去。
历任负责人
发行人:
社长: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3 05:46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