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粉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块茎和根部。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的水泡状斑点。病情发展后期或干燥条件下,可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斑块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
马铃薯粉痂病病原为马铃薯粉痂菌(学名:Spongospora subterranea (Wallr.) Lagerh.),属
藻状菌纲、
霜霉目、白锈科真菌。
休眠孢子囊聚集成团,中间有空隙,称休眠孢子囊堆。休眠孢子囊球形,褐色或暗褐色。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病环境土壤温度为18-20℃,土壤湿度90%以上,土壤pH4.7-5.4;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
马铃薯粉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块茎和根部。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
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感病的根系和匍匐茎产生很多根瘿(直径达3 毫米),这些小球起初是白色的,但是接着成熟变成棕褐色。
病菌主要是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越冬,或以休眠孢子囊球遗留在田间越冬并成为土传病害。孢子囊球潜伏在病薯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初侵染的来源,也是远距离种薯调运的传播来源。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土或种薯中的孢子囊球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或施肥传播,从植株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并在块茎细胞内转移危害,产生疮痂状小瘤。
在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马铃薯粉痂病的主要发病期在4-6月。年度间春季雨量偏多、夏季凉爽年份发病重。田块间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薯消毒不严、大水漫灌、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马铃薯粉痂病的发生轻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初侵染及初侵染病原菌的数量,而非田间再侵染。
薯块马铃薯粉痂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薯块表面积1-2%;2级,病斑面积占薯块表面积2.1-5%;3级,病斑面积占薯块表面积5.1-10%;4级,病斑面积占薯块表面积10.1-25%;5级,病斑面积占薯块表面积25.1-50%;6级,病斑面积占薯块表面积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