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1874-1945)(概述图来源:[1]),西北马家军阀之一。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回族。字勋臣,小名尕老。马麒之弟。早年从军,历任清军哨官、管带。1911年11月,任宁夏洪广营游击。次年8月,任宁海军左路军统领。1915年10月,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参谋长、步兵第二营营长。1921年6月,任征果洛司令,与马彪营及玉树25旗藏兵,进攻果洛,劫然洛族女首领路吉卓玛等千余人回西宁。1926年,任甘边宁海护军使署参谋长。其时宁海军改编,任冯玉祥部国民联军暂编第二十六师副师长。1928年9月,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是年10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四混成旅旅长、中央陆军暂编第二十三师师长、中央陆军暂编第四混成旅旅长。次年,任甘肃“剿匪”总司令,旋改任甘肃全省保安司令,乘机组建甘肃骑兵暂编第一师,自任师长。1931年8月“雷马事变”发生后,曾从中进行调解。并因马麒病故,被蒋介石任命为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1933年3月,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厅长。旋因马步芳的排挤,于1936年去上海、南京,之后赴麦加朝觐。次年回国。11月,任第八战区第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1938年3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41年后卸职作寓公。1945年1月26日病故。
马麟(1874-1945),字勋臣,回族。1874年(一说1876年)出生于甘肃河州西乡(今临夏回族自治州)。曾任国民军第九方面军二十六师副师长、甘肃保安司令兼陆军骑兵第一师师长、青海省府委员兼建设厅长、青海省府主席等职,是马氏家族老一代与新一代的过渡交替人物。马麟出生时,马家已经发迹。1895年,河州回民再次爆发反清斗争,
马麒升任循化营参将,马麟仗其兄官势,在牧区收购贩卖羊毛皮张,经营商务。清末始人军籍,在其兄马麒部下任都司、管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前陕甘总督升允调甘军援陕“勤王”。马安良组织精锐西军,出甘赴陕。马麟时任西军前路指挥,随其兄转战秦陇。宁夏会党被平息,马麟因作战有功升任宁夏洪广营游击。宁海军成立,马麟充任帮统兼第二营营长,始终是宁海军的核心人物。
1913年“西藏问题”爆发后,马麒派兵将玉树二十五族收归所有,在结古设置理事员,在玉树设立防区,派马麟为玉防司令。马麟到玉树后,采取武力镇压,使藏族各部依附马氏家族,从而确立了马家在青南一线的统治地位。
1929年元月,孙连仲率部人青,宁海军接受改编,马麟任国民军第九方面军二十六师副师长。河湟事变后,马麟赴河州调停,任河州宣抚副使。他以居间人身份,每日在河州西乡放船接渡汉民返庄,并为之发放贩灾粮款。河州八坊被焚,马麟率先捐资倡议重建华寺拱北,受到河州回族各界的敬重,在河州教门中的地位与声望迅速提高。民国初年,马麟又积极营救并保护新教领袖马果园,为马家争得了一个派系的教权。出任省主席后,马麟不仅自己赴麦加朝靓,还发动组织河州伊斯兰教朝现团,亲自派人赴阿拉伯研习伊斯兰教典,并于二十世纪40年代支持创立了新的教派。
1930年7月,马麟升任全甘“匪”司令一职,乘机将马家势力扩张到河州、兰州地区。不久,国民军东进,马麟很快掌握了甘肃地方实权。1931年8月,马麒病故。马麟于9月出任青海省府代主席兼建设厅长职务。马麟作为一个老派人物,集中代表了旧式军阀的特征,而马步芳却以民国时期新式地方军阀的形象出现。叔侄两代思想政治上的差异,导致了家族内部的分裂。马步芳利用少壮派势力,对马麟展开了主动进攻,赶走了马麟所依靠的几个主要人物。
1936年6月,马麟见局面已无法维持,借口旧病复发,向蒋介石请假休养。同月13日,蒋介石电令马步芳暂任青海省府主席一职。马麟则赴沪转香港去麦加朝勤。1937年春,马麟回国时,已被挤出青海的历史舞台。次年3月,国民政府正式任命
马步芳为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从此退居河州凯藏老家,修了一座“风林园”,做起寓公,挂名“国府委员”。1945年1月,马麟病故于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