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蒿
白刺科骆驼蓬属植物
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 Bunge)白刺科骆驼蓬属植物。株密被短硬毛;茎直立或开展,基部多分枝;叶裂片条形,先端渐尖;花单生于茎端或叶腋,花梗被硬毛,花瓣淡黄色,倒披针形,花丝基部扩展;蒴果近球形,黄褐色;种子多数,纺锤形,黑褐色,表面有瘤状突起;花期5-7月,果期7-9月。
形态特征
白刺科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数,丛生,高30-60厘米,稍纤细,自基部分枝,株密被短硬毛;茎、枝幼时被短绒毛,后渐脱落。叶面绿色无毛,背面被白色绒毛,基生叶卵形或宽卵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期凋谢;茎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2-4厘米,宽1.5-2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3-4枚,裂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厘米,再次羽状全裂,每侧具小裂片2-5枚,小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长3-6(-8)毫米,宽0.3-1毫米,先端钝,有小尖头,边反卷,叶柄长0.5-1.3厘米;上部叶羽状全裂,裂片2-4枚;苞片叶3裂或不分裂,线形。头状花序卵球形或卵状钟形,直径2.5-3.5毫米,具短梗或近无梗,略下倾,在分枝上密集或略稀疏,常排成短总状花序或为穗状花序,稀少单生于小枝的叶腋内,在茎上通常组成略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外层总苞片卵形或长卵形,背面被灰白色短绒毛,边缘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边缘宽膜质至全膜质,背面毛少至无毛;雌花10-15朵,花冠狭管状,背面有疏腺点,檐部具2-3(-4)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叉端尖锐;两性花20-25朵,花冠管状,背面有腺点,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钝或有短尖头,花柱略比花冠管长,先端2叉,叉端斜叉开或略外弯,有时中央数朵花不孕育,花柱亦缩短。瘦果卵圆形。 花期5-7月,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骆驼蒿分布于蒙古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常见于荒漠地带、山前平原、丘间低地、固定或半固定沙地。也常见于居民点附近、白刺灌丛间或芨芨草丛中。
生长习性
骆驼蒿为根蘖性耐盐、耐旱的植物,极耐寒、耐早、耐癖薄。
繁殖方法
骆驼蒿繁殖方式为种子或根蘖繁殖。
自然
骆驼蒿以其独特的方式繁衍后代,以适应严酷的环境,维持其家族成员的数量。风调雨顺之时,老植株上便会发出许多当年的实生苗。如果春夏季干旱,当七八月间荒漠中的“雨季”来临时,它们就会抓住这大好时光,生出许多秋萌枝,一部分小苗也相继破土而出,以挽回春季的损失。如果夏季干旱,影响到早期果实的发育,秋季就又会形成许多籽粒饱满的种子,去弥补夏季的亏损。
人工
首先要在需要绿化的地点附近选一有水源的地方整平,碾压扎实,然后在场面上撒一层细沙,充做土坯场地。准备好做坯场地后,配好坯土(壤土75%,细沙25%)拌匀,用坯模做10厘米厚的土坯(长宽不限)。将土坯扣在覆有细沙的场面上以后,立即用铁片将土坯切成10厘米见方的小块,再用2毫米粗的细铁丝在小土坯中间扎一个2厘米深的小孔,撤入4-6粒骆驼蒿种子,然后盖上细土,覆上草帘,并立即喷水,每天喷一次,保持土坯湿润,播后20天小苗可长2厘米,即可往岩石裸露的石质山上移栽。
栽培技术
移栽骆驼蒿土坯前,先用车或土篮将小土坯完整地运到绿化地点,并且最好抢在雨季之前。栽时,用镐刨一个小坑,每两平方米一坑,每坑栽一个小土坯,使小土坯与地面平齐,并用壤土将缝隙埋严,每亩可栽330个。遇到石缝,也可栽植。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骆驼蒿味辛苦、性凉,有毒,主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等症。中国民间入药,有清热、消炎、祛湿、杀虫的作用。 枝叶和种子含有多种生物碱,可治疗风湿痹痛、无名肿毒,现代药理研究还证明骆驼蓬含有的生物碱有抗癌作用。
生态价值
骆驼蒿是一种矮状植物,根部生长茂盛,深扎于山石之中,可以起到固定水土的作用。骆驼蒿为一般性果园及路边杂草,危害较轻。
经济价值
骆驼蒿鲜草不是家畜喜欢的食物,但秋霜打过之后,枝枯叶黄时却是喂羊的好饲料。
参考资料
骆驼蒿.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4 20:1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