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汉语
常用字(一级字),读作sāo,形声字,最早见于《说文》
小篆。本义为用手指为马梳理毛发或挠痒,后来泛指梳理毛发或挠痒;用作动词,可引申为骚扰、动乱、忧愁等;用作名词,可专指《离骚》、泛指诗文、指雄性的牲畜等;又引申为瘙痒,这个意义后来写作“
瘙”。
骚,形声字。从马,蚤声。蚤本从虫,叉(爪本字,像人手有指甲形)声。但“骚(繁体)”字所从的叉字秦隶和汉隶中往往省作又字。楷书字形旧字形从叉作“骚(繁体)”,新字形则从叉写作“骚”。《
简化字总表》规定“马(繁体)”作偏旁简化为“马”,故“骚(繁体)”类推简化为“骚”。
骚的本义为用手指为马梳理毛发或挠痒,后来泛指梳理毛发或挠痒。《说文》:“骚,摩马。”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引申为瘙痒,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瘙。《
管子·地员》:“寡有疥骚,终无痟酲。”
各本摩上有扰也一曰四字,浅人所增也,今删正。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如今人之刷马,引伸之义为骚动,大雅常武传曰骚,动也是也。檀弓注曰:骚骚尔,大疾。若屈原列传曰离骚者犹离忧也,此於骚古音与忧同部得之。骚本不训忧,而扰则生忧也,故曰犹。
《唐韵》《
集韵》蘇遭切。《
韵会》《正韵》蘇曹切。𠀤音搔。《
玉篇》:动也。《
说文》:扰也。《诗·大雅》:徐方驿骚。注:骚,扰动也。
又骚杀,飘扬下垂貌。
张衡《
东京赋》: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蘇之骚杀。注:流蘇,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凡下垂者为蘇。
又古通尤韵。张衡《
思玄赋》:行积冰之皑皑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风凄其永至兮,拂云岫之骚骚。《文选注》:音修。骚骚,风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