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形附生植物。
根状茎长而横走。叶远生;叶片五角形至卵形,通常为多回羽状细裂,叶脉分离,小脉分叉。叶革质,坚厚,无毛。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顶端,孢子囊的柄细长,孢子椭圆形,不具周壁,外壁具疣状纹饰。染色体x=10,(40)。
植物学史
骨碎补为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华南骨碎补Davallia formosana Hayata、水龙骨科槲蕨属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Kuntze) J. Smith或崖姜蕨属植物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Ching的干燥根茎。在我省药材市场上,第一种称“硬碎补”,第二种称“软碎补”,第三种称“大碎补”或“肉碎补”。
介绍
为蕨类植物,高60~150厘米。根茎长而粗壮,横走,肉质,密被棕色、膜质、发亮的鳞片,鳞片披针形,长1~1.5厘米,顶端尾尖,基部稍呈盾状。叶远生,有棕色、光滑、长达60厘米的叶柄;叶片轮廓为三角形,长、宽约60~ 90厘米,四回羽状复叶或五回羽状深裂,羽片约10对,互生,有长柄,基部羽片最大,三角形,长20~30厘米;一回小羽片有短柄,卵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尾尖,羽状深裂几达有翅的小羽轴;二回小羽片无柄,常卵状披针形,长 2~3.5厘米,末回小羽片无柄,线形或斜方形,革质,上面有光泽,羽状深裂几达有翅的中脉,裂片斜三角形,常二裂为不等长的齿牙,叶脉分叉,每齿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近边缘着生,每齿1个,囊群盖呈金黄色,厚膜质,杯形,长约1毫米,顶部截平,基部和二侧均附着,孢子囊具长柄,环带有14个细胞,孢子两面型,透明。 常生于低山山谷或溪边的岩石上或老树上。分布于我省及台湾、云南、广西等省区。
2.槲蕨
为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状茎肥厚多肉,长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线状凿形,边缘流苏状。叶二型,营养叶鳞片状且斜贴于根茎上,可聚集腐殖质和水分,无柄,黄棕色,常干膜质,阔卵形,长5~7厘米,宽3~6厘米,顶端短尖,上部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长1~1.5厘米,叶脉明显;孢子叶革质,轮廓为长圆形,连柄共长25~40厘米,叶柄具狭翅,与根状茎有关节相连,叶片羽状深裂,裂片7~13对,互生,披针形,长7~9厘米,宽2~3厘米,顶端短尖或钝,基部裂片明显缩短呈耳状,叶脉明显,小脉连成长方形网眼,孢子囊群大,圆形,沿裂片中脉两旁排成2~4行,无囊群盖,环带有13个细胞,孢子两面型。 常附生于林内老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我省及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越南、老挝亦有分布。
为多年生附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状茎极粗厚,横走,常盘结成垫状,密被细长、深锈色、具缘毛的鳞片,其间混生须根。叶一型,簇生成鸟巢状,无柄,不具关节;叶片革质,羽状深裂,轮廓为长圆状倒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80~140厘米,宽 16~30厘米,向下渐变狭,至下部1/4狭缩成宽1.2厘米的翅,基部复稍扩大呈心形;裂片多数,略斜向上伸展,线状披针形,中部裂片长15~22厘米,顶端渐尖,全缘。边缘稍加厚,下部裂片较短,裂口亦较浅,中脉明显,侧脉斜升,通直,相距约4~5毫米,末端伸至加厚的边缘,小脉结成网状,网眼内有顶端成棒状的分叉小脉:孢子囊群圆球形或长圆形,位于小脉交叉处,每对侧脉间一行,成熟后常汇成一连贯的囊群线,孢子两面型,透明。 生于林内老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我省及广西、台湾、云南等省区。亚洲东南部地区均有分布。
药材
产地分布
我国的硬碎补产于西部、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各山区县;软碎补产于云浮、从化、河源、平远、连县、乳源、始兴、英德、曲江、乐昌等市县;大碎补(肉碎补)产于南部地区。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挖取根茎,除去茎叶及泥沙,刮除鳞片(茸毛),整条晒干或蒸熟后晒干者为碎补条;硬碎补和大碎补有趁鲜刨片;软碎补在产地多不切片。
约45种,分布很广,从大西洋岛屿横跨非洲至亚洲南部达马来西亚,向东南分布 至澳大利亚及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屿,北达日本,其中以马来西亚的种类最为丰富。我国有8种,主要分布于南部及西南部,由台湾经海南、广东、广西至云南,只有1种向北经江苏达河北、山东及辽东半岛。
本属多种的根状茎可供药用。
性状
(1)硬碎补条(又称小碎补,鸡骨碎补):呈长条形或不规则方柱形,弯曲,较粗大,间有分枝,全体长10~25厘米,直径1~2厘米,有细纵皱纹。表面深棕褐色,凹陷处常残留未刮尽的红棕色茸毛;一侧及上表面排列有数个圆疤形叶痕,叶痕处成宽大的结节。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黄棕色,可见黄色小点维管束成
环状排列。气无,味淡而涩。
(2)软碎补条(又称申姜、猴姜、毛姜、鸭舌碎补):呈扁平长条形,中间稍为膨大,常弯曲,有分枝,长4~15厘米,宽1~ 1.5厘米,厚0.2~0.4厘米。表面浅棕色或棕褐色,间有未刮尽的黄棕色、柔软如毛的细小鳞片,两侧及上表面具突起的圆疤状叶痕,体质松而略柔。断面红棕色,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微涩。
(3)大碎补(又称肉碎补条):呈圆柱形或扁条状,略弯曲而扭曲,较粗大而少分枝,长10~ 20~30厘米,直径1.5~3厘米。表面黑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纵皱纹或纵沟,一侧具突起的圆形叶痕,其周围有残存的黄棕色细密鳞片。质坚实。断面不平坦,红棕色,横切面边缘波状弯曲,近边缘处有黄白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环状,中部有两小圈维管束。气微弱,味微涩。
(4)碎补片:硬碎补片、大碎补片为干燥薄片,长10~20厘米,宽1~2厘米,厚约2毫米。片面红棕色,边缘曲波状,棕褐色。大碎补片质稍疏松,硬碎补片质结而致密。 质量要求 碎补条以条粗大、无茸毛、质坚实者为佳。碎补片以片长而切面红棕色者为佳。
按我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槲蕨(软碎补)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0.0%。 包装贮藏 用竹篓或麻袋装载,存放于干燥处。
鉴别
(1)硬碎补:
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基本组织为圆形薄壁细胞,直径约60微米,内含草酸钙小方晶或柱晶及黄色物质,并含多量圆形淀粉粒,直径约12微米。有14~15个维管束散列成圆周状。维管束直径200~280微米,周韧型、中为木部细胞,外环以数列韧皮部细胞,再环以一列多角形
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淀粉粒,最外包以内皮层一层。木部细胞由数个导管组成,直径20~40微米,螺纹或环纹。髓部有2个半月形维管束,长轴约900微米,短轴约380微米,亦为周韧性维管束。
(2)软碎补:表皮细胞排列整齐。表皮细胞以内为圆形
薄壁细胞,直径约60微米,内含多量淀粉粒,圆形,直径约16微米。有 17~25个维管束环状排列,维管束直径约 160微米、周韧性,中为木部细胞外环以数行韧皮部细胞,内含棕黑色物质,再环以一行多角形维管束鞘细胞,纤维束外有一层内皮层,由一层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长轴约20微米,短轴约10微米,凯氏点较清楚。木部细胞由数个导管组成,直径约20微米。
(3)大碎补:边缘不规则、表皮层一列棕色多角形细胞,表皮层以内为下皮层、为数行橘红色细胞,内含棕色油脂。下皮以内为海绵型薄壁细胞,圆形,直径约100微米,内含多量圆形淀粉粒 。
其他信息
中型附生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有网状中柱,被覆瓦状的鳞片,鳞片基部盾状着生于根状茎,向上渐尖,边缘有睫毛。叶远生;叶柄以关节着生根状茎上;叶片五角形至卵形,同型或少为近二型,通常为多回羽状细裂,达到有翅的小羽轴。叶脉分叉,分离,有时达到软骨质叶缘,小脉之间有时具假脉。叶革质或坚草质,坚厚,光滑无毛。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的顶端,每个末回裂片只生1个;囊群盖以基部及两侧着生于叶面,多少为长形,有时长逾宽2倍,呈管状;其先端达到叶缘或稍短于叶缘,边缘外侧常有一个角状突起;孢子囊的柄细长,环带约有14个加厚细胞;孢子长圆肾形,透明,平滑。
本属约有45种,分布很广,从大西洋岛屿横跨非洲至亚洲南部达马来亚,向东南分布于澳大利亚及萨摩亚等太平洋岛屿,向北达到日本,其中以马来亚的种类最丰富。中国现有10种,主要分布于南部及西南部,由台湾经广东、海南岛、广西至云南,只有1种向北经江苏达到河北及山东沿海地区。根状茎药用。
(摘自《中国植物志》第二卷 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