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宽/立位臀宽/
髋最大宽(maximum hip breadth):左右侧大腿部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此项测量不必考虑
大转子,只采用大腿部向外侧最突出之点。
混淆概念
胯宽是俗语而非术语,其涉及以下
人体测量术语,从大到小依次为
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髂嵴间宽、髂前上棘间宽:
(1)臀宽/立位臀宽/
髋最大宽:左右侧大腿部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用圆杆
直脚规测量。此项测量不必考虑
大转子,只采用大腿部向外侧最突出之点。
注:
阔筋膜张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体中
髋部的最宽点。在女性人体中,大转子下侧的
脂肪部位才是
髋部的最宽点,与
臀部的臀褶相对应。因此,
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
臀沟高。女性的
髋部最宽点一般略低于男性。
(2)大转子间宽/大粗隆间径/髋宽:左右侧
大转子最向外侧突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注:
大转子在凹窝附近,侧卧时
股骨大转子内旋可导致假性凸起。大转子外突点高接近于
臀峰点高,远大于
会阴高、
臀沟高。
(3)髂嵴间宽/髂结节间径/髂宽/
骨盆宽/腹宽:左、右
髂嵴点(ic)之间的直线距离。
(4)髂前上棘间宽/
髂棘间径:左、右
髂前上棘点(is)间的直线距离。
注:该点是
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点,
髂前上棘点高小于
脐高 。
附①:髋宽指数=(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100
附②:髂嵴髂前上棘宽度指数=(髂前上棘间宽/髂嵴间宽)×100
相关概念
(1)
最大肩宽/肩最大宽:在
三角肌部位上,
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臀厚: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度上,
臀部前、后最突出部位间平行于矢状面的水平直线距离。
(3)
坐姿臀宽:臀部左、右向外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伪概念“假胯宽”
简介
胯宽是俗语而非术语,其主要涉及3个
人体测量术语: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
髋最大宽。
(一)在
人体测量中,髂宽即骨盆宽、腹宽(
席焕久,2010)。
在
体育测量中,髋宽指大转子间宽(曾凡辉,1992)。
在
人体测量的活体测量中,
髋最大宽即臀宽,
髋部最宽点为大腿外侧最突出点(
邵象清,1985),在
大转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二)网络名词
假胯宽(假髋宽),其理论定义“髂嵴间宽为真胯宽,大转子间宽为
假胯宽”。错误认为“髂嵴间宽是
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是
股骨内旋所致”。其理论对
髂嵴点、
大转子、
髋部最宽点的体表具体位置描述错误,试图在
髋部最宽点(转子下
脂肪处)找出
大转子内旋的骨骼解剖特征,从而到达到“体态矫正改善
假胯宽,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的营销目的。
人体宽度测量值
(一)人们常说“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宽”,这其实是相对于
身高、
肩宽而言,身高
骨盆宽指数、
肩宽骨盆宽指数女性大于男性。就
骨盆宽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于女性。
(二)其次,
骨盆宽又称为髂嵴间宽,是腹宽,而不是臀宽(
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又称髋宽,接近
髋最大宽;三者关系为——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
髋最大宽。
(三)在
人体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转子间宽和
髋最大宽测量值,女性始终略大于男性。同
身高,两性差异极其显著。也就是说,女性
髋关节更宽,从
腹部至
髋部的宽度增加得更为明显,构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线美。相关数据如下:
(四)一般少年儿童(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100指数平均值(%)如表所示:
(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100指数,一般男少年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变化相对稳定,易于预测。女少年在8岁以前趋向男性,随着青春发育期的到来,女性化逐渐明显,
髋部的增宽使指数下降与男性有明显的差别。
测量点的位置
(一)
髂嵴点的位置:
骨盆的上缘就是
髂嵴,两侧
髂嵴的最宽处,也即是
髂嵴最向外突之点(该处成一结节,叫
髂结节)也就是
髂嵴点。
髂嵴高近似于
脐高。
(二)
大转子的位置:令被测者将大腿外展,体部向外展的大腿侧屈。此时,在
大转子部位的皮肤形成一个凹窝,由此处可探得此测点。侧卧时股骨
大转子内旋可导致假性凸起。
大转子外突点高接近于
臀峰点高,远大于
会阴高、
臀沟高。
(1)
阔筋膜张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体中
髋部的最宽点。
女性通常在
股骨大转子下方和大腿外侧面的上部有大量的
脂肪堆积,向前与大腿前面的脂肪相连,向后与
臀部脂肪相接。在女性人体中,
大转子下侧的
脂肪部位才是
髋部的最宽点,与
臀部的臀褶相对应。因此,
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
臀沟高。女性的
髋部最宽点一般略低于男性。
消瘦的病人,因
大转子特别明显隆起,覆盖其表面的皮肤受压后容易形成褥疮。
(2)在
人体测量中,
髂嵴以下、
臀沟以上各测量点至地面垂距从高到低依次为:
髂嵴高、
脐高>
髂前上棘点高>
大转子点高>
臀峰点高、大转子外突点高>
会阴高>
臀沟高、
髋部最宽点高。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AIST/HQL人体寸法・形状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统计量【青年群】(单位:mm)如下,以供参考: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以供参考:
(3)因此,正常人
髋最大宽测量点不会高于大转子外突点,如图所示。而绝大多数女性
髋最大宽测量点还要低于大转子外突点,在
大转子下方,与臀褶相对应。
异常比例
从后方观察髂嵴间径与大转子间径的比例,如图所示:
(一)图1为正常人,即所谓的“
假胯宽”。其特点为髂嵴间宽<大转子间宽<
髋最大宽。
女性大腿的脂肪远多于小腿,它形成了大腿外侧脂肪垫(outer thigh fat pad)。该脂肪垫位于大腿外上部的表面,在
股骨大转子的下方,覆盖于股外侧肌上。它向上与臀后侧脂肪垫融汇,并绕至大腿后侧、
臀部下方,与
臀部脂肪的向下延伸部融汇。女性
骨盆区域的最宽处,由大腿外侧脂肪垫构成。该点就在紧靠股骨
大转子的下方位置,与
臀沟同高(男性
臀部的最宽处通常位于
阔筋膜张肌的远端)。由于大腿脂肪丰富、根部粗大,导致女性
臀部宽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个下肢也都显得更短些。
当该区域有大量脂肪堆积时,常可看到该区域的皮肤上出现许多深深的凹陷,呈麻点状或干酪状。这是由于连接凹陷部位皮肤深面与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间的条索状纤维束缺乏弹性,导致
纤维束之间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转子下脂肪过多,导致大腿外侧凸起,俗称骑士臀(saddle bag)、马裤腿。超量的训练使肌纤维变粗、大腿肌肉横断面增粗,也会出现马裤腿。此时
髋最大宽远大于大转子间宽,髋部最宽点位置也远低于大转子外突点。这绝不是“股骨内旋导致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形成
假胯宽”。
通过
整形外科手术等也许可以减少转子下脂肪,使
髋最大宽减小,不断接近大转子间宽,
髋部最宽点上升,不断接近大转子外突点。然而,正常人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却是不变的,髋部最宽点始终不高于大转子外突点。
(二)图2已有专业术语称之为先天性
髋关节后脱位、
髋内翻。
髋内翻不是股骨
内旋,是
颈干角小于正常值 。严重
髋内翻可导致
大转子显著突出、上升,与
髂前上棘距离变短,股骨外旋及股骨颈缩短,患肢外展、内旋活动受限,出现
跛行、鸭步。其特点为髂嵴间宽远小于大转子间宽,大转子间宽就是
髋最大宽。
正常人大转子外突点高(略小于
大转子点高)本来就接近
臀峰点高,大于
会阴高和
臀沟高。这类病人的
大转子又还上升,所以
髋部最宽点(即大转子外突点)高于正常女性的
髋部最宽点(即
臀沟下缘)。
注:大部分人(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数值都在50%以上,(大转子外突点高/身高)×100数值接近50%;绝大部分人(
会阴高/身高)×100数值远不及50%,(
臀沟高/身高)×100数值则更小。
因此,图2与“
假胯宽”显腿短、
股骨内旋的说法完全不符合。
(三)图3为
腰椎滑脱、极有可能是驼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其特点为髂嵴间宽大于大转子间宽。
图6为
扁平骨盆,其特点为髂嵴间宽与大转子间宽大致相等 。
图3和图6即所谓的“真胯宽”,严重影响正常分娩。其中图3病人腰部以下的身体最宽处位于
髂嵴点(
髂嵴高近似于
脐高),最显
腿长。
原因
(一)在
骨盆测量中,正常人一般
髂嵴间径比
髂棘间径长2-3cm,大转子间径比
髂嵴间径长2-3cm。如上述各种径线过小,或几条径线之间比例不正常,说明骨盆可能狭窄或畸形。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临床特点之一就是
髂棘间径等于或大于
髂嵴间径。
驼背性骨盆临床特点之一就是
髂嵴间径等于或大于大转子间径。
骨盆中部横径可用外测
股骨大转子间径来间接推测,此法并非直接测量骨盆,不能说明正常骨盆之横径,但大转子间径过小往往标志着骨盆中部横径过小。大转子间宽小于28cm,说明中骨盆狭窄,应剖宫产。
注:在《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间宽测量值范围为222-303mm,平均值为263mm;大转子间宽测量值范围为291-355mm,平均值为318.2mm。
(二)骨骼系统最重要的性别差异表现在
骨盆。女性
骨盆由于适应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对较宽。女性
骶骨也较宽,骨盆腔宽而圆,便于胎儿的娩出。由于骨盆腔较宽,致使两侧的
髋臼(容纳
股骨头的关节窝)相距较远,增加了两侧大转子的间距,故使髋部变宽。
女性
大转子间距的发育和
月经初潮有一定联系。13-15岁女性大转子间距发育甚为迅速,其均数远超过男性,这一时期也正是
月经初潮的高峰时期,所以大转子间距的发育高峰应该是
第二性征的重要指征。
所以当双膝并拢时,女性左右两
股骨的倾角更大(
Q角较男性大,
颈干角较男性小),导致腿微呈“X”形,
膝外翻程度较大,两侧
大转子更为突出。
雌激素促进
脂肪在
臀部和大腿的囤积,抑制
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对
腰围、
臀围、
大腿围、
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数与死亡风险间的
相关性研究发现,腰细臀宽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长寿。她们和后代认知能力较高,
臀部和
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
多不饱和脂肪酸(即
DHA),这种
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
结论
(一)在
人体测量中,髂宽即骨盆宽、腹宽(
席焕久,2010)。在
体育测量中,髋宽指大转子间宽(曾凡辉,1992)。在
人体测量的活体测量中,
髋最大宽即臀宽,
髋部最宽点为大腿外侧最突出点(
邵象清,1985),在
大转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网络名词
假胯宽(假髋宽),其理论定义“髂嵴间宽为真胯宽,大转子间宽为
假胯宽”。错误认为“髂嵴间宽是
髋最大宽,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是
股骨内旋所致”。其理论对
髂嵴点、
大转子、
髋部最宽点的体表具体位置描述错误,试图在
髋部最宽点(转子下脂肪处)找出
大转子内旋的骨骼解剖特征,从而到达到“体态矫正改善
假胯宽,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的营销目的。
内旋是由骨骼的解剖特征引起的,如
股骨扭转。那么,
髋部内旋的非手术干预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正常女性髋臼间宽较大,经计算或测量,最大限度的
外旋或通过治疗根本不可能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而从活体测量层面看,女性
髋最大宽还在大转子下方,与臀褶相对应。
如“股骨过度前倾和(或)胫骨过度外旋可以造成代偿性下肢
内旋步态,使得
髌骨承受过度的外侧牵拉应力,这些患者通常合并代偿性
扁平足和足旋前”等现象,这些词语
骨科、
运动医学等自有描述。如果是要依据身体其它部位的特征、而不是身体横径来判断真假胯宽,那么根据
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假胯宽”这一描述身体横径的词逻辑上也显得多余。
(二)骨骼测量:正常人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驼背性骨盆等髂嵴间宽大于大转子间宽,严重影响正常分娩。导致大转子间径异常增大的是
髋内翻和
髋关节脱位,非股骨
内旋。
活体测量:
髂嵴高近似于
脐高;
大转子在凹窝附近(侧卧可假性凸起),大转子外突点高接近于
臀峰点高,远大于
会阴高和
臀沟高;
髋部最宽点高近似于
臀沟高。转子下脂肪过多、大腿外侧突出在
整形外科称为骑士臀、马裤腿,绝非“股骨
内旋导致大转子间宽大于髂嵴间宽形成的
假胯宽”。减脂使
髋最大宽减小,接近大转子间宽,
髋部最宽点上升,接近大转子外突点;绝非体态矫正使大转子间宽小于髂嵴间宽。
运动员选材
髋关节窄的运动员(在选材时女性指标应向男性指标靠拢)性成熟后,肌肉得到迅速发展,下肢肌肉群,特别表现在臀部肌肉群,更为明显,外型看上去有些“
翘臀”,臀纹球状者更好。这表现出臀部肌群结实有力,这类运动员往往蹬地和起跳都比宽髋的学生积极有力。
相关数据
中国
《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节选,以供参考:
日本
《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以供参考:
《AIST/HQL人体寸法・形状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殿幅(Hip breadth,maximum)统计量【青年群】(单位:mm)如下,以供参考:
韩国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肩最大宽/身高)×100均值26.86,
标准差1.68,
标准误0.03;女性(n=3221)(肩最大宽/身高)×100均值26.14,
标准差1.85,
标准误0.03。男女均值相差0.72,差异具有高度
统计学意义(Z=16.33,p=0.00000),
效应量中等(d=0.41)。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肩最大宽/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数男性大于女性,极端值女性大于男性: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
髋最大宽/身高)×100均值19.00,标准差0.95,标准误0.02;女性(n=3221)(
髋最大宽/身高)×100均值20.53,标准差1.15,标准误0.02。男女
均值相差-1.53,差异具有高度
统计学意义(Z=-58.30,p=0.00000),
效应量大(d=-1.45)。各
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
髋最大宽/身高)×100同一
百分位数女性远大于男性:
男性(n=3189)(
髋最大宽/肩最大宽)×100均值70.86,
标准差3.25,
标准误0.06;女性(n=3221)(
髋最大宽/肩最大宽)×100均值78.73,
标准差4.12,
标准误0.07。男女
均值相差-7.87,差异具有高度
统计学意义(Z=-84.90,p=0.00000),
效应量大(d=-2.12)。各百分位数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见,(
髋最大宽/肩最大宽)×100同一
百分位数女性远大于男性:
美国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和《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