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文彦(Fumihiko Takayama),生于1953年,日本动画制作人、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有《超时空要塞》等。
演艺经历
超时空要塞
高山文彦第一部参与的动画片,是1982年的作品:《
超时空要塞》初代。
这部作品由
石黑升出任总监督、河森正治负责监修,而具体执导过程则由高山文彦等人来完成。高山是几位导演中最活跃的一个,执导了十集,其中第1集就是由他来开启。这十集分别是:1、2、4、6、11、15、18、24、28、35集。(此外高山还负责第10、30集的
分镜。注:第2集的导演是高山文彦)
(注:日本动画中“演出”这个词,在TV动画里是指“本集导演”,而
OVA和剧场版则是指导演助手。高山在《
要塞》剧组中的地位,要大于
高松信司在《0080》里的地位。《要塞》之后高山再也没有在一部动画里执导如此多集。)
山贺博之在剧组中充当高山的助手,并执导了第9集,也就是明美参加选美的那集,这一集很有宅味。
注意一下高山执导的相关集数,就会发现这十集有多重要、创造了多少经典镜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18集,也就是福卡大哥死去的那一章。高山文彦对福卡之死处理得很简洁:福卡坐在沙发上,在一片温馨的气氛中弹着琴,然后突然倒下。高山对人物死亡的处理,往往就具有这种非常简单、但却十分震撼人心的风格。
《超时空要塞》里的很多元素,后来被高山运用到了《高达0080》中,比如间谍潜入、交战双方的友情和爱情、还有最后圣诞节的决战,而最具有继承性的,莫过于一个战争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
把《0080》的特点比较一下,会发现相比之前的几部《高达》,《0080》的风格与《超时空要塞》初代及其续作《再爱一次》再为接近。
高山在《超时空要塞》中执导的部分片段,后来被河森正治收录进了《Flash Back 2012》里。
魔法之星爱美
在与河森等人共同完成了《超时空要塞》这部划时代的佳作后,1985年,高山参与了《魔法之星爱美》的制作,负责部分篇章的演出(包括第18、26、30、34集)。
《要塞》除了是部战争片,还是部爱情片,同时又是虚拟歌手的推广者,而《魔法之星爱美》讲述的就是虚拟歌手的故事。
一部叫《
魔法小甜甜》的动画,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未成年小萝莉,但能使用魔法把自己变成能歌善舞的明星。《魔法之星爱美》就是这部作品的衍生作,同样类型并被中国引进的作品还有《
梦幻拉拉》。
吹泡糖危机
1987年,高山参与了画质精良的8集
OVA动画《
泡泡糖危机》。这部作品的前5集由秋山胜仁执导,后3集每集换一个动画监督,其中第7集《Double Vision》就是由高山执导,并且他还有指挥故事板(storyboard)的权限,这给他后来成为动画总监督打好了基础。
第7集的故事独立成章,主角是中国歌星张优华,原来的几个主角几乎被架空。高山之后的作品经常有换主角、改设定、突出人物情感、故事游离于系列之外的特点,而且常有拆CP的倾向。他的“原作粉碎机”属性从这时就开始有苗头了。
高达0080
1989年,高山出任总监督的第一作,就是“08三部曲”之一的《
机动战士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 。
《0080》在《高达》系列中是一个异数,它创造了太多个非凡的先例。
这是第一部不是
富野由悠季执导的《高达》作品。当时富野几年下来已经连续执导了《0079》《0079剧场版》《Z》《ZZ》《
逆袭的夏亚》多部作品,开始有些体力不支。在这种情况下,官方打算调整剧组,为节省开支删减了大量工作人员,同时启用一些外来人员参与制作下一部作品,带有些实验性,制作周期不必太长,于是集数少的
OVA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该片也成了《高达》系列第一部OVA正剧),这一任务最终交到了虽然并非出身于《高达》、但同样有制作机战片经验的高山文彦、
美树本晴彦等人手上。
装甲巨神Z
完成《0080》后,高山与山贺一起参与了《
蓝宝石之谜》(即《冒险少女娜汀亚》)的制作,这次他俩不再是主角(高山执导了第21集),作品呈现出来的最终是庵野秀明的风格。
《蓝宝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惨败,
GAINAX背上了巨额负债,这间接波及到了下一部作品:《装甲巨神Z-骑士》。
《装甲巨神》是一部广告作品,而剧组的阵容豪华得可怕。导演是高山文彦,人设由
梅津泰臣负责,
机械设定今挂勇提供,此外还有
前田真宏和庵野秀明等人参与。配音方面则有
绿川光、
天野由梨、
星野充昭加盟。而该片的世界观设定也很庞大,足以拍成一部动画史诗。
然而该片却最终沦为实验作,彻底以失败告终,其中资金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
超时空世纪02
1993年,高山文彦的第二部代表作诞生了,这就是6集
OVA:《超时空世纪02》。
《
超时空世纪》与《
超时空要塞》《
超时空骑团》并称“超时空三部曲”。其中《骑团》是《太空堡垒》的第二部分《
机器人统治者》。
这三者在当初是连着拍的,《
要塞》为首部曲,出品于1982年,而1992年则迎来了十周年纪念作《超时空要塞2:再爱一次》。作为次年的1993年,《世纪》也开始了十周年纪念,而接手这一任务的就是高山,提供人设的依然是
美树本晴彦,这是他俩的最后一次合作,之后美树本淡出了动画舞台,开始转战漫画和插画(和机战片相关的代表作有《高达:天空的学校》《超时空要塞7.TRASH》,2009年还开始重编《要塞》初代漫画,书名为《the first》)。
高山对《超时空世纪02》的处理手法和《0080》一样:架空原主角、改变世界观、突出战争的恐怖。
在片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
西线无战事》的战争黑暗面,伤病人员躺在地上呻吟,随时会有人死去。这些都是战争中经常被人忽略的角落。战争并不只有英雄主义,死亡和伤病也是战争的一部分,但总是容易被人遗忘。《世纪02》和《0080》都很诚实地把这些非理性的场面给展现了出来,而不是像《0083》那样用爱国主义掩盖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伤害。
在故事结构上,《世纪02》同样是部独立成章的作品,世界观和登场人物都与前作大不相同,就算不看前作也不影响对该片的理解,高山为了使两作看起来有联系,将女主角设定为前作女主角的后代,但总的来说这是两个不相干的故事。
《世纪02》从1993年开始制作,于1995年连载结束。接下来的好几年,高山几乎从动画舞台上消失了,虽然零零星星地参与了一些
OVA动画(如《
银河公主传说》等),但在剧组中都不是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这一时期可视为高山的空白期。
废弃物13号
2001年,高山再次成为动画监督,执导了动画电影《废弃物13号》。
《13号》改编自
结城正美的漫画《
机动警察》的其中一个篇章,动画版的故事主线忠实于原作,但人物视角换成了两个普通警察,而身为原作主角的特车二课(特殊车辆第二科),老样子:被架空。
翼神传说
2002的《
翼神传说》是高山文彦和
出渊裕的转折之作。出渊裕与河森一样是很有名的动画
机械设计师,《高达》系列里很多作品都有他参与,其中就包括了《0080》。
在该片中,出渊裕被提拔为动画监督,而作为监督的高山文彦则首次尝试编剧,并参与故事创作(构成协力),不过由他主笔的篇章并不多(第2、19集),而且没有参与之后的剧场版。所以《翼神》只是高山的转型而不是代表作。
虽说如此,《翼神》的成功却离不开高山的功劳,他主笔的那两集实在太重要了。第2集只是过度之章,负责介绍故事背景,没有过多特别之处;而第19集《蓝色的朋友》也是很经典的一集,可以说没第19集,该片在很多人眼中大概就只是一部“山寨《
EVA》”。
高机动幻想
2003年的《高机动幻想:新结行军歌》,是高山第一次负责
系列构成,同时他还担任监修,给监督樱美胜志充当技术顾问,提供各种制作意见和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常有人觉得这部不是高山执导的作品、却颇有高山风格的原因)。
不过事实上该片的故事创作,并没有多少高山实际参与的地方,编剧主要由
水上清资和新宅纯一完成,高山只主笔了其中两集的剧本(第7、10集)。作为系列构成,在没有兼任动画监督或机设等繁重任务的情况下,这很罕见。所以该片很难说是高山的作品。
《新结行军歌》是改编自一部同名游戏,原作故事是1945年人类遭受到了莫名怪物的袭击,人类各国之间赶紧组成联盟对怪物展开反击并使用了
核弹,但最终只造成自身被污染,然后时间一下子跳到了50多年后——“上一个”世界末日1999年。
游戏版这个时间背景设定有些暧昧。不过高山在接手这部作品时,干脆彻底架空了时代背景,着重描写军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原本庞大的世界观被边缘化到了极其模糊的地步。
高山并没有忽略描写战争的灰暗面,剧中的主要人物多为学生,同龄人的突然死亡绝不是个愉快的话题,这点在片中花了两大段剧情来讲述,而高山主笔的第7集还带有他一贯的悲观主义色彩,这一集的内容也是全片最具有高山的写作特点的。
复苏的天空
2006年的《RESCUE WINGS》是高山第二次出任
系列构成,这是他继《0080》《世纪02》《13号》后第四部个人代表作。该片导演依然是樱美胜志,而高山在这一作中不但是总编剧,而且负责了其中一半篇章的主笔,作品相比《新结行军歌》更具有高山的作品特点,非常的写实。
《RESCUE WINGS》在网上的中文译名很复杂,通常有《复苏的天空-援救之翼》《
复生的天空》《复苏》《苏醒的天空-拯救之翼》等多个译名,反正差不多就是这类名字。
该片一共13集,TV上播了12集,最后一集是DVD版才有的
OVA番外篇(主角是新角色)。
可以说《援救之翼》是真正意义上高山文彦的第四部长片作品(也是最后一部),包括
水上清资负责的几集剧本都严格按照高山的价值观来编写。大概剧组最初也是为了追求写实风格,才把主笔交到了高山手上。
《援救之翼》是讲述救难队的故事,和高山的前三部长片一样很朴实,没有过多英雄主义的渲染,也没有夸大和神化主人公的能力,而是更为突出主角在这份工作中的复杂心情,还有和女友之间的情感之类。
剧中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随机而自然地发生的客观事实,无关主角的意志,但在这种琐碎的日子中坚持了下来,亦是一种坚强。
《救援之翼》还曾被拍成真人版的,但口碑不是很好,写实度还不如动画版。
无皇刃谭
2007年,高山参与了《异邦人:无皇刃谭》 。
首先该片应该说是导演
安藤真裕的作品,而不是高山的,他对该片的主导性远不如对《
复苏的天空》,故事的构思和武打动作的设计(该片最大的亮点),都是由安藤亲自完成,所有的功过得失和最终呈现的价值观都是属于导演的。
该片是安藤真裕第一次出任动画总监督的处女作,此前他主要职责是原画师和动作设计师(这一点将对该片的风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片名很怪,但其实导演取“无皇刃谭”这个名字只是单纯觉得“有感觉”,没有过多深刻的含义,倒是“
异邦人”三字才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不过按字面意思,“没有王者的刀剑舞台”倒也与该片内容贴切)。
安藤决定好了故事架构和人物角色后,他希望剧本能呈现一种在高潮时期戛然而止的特点,所以特定指名高山来完成这个故事。
剧本最初从2005年开始筹划,高山最终提交出了一份足以拍成两小时的剧本稿,然而安藤对此并不是很满意,他认为武打片没必要把故事讲得太复杂,尽可能压抑对角色的描写(这与高山突出人物的创作理念相反),而作为以表现武打动作为主的作品,片长也没必要超过100分钟,于是就对剧本作了相当程度的删改,把人物关系进一步简化,再删除了诸多原稿台词和配角戏份,重编成正式公映的版本。
坂本真绫饰演的城主女儿,其实当初也在被安藤导演砍戏份的行列,但因为人设很漂亮的缘故,安藤最终还是决定给她保留一些出镜率。从公主、风午、木卯、重太郎等配角仅存的戏份来看,高山最初并不想让这个故事只剩下打打杀杀,而希望有更为细腻的角色描写,另外高山向来很擅长叙述含蓄的爱情故事,然而《异邦人》却是截止至2007年为止,一部没有突出爱情戏的。跳出商业化的考虑,配角戏被大幅度删减是件满可惜的事。
从高山起草到安藤杀青,这部作品其实已经经过了很大的演变,呈现出来的最终内容很难说反映了高山最初的想法,只在片尾字幕编剧一栏中晾上了他的名字。
最终的公映版基本上已经见不到观众熟悉的高山风格,三位主角的出众并不能改变剧情上常被指责过于单调。虽说如此,经常看高山的作品的人士,依然可以从《异邦人》一片中看到自己认识的元素。比如无名和仔太郎的友情,让人想起巴尼和阿鲁;无名和罗狼这两个“异邦人”在日本的交手,似乎在重演巴尼和克莉丝在中立星的决战;明朝武装集团奉皇命前往日本的设定,仿如
独眼巨人小队潜入中立星作战,而且两者都是背负着特殊使命(但在剧情上,安藤对明朝部队的刻画很单薄,明显没有高山塑造
独眼巨人时那样鲜活)。
《异邦人》是一部武侠剧,很具有古典的东方色彩,该片启用了诸多中国动画人员参与制作,包括无锡三艾动画公司、深圳风动画、各TripleA的中国成员等(不知是否工作员疏忽的缘故,
李勇的名字在片尾剧组字幕表中分别以汉字和拼音各出现一次)。
安藤导演明显搞错了中国服饰,片中明朝的衣装风格更接近清朝时期。
影片的打斗画面很火爆,,并在之后获得年度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
《
异邦人》的剧情不复杂,但设定却很混乱,剧中能够明确确定身份大概只有两帮BOSS,领主是日本人,杀手集团是明朝人,然而戏份最多的三个主角——无名、罗狼、仔太郎,却都是迷雾重重的人物。
三主角身份比较“清晰”的是无名,他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剧中没有提及他的真实姓名,人物介绍称他为“
南蛮”(日本古代对欧洲人的称呼)。
仔太郎是从明国逃到日本的少年,他到底是中国人还日本人(亦或两者都不是)、“仔太郎”这个的名字是实名还是化名,这些剧情也没有交待清楚。也有人士指出在中国古代并非没有人叫“太郎”的,但剧组有没有考虑得这么深就让人无法得知。如果仔太郎不是日本人的话,那么这个故事的三位主角可都是“异邦人”了。
该片人气最高的罗狼,是被争议得最激烈的一个,他是明国的杀手成员之一,但留着一头金发,曾被猜测是来自
荷兰、
葡萄牙、色目、西域、混血儿。他的武术流派、所持武器也让人争论不休,有唐刀、
倭刀、苗刀、
日本刀等各种说法。
其实,在日本网站及日文维基百科上,介绍罗狼时提到他是有西方系相貌的异国人,武器是倭刀。所谓倭刀,其“倭”是指风格,而非“日本人的刀”。倭刀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唐刀影响,而苗刀则是根据倭刀改制而成(“苗刀”这一称呼是到清末民初才有的,早期称“宝刀”,或者叫“倭刀”也不为过)。倭刀在中国地区一直被广为使用,明清时期还是中国军人的重要装备,如今已溶入部分
中国武术。
《
异邦人》充满东方式的古典色彩,可到头来日本和明国成了两大酱油帮,最终的决战舞台竟是由两个来自西方的异邦人上演,这确实雷到不少人。
给罗狼配音的山寺宏一在该片饱受中文折腾,为了说好那几句中文,还请了中国朋友帮他苦练四个多小时,非常努力。故事开头,罗狼潇洒地修理了几个武士,然后很酷地大开金口结果却来了一句:“难道此地只有此等好色(货色)吗?”当然客观地说,山寺后期有几句中文还是说的可以的。
铁腕巴迪
2008-2009年,高山加盟的作品是《铁腕巴蒂DECODE》(又译《铁腕女警巴迪》),他只参与了部分篇章的编剧(包括第1季的第8、12集,第2季的第9集)。
《铁腕巴蒂》是
结城正美的作品,曾在1996年被动画过一回,监督是
川尻善昭。这部4集
OVA的制作相当精良,故事也很有水准(尽管烂尾了)。而这部片子更为难得的是对二战历史作了反思,直面敏感话题,剧中涉及到二战时曾进行过
人体实验的
日军细菌战部队(该系列最有名的是
731部队)、美军在战后给这些部队提供庇护、日本政府对此刻意隐瞒等等。
这次重拍的TV版《铁腕巴蒂》幕后阵容很强大,动画监督是
赤根和树,
系列构成是
水上清资和大野木宽,参与该片的还有佐山善则、
出渊裕、
浅川美也、
森田宏幸、山本靖贵、
渡边信一郎、高山文彦等人。
然而这片的制作结果却有些不尽如意,粗糙、画面崩坏率很高,剧组对作品的把控力也不够好,而监督赤根和树也没能发挥出他的长处。各方面的不如意最终浪费了一个很好的题材。
PS:《铁腕巴蒂》漫画版曾被作者重画过一遍,
OVA是改编自旧版,TV则是改编自新版,两者除了剧中人名相同,其他地方都有很大区别,甚至人设都不完全一样,特别是男主角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物性格。
宅向作品
高山也开始参与一些御宅片的制作,主要的作品有三部。
一部是2004年的《
光与水的女神》,高山是第15、16集的编剧,两者的剧情是连在一起的,片名都叫《大波动》。高山主笔的这两集倒也没有多少卖肉的地方,主要讲述主角寻找一个失踪小孩的过程,期间穿插着两段“让人落泪”的“爱情故事”。
另一部是2009年的女同恋爱剧《
青之花》,高山负责
系列构成,并主笔大半篇章的剧本。不过正如一些网友所指出的,《青之花》一片所体现的是动画监督笠井贤一的风格(笠井执导的作品有《
蜂蜜与四叶草》《
交响情人梦》等)。高山主编的四部作品中,仅有《
复苏的天空》能够展现出他的个人意志。当然高山擅长叙述生活的写作特点对《青之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还有2011年的《
魔乳秘剑帖》。给该片负责
系列构成的是年年在刷新下限的
水上清资,高山在该片参与了第3、6、12集的编剧(比他负责系列构成的《新结行军歌》还要多一集)。
主要作品
编导作品
★1982年:《
超时空要塞》初代(第1、2、4、6、11、15、18、24、28、35集导演)
★1985年:《魔法之星爱美》(第18、26、30、34集导演)
1987年:《吹泡糖危机》(第7集导演)
1987年:《Flash Back 2012》(部分镜头所有者)
1989年:《机动战士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总监督
★1990年:《冒险少女娜汀亚(蓝宝石之谜)》(第21集导演)
1991年:《装甲巨神Z-骑士》(店头玩具宣传动画)
1993年:《超时空世纪02(OVA)》总监督
2001年:《机动警察剧场版:废弃物13号》总监督
★2003年:《高机动幻想:新结行军歌》(第7、10集编剧)
2004年:《
光与水的女神》(第15、16集编剧)
2006年:《复苏的天空 -RESCUE WINGS-》
系列构成2007年:《异邦人:无皇刃谭》编剧
★2008年:《铁腕巴蒂DECODE(1-2季)》(第1季第8、12集及第2季第9集编剧)
★2011年:《
魔乳秘剑帖》(第3、6、12集编剧)
(标注“★”表示高山参与的篇章必须结合整部动画的剧情来观看,没有标记的则为独立成章。)
人物评价
善于以丰富的的细节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刻画,作品往往突出人的生活情感,对亲情、友情、爱情都有着含蓄而动人的描写。由高山文彦执导、
美树本晴彦作画、山贺博之编剧的《高达0080》是系列的巅峰之作,无论在《高达》系列还是
OVA史上,都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
高山以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为宗旨,即使是在架空历史的作品中,也用写实的方式构筑世界观,以登场人物的视角来推动剧情发展,带给观众异常强烈的真实感。高山的作品很少,真正属于他的仅有五部(包括《吹泡糖危机7:Double Vision》《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超时空世纪02(OVA)》《废弃物13号》《复苏的天空-援救之翼》),但作品的真实性都很强,推出后受到大量核心爱好者的喜爱。
从2002年开始尝试编剧,然而此后由他主编的四部作品(《高机动幻想-新结行军歌》《复苏的天空-援救之翼》《
异邦人:无皇刃谭》《
青之花》),当中仅有《
复苏的天空》能体现出他的价值观和创作特点,其他编剧作品都被导演和剧组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最终与他的创作理念相去甚远。
高山第一次接手编剧的作品是《
翼神传说》,由他主笔的第19集《蓝色的朋友》成了这部作品的经典之章,被观众视为令《翼神》得到升华的一集。
高山文彦对人物的死亡方式往往处理很简洁,只是短短的几个画面快速切换,却非常震撼人心,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