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山姜
姜科山姜属植物
高雄山姜(学名:Alpinia koshunensis)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70cm。根茎横生,分枝。叶片近无柄,叶舌2裂,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绒毛;总苞片披针形,花通常2朵聚生,花萼棒状,花冠裂片长圆形,白色而具红色脉纹,果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多角形,有樟脑味,花果期4~12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2米。叶片披针形,长约5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边缘无毛或被绒毛;叶舌外密被丝质长柔毛,内无毛。圆锥花序长约20厘米,近无毛或于小花梗着生点密被长柔毛,分枝纤细,长1.5厘米,无毛,小花梗长2-3毫米;小苞片倒圆锥形,长宽约2厘米,膨大,一侧开裂至基部,顶端3裂,无毛;花萼倒钟形,长1.8厘米,顶端宽1.3厘米,3裂,复又一侧深裂,无毛;花冠管长1.3厘米,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2厘米,无毛;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2毫米,被粗毛;唇瓣三角状圆形,长与宽约3厘米,顶端钝或微凹,基部收缩,上部表面具小疣点和辐射状条纹,边缘具圆锯齿或全缘;花丝长1毫米,微弯,花药长8毫米;花柱线形,顶被粗毛;腺体2枚,长2毫米;子房球形,径4毫米,密被长柔毛。花期:5月。
山姜生于林下、田野边阴湿处,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纲目》云:“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高良姜。”又引苏颂云“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果实供药用,为芳香性健胃药,治消化不良,腹痛、呕吐、噫气,慢性下痢。在浙江、福建亦有报道以该品代砂仁用。根茎性温,味辛,能理气止痛,袪湿,消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胃气痛,跌打损伤。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生长环境
山姜喜温暖湿润环境,选择疏林下、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圃地,定植前将圃地进行深翻25~30厘米,清楚杂草及草根,然后耙细整平,施入腐熟肥做基肥与土壤拌匀备用。
分布范围
产自我国台湾。模式标本采自高雄。本种据《台湾植物志》认为和美山姜系同一种植物。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活血。主脘腹冷痛;肺寒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调酒搽;或煎水洗。
【附方】
1.陶弘景:腹中冷痛,煮服甚效。
2.《本草拾遗》:去恶气,温中。治中恶霍乱,心腹冷痛,功用如姜。
3.《草木便方》:解大毒,行血消瘀,透筋骨。治风湿四肢麻木,煎服;中风顽痹,煎汤洗。
4.《峨嵋药植》:治无名肿毒。
5.《贵阳民间药草》:根茎和叶:温肺,散寒,止咳。
6.《四川中药志》:根茎:治劳伤吐血,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山姜根及苗,并如姜而大,作樟木臭。
2.《本草图经》:山姜花、茎叶皆姜也,但根不堪食,是与豆蔻花相乱而微小耳。花生叶间,作穗如麦粒,嫩红色。
3.《纲目》: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今人以其子伪充草豆蔻,然其气甚猛烈。
繁殖方法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山姜种子成熟多在11月中下旬,党种子有青变红时,选取生长红袜套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剪下果序,摘下红色球果,置清水中浸泡,搓洗去除红色果皮和白色种衣,于阴凉处用筛子沥干种子表面水分,最后将种子均匀播于室外疏林下沙坑中,覆沙1~2厘米,种子间距1厘米保持沙子湿润。
移栽定植:沙播种子约4个月后出苗,出苗率大于90%,且出苗整齐。出苗后2个月左右(翌年5~6月)、当幼苗长出2片约4厘米的叶片后,及时移栽至有散射光的疏林下,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栽后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移栽及易成活。
分株繁殖:成年山姜植株长势健,蓬径大,根茎处萌芽数量多,适于分株繁殖,全年可进行。
栽培技术
定植:在整好的土地上,按照5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开穴,每穴放入3~4个小兜,覆土压实,浇足水,注意,山姜根系较浅,勿栽植过深,约半个月萌发新芽。
移栽成活后,进行少量多次薄施腐熟豆饼肥。每月1~2次,9约进行追肥,翌年4约在施肥。
山姜实生苗可在定植后1年半,老株分兜苗可在定植后1年长成株型良好、具有观赏价值的株丛。
参考资料
高雄山姜.植物智.
山姜的种植技术.太平洋网络.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4 21:3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