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螈
鱼石螈科鱼石螈属动物
鱼石螈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脊椎动物之一。从发现的化石来看,它们大约生活在3亿6千万年前。与棘螈相比,鱼石螈的四肢关节非常灵活,肋骨宽大,这些都有利于支撑它的身体在陆上行走,它的脊椎上也已经长出了关节突,能够让脊柱弯曲活动。
基本简介
鱼石螈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两栖动物。虽然它具有陆生动物的躯干、腿以及脚趾,可它的头部依然是鱼的样子,尾巴也类似于鱼的尾鳍。这说明鱼石螈的祖先是鱼类。
鱼石螈的生活方式和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弹涂鱼十分相似。弹涂鱼虽然是鱼,但它们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即可以在陆地上生存。
鱼石螈是四足总纲,在泥盆纪晚期的格陵兰生活,身长约1米,有强壮的肩带骨和腰带骨,这使它的四肢能够支撑起身体在地面爬行。以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为食。鱼石螈的后足上有8个脚趾,前足有6个脚趾。后来的脊椎动物每只脚上最多只有5个脚趾。虽然鱼石螈能够适应陆地上的生活,但它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水中的,它的脚可以帮助它在茂密的水草中前进。
仅仅从这些骨骼来看,就知道棘鱼石螈和鱼石螈或其他的四足动物不同,这一点十分清楚。如果你伸开手臂,就会发现你的桡骨尺骨展开的长度一样。鱼石螈和我们一样,这种相等的长度对于它们用四条腿在地上行走十分重要。但是棘鱼石螈的前肢对于一只四足动物来讲,却是长短十分不均衡的。它的桡骨长度是尺骨的2倍,但是作为肉鳍,却是十分合适的。
发现过程
《化石》1990年第1期曾介绍过剑桥—哥本哈根联合考察队在格陵兰进行古生物考察情况。读者可能还想知道,他们历尽艰险之后,科考成果如何,有何重大发现。本文将介绍他们这次科考成果之一,以飨读者。古生物学家们冒严寒、闯北极冰原,目的是寻找泥盆纪(约3.5亿年前)的、最早的四足动物祖先。他们不虚此行,发掘到大批化石标本,满载而归,经室内精心修理后,化石周围的岩石被除去,完美的动物骨骼化石就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标本要数鱼石螈腿骨化石。一眼望去,人们就会发觉,这些腿骨标本上的脚趾头数太多了,一只脚上竟有七、八个趾头!这大大超过了通常的五个趾头的数目。自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后,“从鱼到人”的学说已是妇孺皆知了。为证实这一科学论断,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此付出毕生的辛劳,以求获取具有说服力的过硬的证据。
到鱼类时代中期(距今约3.7亿年前),肉鳍鱼从水中爬向陆地,开始了生物界最为伟大的探险。随着向陆地的不断进军,它们成功演化成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不同于鱼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开始用肺呼吸,比鱼的心脏多了1个心房,从而开启了陆生脊椎动物的新时代。
两栖动物可都是典型的“肉食主义者”,喜欢以蠕虫、蜘蛛和昆虫等为食,它们在浅滩中有着天然的优势,高级的呼吸系统让它们可以自由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进的四肢让它们在浅水中更加活动自如现阶段发现的最早的两栖动物化石产自格陵兰地区,这种动物是距今约3.67亿年泥盆纪晚期的鱼石螈。鱼石螈是从肉鳍鱼类演化而来的早期四足两栖动物,具有类似鱼类的身体形状,身体后半部分有鳍条的尾部,头部残余有前鳃盖骨。它的身体结构虽然还保留了一部分鱼类的特征,但是演化方向是与现今成熟的两栖类一致,所以鱼石螈可以视为两栖类的原始类群。
虽然两栖动物已经可以在陆地上进行较为持久的活动,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依旧存在着失水速度过快、繁殖不能脱离水的问题。这也就造成了两栖动物的活动范围较为局限,只能在水源地附近活动,不能离开太远,且幼年时期需要在水中发育,所以对水体仍然有着较大依赖的两栖动物并没有完成真正的登陆。
鱼石螈的后代
鱼石螈头高而窄,头骨结构坚实,上面还是鱼类鳃盖骨的残余。它的体表覆有小鳞片,身体侧扁,有一条类似鱼的尾鳍的尾巴。它的脊椎骨等结构都和总鳍鱼十分相似。如果单凭这些特征,完全可以把鱼石螈列入鱼类但是鱼石螈的眼睛已经后移到头骨的中部,不像总鳍鱼那样长在前端吻部。它已经长出了四肢,有强壮的肩带和腰带,能用四肢支撑起身体在地面上爬行。它的前肢的肩带已经不像鱼类那样和头骨固接在一起,表明头部已经能够活动。这些进步的特征表明它已经发展到了两栖类,应该被看成是两栖类的最古老的祖先,也就是最早上陆的脊椎动物。
鱼石螈登陆是在泥盆纪末,但是两栖类开始繁荣是在石炭纪。石炭纪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石松植物和楔叶植物形成了大片原始森林,陆地上广布着池塘沼泽,为两栖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最先登陆的脊椎动物,两栖类既保留了水生祖先的某些形态结构,又发展了适应陆生的某些形态结构。它的生活习性既宜水又宜陆,是水陆之间的一种过渡动物。
为了适应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它的某些结构或某些器官不仅在形态上有变化,在机能上也随着起变化。例如鱼类的偶鳍和两栖类的四肢,是有共同起源的,但是不仅形态上发展了,而且机能也从平衡器官变成了主要的行动器官。又如两栖类的中耳腔的柱骨,原是从鱼类中的有颌类的舌颌骨变来的,而舌颌骨又是从无颌类的鳃弓变来的,它们的形态一而再地变化,它们的机能也一而再地变化。生物进化中像这样结构或器官的形态和机能同时变化的例子是很多的。
两栖类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型动物,它既适应水生又适应陆生,但是同时又既不完全适应水生又不完全适应陆生。
它既然从水登了陆,有些适应水生的器官退化了,例如有些两栖动物,幼年阶段还保留水生习性和适应水生的器官如鳃,到成年阶段鳃退化了,它在水里就不能像鱼类那样自在了而就陆生生活来说,它虽然不断向着更加适应陆生的力向发展,但毕竟还只是在初期适应阶段,长时期离开水就受不了。
两栖类既是一种水陆之间的过渡型动物,也可以说是一种徘徊于歧途的动物。
它们的祖先鱼石螈虽然从水登上了陆地,但是在它的后裔面前仍然不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前进还是后退?是继续发展陆生生活还是回到水生生活去?我们看到它们中间就有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了第二条路,回到水里去,如始椎类、全椎类、现代的有尾类。有的选择了第一条路,如块椎类、蜥螈形类、现代的无尾类。
为什么有的前进,有的后退?这可能和各自的环境条件有关。有的栖居在靠近水多的地区,有的栖息在远离水域的地区。刚离开水不久的两栖类,它们当初原是被迫离开水的,遇到了可以恢复水生生活的机会,就乐得再回到水里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有些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也就不得不咬紧牙关忍受着陆地上它还不大适应的环境,并且努力去改变自己形态结构来适应陆上生活。同时这又和它们自身的遗传和变异有关,所谓努力去改变自己形态结构,并不是真的由它们自己做主去改变,而只是它们之中某些个体的不定变异正好适应这一要求,而在生存斗争中这种变异得到积累和发展。如果没有适当的变异,无法去适应这一要求,就要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
总的看来,两栖类既然已经从水里登上了陆地,再回到水里就是一种倒退。虽然也有些回到水生的两栖类,如有尾类,但是它们已经成为无足轻重的一个残存的类群,绝大部分走回头路的都落得个灭绝的下场,如始椎类和全椎类。而坚持陆生方向的,毕竟是在前进。虽然也有由于某些不利的环境条件或由于过分特化而被淘汰了,如块椎类,或者仍然停滞在这一阶段生活到,如无尾类,但是在现代两栖类中无尾类还是占优势地位。特别是从蜥螈形类这一坚持陆生方向的两栖类,是脊椎动物进化的主干。蜥螈是两栖类发展到爬行类的一个中间过渡类型,它的发现说明了爬行类是由两栖类演变来的。
在北美洲南部和苏联北部二叠纪地层里找到过一种蜥螈化石。它的身体构造一半像两栖类,一半像爬行类,它的头骨构造和两栖类很相似,牙齿和迷齿类一样,它的身体已经是爬行类的样子了。一般两栖类的前后足只有4个脚迹,而蜥螈和所有原始爬行类一样有5个脚迹。蜥螈生活的时代(二叠纪、三叠纪之间)正是地球上气候干燥,甚至抗旱,与两栖类比较,爬行类有更强的适应这种环境的能力,它们能在陆地上产卵,在陆地上孵化,它们也不需要像两栖类那样在水里度过它们的幼年从而使动物真正从水里解放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中生代陆地的统治者。
蜥螈的出现是中生代爬行动物发展的前奏,预示着爬行动物时代的即将来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13:32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