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启祥(1913年—196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国少将,河南省
商城县人。1931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
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第二营党支部书记、军政治部干事,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政委,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第一营政治教导员,八路军冀鲁豫游击第二支队支队长,
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
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第六团政委,
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第六团政委,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四团政委、第二十三团团长,
热河独三旅第九团团长、独二旅第六团团长、独十三旅第三十九团团长,
冀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第三十七、三十八团政委,
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二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一三三师副政委、一五八师副师长、军留守处主任兼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广西军区宜山军分区副司令员,公安第十、十二师政委,第四公安部队学校政委,
公安部队高级预备学校政委,广西军区副政委,
广东省军区副政委等职。他还是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3年,鲍启祥出生于河南省
商城县鲇鱼山乡平塘村鲍湾组,曾用名鲍其祥。
土地革命时期
1931年,鲍启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战士,参加
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1932年7月,在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鲍启祥因病在湖北省
英山县石头嘴治疗。10月,鲍启祥在听到
红四方面军因反“围剿”失利撤离根据地的消息后,拄着拐杖随其他伤员追赶到湖北省
罗田县。期间,因遭当地反动民团袭击,他的随身携带物品被劫走。在与部队失掉联系、孤身无援的情况下,鲍启祥曾爬入一座砖筑的墓穴里睡了四天,被上坟的人发现后,沿途乞讨两个多月才回到了六乡苏维埃。不久,鲍启祥到苏维埃常备队当了一名通讯员。
1933年8月,鲍启祥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第四十四团战士。他参加了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鲍启祥曾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第二营党支部书记,兼任军政治部干事。
1934年,鲍启祥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1月11日,
中共鄂豫皖省委在
花山寨会议上决定接受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率部转移。11月16日,鲍启祥随红二十五军一起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期间,鲍启祥随部先后参加了
独树镇战役、
庾家河战斗等多场重要战役战斗,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于12月底到达了陕南
商洛地区。此后,鲍启祥又随部参加了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第一、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为开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鲍启祥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他参加了
劳山战役、
直罗镇战役等战役。
1936年,鲍启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二三二团党总支书记。同年5月,鲍启祥进入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第二科学习。他参加了
红军东征。
1936年至1937年,鲍启祥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政治委员(团长戴礼上)。
全面抗战时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鲍启祥任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第一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
平型关战役、
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
1938年秋,鲍启祥调任黄河支队支队长,加强支队领导。同年冬,黄河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豫游击第二支队,鲍启祥仍任支队长。
1939年3月,
八路军冀鲁豫支队成立,鲍启祥任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第三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
陈曙辉),后任大队长。
1940年2月,鲍启祥任
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第六团政治委员(团长
胡继成)。8月,鲍启祥任
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二支队第六团政治委员(团长胡继成),随部队南下安徽作战。同月,皖东北保安司令部成立,属八路军第五纵队领导,
张爱萍任司令员,
赵汇川任副司令员,胡继成任参谋长,鲍启祥任政治部主任(至1941年2月)。
1941年2月至1942年12月,鲍启祥任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四团政委(团长
谢振华)。他参加了
盐阜地区反扫荡战和
陈集围歼战等战役战斗。第二十三团团长
覃健上调后,鲍启祥接任团长。
1945年4月至6月,鲍启祥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了
中共七大。11月,鲍启祥任
热河独立第三旅第九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4月至6月,鲍启祥任热河独立第二旅第六团团长。6月至9月,鲍启祥改任热河独立第十三旅第三十九团团长。9月至11月,鲍启祥任
冀热辽军区(11月归
冀热察军区,1947年4月归
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第三十七团政治委员(团长
王振东)(至11月)。
1946年12月至1947年5月,鲍启祥任独立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团政治委员。他参加了
隆化战斗等战役战斗。
1947年5月至7月,鲍启祥任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三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旅长
黄鹄显)。8月至12月,鲍启祥任
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二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长
吴烈)。
1948年1月至8月,鲍启祥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八纵队第二十二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长吴烈)。
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鲍启祥任
东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一三三师副政治委员(师长吴烈)。他参加了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等战役。
1949年3月,鲍启祥任
第四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一三三师副政治委员。8月,鲍启祥任第45军一五八师副师长(师长
李道之),参加了
湘西剿匪作战。他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留守处主任兼政治委员。
建国之后
1950年1月,一五八师移防广西
宜山县,兼
宜山军分区。3月至8月,鲍启祥任
广西军区宜山军分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了
广西剿匪战役。
1952年1月,公安第十师与广东省边防局合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十师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广东省边防局,李道之任局长,
朱民亲任第一政治委员,鲍启祥任第二政治委员。6月,师部驻
石岐,鲍启祥任师政治委员。此后,鲍启祥曾任
中南军区公安第十二师政治委员(师长
郑贵卿),第四公安部队学校政治委员,
公安部队高级预备学校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9月,鲍启祥被中央军委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9年10月至1960年12月,鲍启祥任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
1960年3月至12月,鲍启祥任中共广西军区第二届党委常委。
1960年12月至1966年5月,鲍启祥任
广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党委常委(1960年9月起)(司令员
黄荣海),分管纪律检查和干部工作。
1961年,鲍启祥晋升少将军衔。
1963年3月至1966年5月,鲍启祥任军区党的监察委员会书记。
1967年4月20日,鲍启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4岁。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