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鲅鱼
硬骨鱼纲动物
鲐鲅鱼又名鲐鱼,是鲈形目鲭科鲭属鱼类。横切面呈扁椭圆形,体背部青绿色,腹部普通为银白色;体侧正中侧无明显斑点,具有细密而明显的波状纹;体长可达100厘米,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位偏背方,波状;背鳍2个,第2背鳍较小,臀鳍与第2背鳍同形,尾鳍叉形;两侧在胸鳍水平以上有深蓝色的不规则斑纹。
简介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最大体长:约100cm
栖息深度:0-300米
栖息环境:深海,近海沿岸
其他中文名:青占鱼,鲭,青花鱼,白腹鲭,日本鲭,俗名花辉、青辉、青花,硬骨鱼类。隶属于鲈形目、鲭科。即鲐鱼。中国南北方海区均产。各地俗名颇多,广东称“花池”;福建称“花鳀”、“花鲱”; 江、浙称“青占”; 山东、辽宁称 “青花”、“鲐鲅” 等。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经济型食用鱼鲐鱼鲅鱼的主要区别在于鲐鱼体形短粗,身上有青绿色的花纹,而鲅鱼则细长,身上青黑色,有不多黑色斑点。鲐鲅鱼,大连近海常见的季节性鱼种,个体不大,体重多在150克 左右.鲐鲅鱼喜群居,游速快,觅食凶猛,一旦发现猎物,便会如饿狼般直扑过去,争先恐后的抢食.垂钓时,常常钓组上有几个钩就能钓上几条鱼,钓起来手感极 好.而且鱼出水时,一竿数条银光闪闪的鲐鲅鱼蹦跳挣扎,看起来让人十分兴奋,是广大钓友们十分喜爱的对象鱼之一。
亦称油筒鱼、鲭鱼等。一种海产鱼。鲈形目,鲭科,鲐属。体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30cm。头圆锥形,体被细小圆鳞。体背青黑色,有深蓝色斑纹,腹部白色或微黄色。分布广、产量高,为中国、日本主要经济鱼类。每100g可食部含:蛋白质21.4g,脂肪7.3g。为一般食用鱼。鱼肉中组氨酸易分解成组胺,食后易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
特征
横切面呈扁椭圆形,腹部普通为银白色,体侧正中侧无明显斑点,体青绿色,具有细密而明显的波状纹,背鳍硬棘9至13枚;背鳍软条11至12枚;臀鳍硬棘1枚;臀鳍软条12至14枚,脊椎骨31个,体长可达100厘米。
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完全,位偏背方,波状。背鳍2个,第2背鳍较小;臀鳍与第2背鳍同形,其后各具小鳍5个。尾鳍叉形。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两侧在胸鳍水平以上有深蓝色的不规则斑纹。分布于我国沿海。另有一种叫羽鳃鲐鳃耙长而扁,呈羽毛状,从口腔即可看到。体被圆鳞,胸部鳞片较大,仅分布于南海。
鲐鱼鲅鱼都属于海水鱼类。体型基本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鱼,通
称为鲐鲅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体高辨别:鲐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
背鳍辨别:鲐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
从尾鳍辨别:鲐鱼尾鳍上下各有5个小脂鳍鲅鱼尾部上下各有8-9个小脂鳍。
从颜色辨别:鲐鱼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斑纹,腹部淡黄色;鲅鱼背侧为黑蓝色,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
分布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南非、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菲律宾、帕劳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尼加拉瓜、加拉巴哥群岛、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秘鲁、巴拿马、智利、阿根廷海域。
生态
生活水温为14至16℃,耐低温,喜栖息于硅藻丰富之中上层水域,具季节性、趋光性移动的现象。掠食动作粗暴,以小鱼及浮游动物为食。
经济利用
经济鱼类,在日本已有人工养殖,可制成罐头、盐烧、烟熏等方式食用。
营养价值
鲐鲅鱼的营养价值很高,鲐鲅鱼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食用鱼。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钙20毫克,磷226毫克,铁2.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9毫克,尼克酸9.7毫克。鲐鲅鱼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茄汁鱼罐头和五香鱼罐头等,还可分别炼制人造白脱和鱼肝油。 据有关资料介绍,鲐鲅鱼体内还含有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一种叫二十碳五烯酸(EPA),另一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物质在鲐鲅鱼脂质中含量较高。据日本有关部门测试,EPA含量达到8%~10%,而DHA的含量较EPA为高。
EPA和DHA对人体有以下保健作用:(1)防止血管扩张;(2)抑制血小板凝聚;(3)降低血压;(4)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6)降低血液粘稠度;(7)防止心肌梗塞;(8)防止脑梗塞,最终防止成人病。
孕妇及青少年和儿童多食鲐鲅鱼,有助于生长发育、提高智力。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磷,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富含蛋白质,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7 15:5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