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隶属福建省
泉州市。位于
晋江下游的
泉州平原,介于东经118°29′~118°37′,北纬24°52′~24°56′之间。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故有温陵之称,陆域面积53.7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常住人口为39.8万人。截至2023年6月,鲤城区辖8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海滨街道庄府巷24号。
历史沿革
夏、商两代,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属七闽地。
春秋战国,属越国。
秦,属闽中郡。
西汉初,属闽越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闽越国灭,闽越国民众被强迫迁徙江、淮。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逃匿山谷未迁的闽越民众自立冶县(治今福州市),今域属冶县。东汉时属会稽郡南部都尉侯官县(治今福州市)。
三国,属吴建安郡东安县(治今南安县丰州)。
西晋,属晋安郡晋安县(治今南安县丰州)。
南朝宋属晋平郡晋安县;齐属晋安郡晋安县;梁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今域属南安郡(治今南安县丰州);陈仍属南安郡。
隋初,属泉州(治今福州市)南安县,后泉州改称闽州,再后又改称建安郡,今域县属不变。
唐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为建州,今域属建州南安县。武德五年,析建州南安县置丰州(治今南安县丰州),今域为丰州南安县地。武德六年,在闽县复置泉州。贞观九年(635年),丰州划归泉州(治今福州市),县属不变。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治今南安县丰州),今域属武荣州南安县。不久,武荣州又划归泉州。圣历二年(699年),复置武荣州。圣历三年又裁撤。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设置武荣州,州治治所设今域城区。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今域仍为南安县地。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附郭无县,请析
南安县东南地置
晋江县,今域大部属晋江县,少数属南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泉州改为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泉州。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封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闽王,今域为闽王国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灭闽,今域属南唐。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今域属清源军。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今域属平海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平海军复改为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增设南、北二录事司,专门管理城区行政事务,翌年合二为一,今域属录事司和晋江、南安二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年),撤录事司,今域仍属晋江、南安二县。清代隶属依旧。
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今域属福建省南路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厦门道)晋江、南安二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福建事变”时,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今域属福建人民政府泉海(旋改兴泉)省晋江、南安二县,城区为省会。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复隶福建省;同年7月,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今域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调整行政督察区,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同安)。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行政督察区第二次调整,今域仍属第四区(专署驻永春)。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行政督察区第三次调整,隶属第四区不变;同年9月,专署迁驻今域城区。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今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治今域城区)晋江、南安二县。
1950年3月,第五行政督察区改称泉州行政督察区;同年9月,改称晋江区。
1951年1月,析晋江县城关区和近郊8个乡成立
泉州市(县级),属晋江区,今域属泉州市和晋江县、南安县。
1953年6月30日,泉州市改为省辖市,不久还属晋江区。
1955年4月,晋江区改称晋江专区,今域分属晋江专区泉州市、晋江县、南安县。
1958年,析晋江县和南安县部分乡村归泉州市。
1971年1月,析晋江县部分乡村归泉州市;同年7月,晋江专区更称晋江地区,泉州市(县级)属晋江地区。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
泉州市升为
地级市,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
1986年1月1日,在原泉州市区域内建立鲤城区,属泉州市(地级)。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6年1月1日,鲤城区人民政府成立,领临江、海滨、鲤中、开元、华大5个街道,浮桥镇,东海、江南、北峰、城东、河市、马甲、罗溪7个乡和清源、双阳华侨2个国营农杨。12月,设闽东南地质大队居委会,归华大街道。
1987年5月,析罗溪乡前溪、翁山2个村委会为前溪,新东、翁山、永生4个村委会;同年10月,析罗溪乡松角山、白凤,苏山、虹山4个村,成立虹山乡,乡政府设在虹山村。
1988年11月,划浮桥镇笋寄村、金山新村归海滨街道。
1989年6月,梅滨街道金山新村析为金山、金苑2个居委会;华大街道南院居委会析为南院、西院2个居委会。
1990年10月,开元街道增置刺桐新村居委会。
1991年5月,临江街道增置语江居委会;同年9~10月,东海、城东、马甲、江南、北峰、河市、罗溪建制改乡为镇。
1992年9月,析东海镇凤山、仁风、东湖、东涂、迎津、东霞、灯洲、灯星、沉洲9个村,成立东湖、丰泽、泉秀3个街道,同时新建18个居委会。东湖街道驻东湖街,辖凤山、东湖、仁风3个村和东凤、东禅、少林、东仁、松湾、湖美、湖心7个居委会;丰泽街道驻霞准,辖东霞、东涂、迎津3个村和前坂、津淮、津秀、建福、霞淮、丰泽6个居委会;泉秀街道驻田安南路,辖灯星、灯洲、沉洲3个村和华丰、新安、大准、湖内、乌洲、成洲6个居委会。
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为鲤城、丰泽、洛江3个市辖区。鲤城区保留原有名称,辖江南、浮桥2个镇以及泉州古城区的开元、鲤中、海滨、临江4个街道,辖区范围仅为原先的1/10。
2003年1月,撤销江南、浮桥2个镇,设立江南、浮桥2个街道。
2006年9月,江南、浮桥2个街道调整为江南、浮桥、金龙、常泰4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鲤城区辖8个街道:
江南街道、
浮桥街道、
金龙街道、
常泰街道、
开元街道、
鲤中街道、
海滨街道、
临江街道,另辖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濛经济开发区。区人民政府驻海滨街道庄府巷24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鲤城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8°29′~118°37′,北纬24°52′~24°56′之间。东邻
惠安县,西连
南安县,南与
晋江市交界,北同
仙游县接壤,东南面海与
台湾省一水相隔。东西宽22千米,南北长52千米,呈长条形状,陆域面积53.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鲤城区地貌属福建东部沿海花岗岩丘陵与平原地貌区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峰峦起伏,海拔500~800米,为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700米以上的山峰8座,九楼山为全区最高峰,海拔835.6米。北部和中部低山群中的丘陵交错分布;南部的丘陵从大、小阳山经清源山至桃花山呈带状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下降没入泉州湾。西南部和东南部为泉州平原的一部分,海拔8~9米。
鲤城区地貌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河谷盆地、滩涂等类型,以丘陵为主。根据1990年航测,低山45.26平方千米,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8.39%;丘陵295.23平方千米,约占54.75%;台地64.93平方千米,约占12.04%;平原69.80平方千米,约占12.95%;滩涂31.13平方千米,约占5.77%;浅海15.73平方千米,约占2.92%;内陆水域17.07平方千米,约占3.17%。
气候
鲤城区处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区,气温高,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17.5℃~20.7℃,最热月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10℃~13℃;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无严寒,春温低于秋温;境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农作物一年三熟。降水充沛,空气湿润,常年降雨量1200~1550毫米,自南部向北部递增;干湿季分明,3~9月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80%强,10月至翌年2月为干季,降水量不足全年的2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少雨年降水量与多雨年相差近2倍。季风气候明显,夏季盛行东南风,多热带台风,冬季以东北风居多,海风大。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境内各种气候要素年际变化率大,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土壤
鲤城区土壤矿物质淋溶强烈,地带性土壤砖红壤性红壤遍及全区。从水平分布看,中、南部多为砖红壤性红壤,北部除少数低丘有砖红壤性红壤外,大多为红壤。从垂直分布看,随着海拔的降低,依次是红壤——砖红壤性红壤——潮土——盐土。从地域分布看,红壤大部分分布在虹山,罗溪、马甲和河市等乡镇的东北部;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在河市镇西南部以及近郊一些丘陵台地;潮上主要分布在晋江下游的浮桥镇,其次是北峰和东海镇;盐土分布在城东和东海镇的滨海处;水稻土则广泛分布在境内的冲积平原、滨海平原、丘陵梯田以及山望谷地,全区土壤有5个土类,8个亚类,17个土属,38个十种。
水文
鲤城区境内水系分属晋江水系,独流人海水系和木兰溪水系。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鲤城区野生植物种类多,有3门176科650属920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23属41种,裸子植物6科16属25种,被子植物149科601属854种。
鲤城区野生动物种类多,有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和腕足动物。其中前3门种类多,分布广。
矿产资源
鲤城区矿产资源贫乏,除花岗岩石材矿产和粘土矿产等资源较丰富外,已发现的泥煤、磁铁矿、金、铜、钴等矿产,多数属矿化点。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鲤城区常住人口为396112人。
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户籍人口282162人,其中:男性136243人,女性145919人;全区常住人口39.8万人,同比增长0.25%,出生率6.78‰,死亡率6.84‰,自然增长率-0.06‰。
经济
综述
2019年,鲤城区生产总值(GDP)迈上400亿元台阶,实现420.33亿元,同比增长8.5%。
2020年,鲤城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38.08亿元,增长4.1%。
2021年,鲤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4148万元,比上年增收21735万元,增长10.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489万元,比上年增收12737万元,增长10.4%;上划中央收入88659万元,比上年增收8898万元,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466万元,比上年增加57047万元,增长39.0%。
2023年,鲤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83亿元,同比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19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89.80亿元,同比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377.84亿元,同比增长8.4%。
第一产业
2022年,鲤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57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3414万元,增长3.6%;渔业产值527万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万元,增长8.2%。
第二产业
2022年,鲤城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4.72亿元,增长4.8%,对GDP的贡献率32.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23.8%;轻工业增长7.1%,重工业增长4.5%;三大支柱产业增长7.0%;年末拥有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72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8亿元,同比增长14.8%。
2022年,鲤城区建筑业增加值34.75亿元,增长14.4%。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6.13亿元,增长13.7%。全区资质等级以上房屋建筑企业施工面积867.5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41.6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73.4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价值75.97亿元。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
第三产业
2022年,鲤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9.20亿元,增长15.6%。房屋施工面积228.15万平方米,下降14.2%。商品房销售面积51.91万平方米,增长7.1%。其中:住宅31.12万平方米,增长15.8%。商品房销售额53.61亿元,增长21.8%。
2022年,鲤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74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239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54.55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制品类零售额47.93亿元,增长56.0%;汽车销售企业零售额139.32亿元,下降6.6%;电子商务企业零售额8.66亿元,增长1.6%;通讯器材类增长82.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7.1%;烟酒类增长14.7%;粮油、食品类增长8.2%;日用品类增长7.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
2022年,鲤城区新设立以及增资外商投资企业9家,合同利用外资12920万元人民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6.67%投向第三产业。外商实际到资11750万元人民币,增长116.2%。
交通运输
鲤城区作为泉州的中心城区,依托全市的交通网络,包括漳泉铁路、福泉、泉厦高速公路、泉州港、泉州晋江机场构成了泉州高等级的陆海空交通网络。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区属中职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区属普通中学有8所,其中:高中5所,初级中2所,九年一贯制1所,均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泉州七中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小学30所,其中有25所小学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幼儿园8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所。幼儿园中省示范幼儿园5所,市示范幼儿园3所,区示范幼儿园19所。幼儿园在园生数18345人,其中公办幼儿园3898人;小学在校生数41718人,其中公办小学37110人;中学生数24744人,其中公办学校17032人。区属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及特教专任教师共5817人,其中公办学校教师3289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53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企总数达到145家。全年推动36家企业参评备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8家企业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券补助24.4万元。4家企业入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毫米电子获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泉州市五交科技产业研究院。2022年全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达2.08亿元,同比增长1393.47%。
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1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新型研发机构14家,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个人/团队)110个,科技创业领军人才9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市级星创天地建设试点单位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辖区内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街道文化站8个、百姓书房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4座。2022年改造建设了2个社区文化示范点,辖区内文化馆1个、举办“刺桐公益”公益讲堂29期、公益培训19期。深入基层开展文艺演出及“三下乡”汇演9场;依托区文化馆等艺术场馆开展各类文艺展览共16场;开展街头文化活动1800余场。
体育事业
2022年,鲤城区新建30个口袋健身公园,并建设完成鲤城区智慧体育公园。成功举办2022年泉州市第十四个“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鲤城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88家。辖区省、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4家,包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市中医院、泉州迪安医学检验所。区属卫生机构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区属公立医疗机构16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妇幼保健院1家,医务室7家。民营医疗机构166家:医院9家、门诊部17家,服务站23家,诊所114家,医务室1家,血液透析中心1家,医学检验实验室1家。截至2022年底,辖区(不含省市部队属机构)内开放床位数1320张,千人均床位数3.32张。
2022年,鲤城区本省户籍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93.32%,高危孕产妇筛查率73.22%,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95.72%,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0.82%,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0.83%,5岁以下儿童消瘦率0.2%,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2.62%,5岁以下儿童肥胖率2.23%,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6.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3‰,婴儿死亡率1.52‰,新生儿死亡率1.52‰。新生入园体检4949人、口腔保健21184人次、眼保健20076人次。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9%以上。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2022年,鲤城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18万人、5.87万人、7.14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35万人(其中16~59周岁参保人员2.2万人,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人员2.1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76万人(其中在职0.45万人,离退休0.31万人)。
社会福利
2022年4月1日起提升低保标准至每人每月900元,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低保金100元,2022年以来全区545户87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15.85万元。2022年4月1日提升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至每人每月1170元,集中供养基本生活标准1755元;分散供养照料护理标准全自理的每人每月196元、半自理的每人每月490元、全护理的每人每月980元,集中供养照料护理标准全自理的每人每月294元、半自理的每人每月735元、全护理的每人每月1470元,全区特困人员120人累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274.41万元。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3384户次205.14万元。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57.64万元。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鲤城区是泉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因古城形似鲤鱼得名。
民风民俗
煎堆补天: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
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在泉州,除了“蠔堆”(又名“蠔煎”)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
筅尘: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习俗宋代已可见。据宋代
吴自牧《
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吵新人:即闹洞房。泉州一带有“七日内无大小”之说,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内可以不拘礼节随时闹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形式多样,诙谐风趣。但有时也会因无所禁忌、别出心裁而出格。
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褓)、项链、手镯、脚镯等。“龟粿粽”中必有一种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形状像奶头,故俗称“猪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婴儿健康。
度晬: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作大量的“四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健康长寿。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度晬裘”(披风)、“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命锁、天官锁或手镯、脚镯等,祝福婴儿吉庆康健。
成年礼: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过番: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兴盛,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侨更是猛增。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
送顺风与褪草鞋:泉州人即将出国谋生或华侨回乡探亲后又将返回居留国之时,亲友纷纷前来赠送家乡土特产或中成药,为其送行,俗称“送顺风”,如设宴送行,则称办“送顺风桌”。华侨自海外归来,亲友闻讯赶来送鸡、鸡蛋、面线、美酒等物或设宴接风洗尘,俗称“褪草鞋”(因旧时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
风景名胜
开元寺位于西街中段北侧,新华西路以东,1982年2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垂拱二(686年)。初名莲花应瑞道场,后易名莲花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诸州一上开元寺以纪年遂改名开元寺。历经五代至宋,设支院百余所。元至二十二年(1285年),合并成一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为开元寺最兴盛时期,僧众多达千人。元末,泉州地方混战,被烧毁。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守恭裔孙云南副使黄文柄修复旧观,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郑芝龙重修。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中轴线由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又名百柱)、甘露戒坛、藏经阁组成。副轴线包括东廊、檀越祠、小开元寺(准提禅林)、西廊、功德堂、尊胜院(弥一法师纪念馆)、水陆寺。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
李贽故居,位于泉州鲤城区南门万寿路123号,为一座两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前落只剩一间通道,正厅建筑形式为坡屋顶,砖木结构,厅堂内案桌供脱胎李贽塑像,后有李贽家族族系图。清同治间(1862~1874年),修葺时在该厅右侧出土有李贽石质印章两枚,一刻阴文“李贽”,一刻阳文“卓吾”。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故居占地面积495平方米。
清净寺位于市区涂门街中段北侧,又名麒麟寺,或音译为艾苏哈卜寺,俗称清真寺,寺北依八卦沟为界,南临涂门街,占地2078.36平方米,1961年3月,列为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军于北宋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伊斯兰教寺之一。主要建筑有大门、奉天坛、明善堂三部分。
中山路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街区全长2392米,并延伸至周边29条背街小巷,是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泉州中山路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2001年,泉州中山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年,列入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名录;2014年,获评福建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2015年,入选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021年11月,被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2023年3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泉州中山路号称“百年中山路,千年泉州史”。
泉州府文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现存大型宋代建筑之一,在中国上千座孔庙里是罕见的,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陈列有古代祭孔礼器、乐器及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是了解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珍贵实物资料。2001年6月25日,泉州府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天后路,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为中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行宫。素有“温陵圣庙”之称。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200多平方米,整体结构包括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东西轩、四凉亭及斋馆。1987年,泉州天后宫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鲤城区地处亚热带,枕山面海,冬季戴云山挡住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春夏季又受东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泽的滋润,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陆间的热力差异,使东南季风带着大洋水气频频而来,形成了适宜龙眼生长优越的自然气候及环境条件。东璧龙眼果穗长约24厘米,每穗果实34—42粒。果实扁圆形,果顶圆,果基平,果肩亦平。单果平均重10.9克。果皮赤褐色带灰,具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较规则,果面放射线多。果皮稍厚,果肉淡白、透明、嫩脆,味浓甜,渣极少,品质极上,为鲜食极优品种。含糖量20%-25%,可食率60%-65%,8月下旬果实成熟。
2010年4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璧龙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鲤城区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19年12月,鲤城区被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司法厅评为“福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2020年1月,鲤城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77。
2020年2月,鲤城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76。
2020年6月,鲤城区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3年1月,鲤城区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