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简称DVH)又称背脖病,是由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Virus,简称DHV)引起、发生在鸭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鸭表现精神萎靡,不能随群走动,眼睛半闭,打瞌睡。随后病鸭不安定,出现神经症状,
运动失调。
病害学史
1945年,Levine PP等首次在美国发现一种雏鸭的急性疾病,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
1950年,Levine PP等首次用鸡胚分离出鸭肝炎病毒。
1954年,Asplin 报道了英国暴发流行鸭病毒性肝炎。
随后,德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意大利、前苏联、印度、巴西、法国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1963年,中国黄均建报道该病在上海地区的发生与流行。
1965年,在英格兰的
诺福克(Norfolk)首次报道了雏鸭暴发Ⅱ型病毒性肝炎。发病鸭群已免疫过Ⅰ型DHV弱毒,雏鸭交叉免疫保护实验表明,此次暴发的病原与Ⅰ型鸭肝炎病毒不同,命名为Ⅱ型鸭肝炎病毒。该病原引起的DVH仅在英格兰East Anglia地区有报道,而且自1980年代中期暴发后,该地区也未见有本病发生。
Ⅲ型鸭肝炎病毒由Toth首次在纽约
长岛报道。截止2022年只知道美国发生过这种由Ⅲ型鸭肝炎病毒引起的DVH。
病原特征
DHV-Ⅰ
DHV-Ⅰ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病毒颗粒直径为20-40纳米球形,呈二十面体对称。DHV-Ⅰ可耐受乙醚和氯仿,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自然环境中病毒可在未清洗的污染孵化期内至少存活10周,在阴凉处的湿粪中可存活37天以上。在4℃条件下病毒可存活2年以上,在-20℃则可长达9年,在37℃条件下可以存活21天。DHV-Ⅰ可耐受乙醚和碳氟化合物、氯仿、胰酶及30%的甲醇或硫酸铵的处理。
DHV-Ⅱ
DHV-Ⅱ为类星状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直径为28-30纳米。DHV-Ⅱ可耐受氯仿、pH3、胰酶处理和 50℃加热 60分钟,能在多种鸭和鸡的细胞培养物上生长。
DHV-Ⅲ
DHV-Ⅲ为小RNA病毒科,经中和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其与DHV-Ⅰ无共同抗原。DHV-Ⅲ亚在鸭肾细胞浆中呈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的直径约为30纳米。DHV-Ⅲ可以耐受氯仿和pH3.0处理但对50℃热处理敏感。鸭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可以使该病毒增殖,但对鸡胚接种不敏感。鸭胚初次接种后死亡无规律性,一般在接种后8-9天死亡,在高代次传代中死亡时间会进一步缩短。
为害症状
图a:表现出角弓反张的家鸭。
图b:肝脏有不规则的苍白色区域和少量出血点。
分布范围
流行情况
DHV-Ⅰ感染途径主要为通过与病鸭的直接接触,也可通过病鸭的粪便、食具、饮食、活动水池等间接传播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垂直传播。Demakov等报道棕色大鼠可作为DHV-Ⅰ的储存宿主,这对于该病的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
DHV-Ⅱ只感染鸭,感染可通过口腔、泄殖腔和皮下注射发生。
DHV-Ⅲ致病力较低,一般引起的死亡率不超过30%。DHV-Ⅲ能引起雏鸭感染,1日龄易感雏鸭皮下和肌肉注射感染雏鸭的肝匀浆不一定能复制出该病。
诊断方法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方法是检测DHV的主要方法包括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D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技术和空斑减少试验等。
中和试验分为鸭胚、鸡胚或病毒适应细胞中和试验。1950,Levinel首次报道该方法应用于DHV-Ⅰ的诊断。1969年Hwang改进待检血清和病毒反应的温度,研究表明DHV-Ⅰ鸡胚中和试验准确、重复性好。1997年陈琨用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及其阳性血清在鸭胚肝细胞单层上进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其敏感性高于鸭豚中和试验。中和试验仍然是公认的权威方法,但其操作繁琐、费时,不适于快速诊断,不能进行基层推广。
间接血凝试验,即以红细胞作可溶性抗原的载体来检测抗体。1996年,孙泉云等粗提DHV经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后作为致敏用抗原,戊二醛法固定绵羊红细胞、BDB法致敏抗原红细胞,建立了检测DHV抗体的间接血凝试脸,然而由于非特异性凝血因子的影响,以及不同批次制备的红细胞在敏感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波动,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1996年,汪铭书等应用葡球菌A蛋白作协同凝集试验,快速检测出了鸭肝炎病毒,对DHV攻击死亡的雏鸭肝脏的检出率为100%。结果表明SPA-CoA用于检测DHV的含毒材料,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及基层推广。
1961年,Murty等首次报道采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诊断DHV。1997年,许伟琦等将2%PEG加入到琼扩试验中,能大大加快沉淀反应,而且提高了沉淀线清晰度。2002年张济培等用氯仿去脂和反透析法进行病毒的提纯浓缩,研究鸭肝炎的琼脂扩散实验。并发现琼脂凝胶配制的最佳方案是pH7.2,NaCl为80克/升和琼脂糖的质量分数为1%。琼脂扩散试验易产生抗原不纯的现象,且检测灵敏度不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常用的一种简包括竞争便、快速、敏感的诊断检测方法之一。包括竞争ELISA法、间接ELISA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等。1990年,赵新柳等最先建立ELISA法检测鸭病毒性肝炎(DVH)抗体,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DP)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LISA的特异性与AGDP相一致;而在敏感性方面,ELISA的检出率为 100%而AGDP为60%。随着DHV 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成功,1992年,陈溥言等建立了夹心ELISA 检测方法,对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柱层析提纯病毒的检测,效果较好。1991年,范伟兴等建立Dot-ELISA 法,用抗DHV 单克隆抗体检测DHV抗原,并获成功。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的ELISA检测方法也相继报道26,34-401。ELISA法,有简便、快速及特异性强等优点,但抗原纯度要求较高,阴性血清制备存在难度及单克隆抗体尚未商品化供应,推广受到一定限制。中国已有ELISA试剂盒申请专利。
1972年,Maiborda报道荧光抗体技术是检测接种雏鸭DHV最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1984年,郭玉璞等运用该方法证实了北京地区流行的DHV由Ⅰ型DHV引起。免疫荧光抗体法虽然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基层推广应用该方法不太现实。
Woolcock等首先建立了空斑减少试验检测DHV中和抗体,报道这一方法比鸡胚中和试验敏感。
分子生物学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DHV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生物学检测DHV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RT-PCR 方法、巢式RT-PCR和SYBRGreenI荧光定量RT-PCR方法等。
2007年,马秀丽等根据Gene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HV分离株采用RT- PCR,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100皮克,成功建立DHV-Ⅰ的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年,程安春等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敏感性达到30皮克,且证明RT-PCR方法比病毒分离和DOt-ELISA 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罗玉均等通过已发表的DHV-Ⅰ基因组序列相对保守的区域,设计引物,成功建立了RT-PCR方法检测鸭肝炎病毒Ⅰ型。王非等根据Gene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HV-ⅠZJ-V 株采用RT-PCR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008年,高骏、张祥斌、刘艳分别对 DHV-Ⅰ分离株(S1、S2)福建DHV分离株(DH1~DH6)以及河北北京和天津DHV分离株(HB3、BJ5TJ1)采用RT- PCR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后,2009年,邵泽香、党龙、何冉娅,2010年,魏雪涛对RT- PCR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和新型鸭肝炎病毒的鉴别RT-PCR检测方法。
2008年,黄显明建立了适合DHV-Ⅰ快速检测的RT-nested-PCR,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00皮克,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飞克,第2次比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高105倍。同年,罗玉均等建立了巢式PCR与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巢式PCR敏感性为6皮克/毫升,实时荧光定量RT-PCR确定特异性产物的Tm值为85.6℃,最低能检测到含 0.015飞克/微升阳性质粒标准品,显示了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关育芳、Yang M先后成功地建立了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目一步法的操作,既方便又减少污染的机会,具备了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更加适合于临床大量样品的检测。2011年,孙涛等用RT-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建立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PCR-DHPLC与荧光RT-PCR检测方法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DHV-Ⅰ的符合率为100%。李娇等对DHV-Ⅰ的逆转录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行优化,该方法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为100皮克,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达到1皮克,敏感性提高了100倍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是最早由Notomi等报道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与检测方法。即采用能特异识别靶序列上6个位点的4条引物及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60~65°C)下,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进行核酸扩增,其扩增效率可达到109~1010个数量级。2012年,Song等建立了快速检测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快速检测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RT-PCR相比,具有更为快速、灵敏及可视化的优点。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平时要加强卫生消毒和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病鸭及时隔离消毒。
应用疫苗免疫,主要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使用弱毒疫苗。
免疫种鸭以保证其后代雏鸭得到高水的母源抗体。在开产前2周每只注射鸭肝炎病毒疫苗1毫升隔1周再注射2毫升在第二次射后2—3周种鸭的蛋种所出的鸭具有天然抗病力,能抵抗本病。这些母鸭的抗体至少可维持7个月,其后代母抗可保持2周左右。
对雏鸭要尽早建立动免疫,直接用疫苗免疫雏鸭。未免疫母鸭后代,雏鸭于1-2日皮下注射鸭肝炎病毒疫苗0.25毫升。在肝炎常发生的鸭场,经免疫母鸭后代雏鸭在10-14日仍需进行免疫。免疫3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5-6个月。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有鸡胚和鸭胚组织灭活苗两种,一般鸭胚灭活带比鸡胚灭活带的效果好,这可能是由于鸭胚的病毒收获量高所致。有人用具有鸭肝炎典型病变的病死鸭的新鲜肝脏制成灭活苗,用于鸭场的紧急预防,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鸭要尽早建立被动免疫。给出壳后3日内鸭皮下注射抗鸭肝炎高免血清0.5毫升,预防效果可达90%-100%。
治疗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一旦发生,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采用肌注鸭肝炎高免血清0.5毫升,有治疗作用,保护率可达90%以上,越早注射越好,能有效制止疫病的流行和死亡。
中草药物治疗:板蓝板、金银花、茵陈各100g,菊花、龙胆草、大黄、黄柏、黄芩、甘草各50克,白糖500克煎水供1000只雏鸭饮水,连用3剂。雏鸭第一周服药可预防,第二周用药量加倍,可预防也可治疗。重症病鸭可用板蓝根针剂和维生素B12混合治疗病鸭,每只1-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