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口
地理位置
鸭绿江口地区列岛是随着鸭绿江泥沙淤积,以及人工干预逐渐形成的岛屿,主要位于中朝边界位置。从下游到上游主要几个岛屿为:薪岛绸缎岛,下岛,上岛,柳草岛威化岛千赤岛九里岛等。
形成
鸭绿江口地区列岛是近代以来随着鸭绿江泥沙淤积逐渐形成的。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大清廿三省与地全图_附朝鲜州道与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鸭绿江口在朝鲜境内,而薪岛、黄金坪等岛尚未形成。
鸭绿江径流量的98%从薪岛列岛以东汊道入海,西汊道已成为基本脱离鸭绿江径流影响的废弃汊道。然而,在60多年前,西汊道曾是径流的重要入海通道,更早的时期甚至是鸭绿江径流主要入海通道。据资料记载:“大东沟(位于现西汉道中部)做为一个港口来看居辐揍点的地位。……木材从江的上游放下来,全部集中于此地,再经税务局办理手续后装海轮外运各地。”即使到了1905年其主汊性质仍未改变,另据航运史记载:西汊道入海的西南深槽水道是“当时江口宽27公里内的唯一深水航道,3000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航。”据考证:当时的西南水道上段已居陆地上,相当与庙沟的位置,而庙沟与现代江岸之间的苇塘是1905年—1927年间淤积而成的。当时的黄草坪(现黄金坪)是一个不见芦苇生长的小沙洲,信倜坪也很小,迎门港还未露出水面。西汊道的径流可以通过蚊子沟、迎门港、庙沟等多个北东向的分支与东汊道相通。
由于沉积作用,西汊道中沙洲横生,庙沟等边滩加高转为陆地,黄草坪、迎门信倜坪也淤高转为河口沙岛,西汊道的流量开始大幅度减小。西汊道在其渐渐消亡的过程中,又突然地受到了强烈的人工干扰,使这一时期的三角洲演变变得十分特殊。因西汊道沉积作用强烈使水流流路多变、滩多水浅,降低了航运价值。1941年开始,日伪开辟了南深槽水道(为了侵略的需要),俗称“南水道”。并堵截了迎门港等与东汊道相通的支汊与西南水道、洋鱼岗水道。这些工程使西汊道的流量比整治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增加的流量大部分为潮流,河水径流只占10%左右,这种水动力条件使西汊道深槽不断刷深,而滩面却渐渐淤高。1942年又修了水丰电站大坝使河流输沙显著减少,挟沙能力显著提高。这样,堵塞了的东、西汊道的连通支汊很难再迁移变化,泥沙开始在人工造成的低能环境中落淤。薪岛、信倜坪和黄金坪之间的浅滩不断淤积的结果终于使信惆坪和薪岛浅滩连在一起,形成绸缎岛。东大坪和大东沟口外的边滩也因淤高而转变为陆地。这一时期河口三角洲的面积明显增加。
在1933年印制的分省地图鸭绿江口地区也可以看出,薪岛仍在鸭绿江口主河道南侧,靠近朝鲜一侧。1935年《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1943年中华民国国防部测量局绘制的鸭绿江口局部,均显示薪岛在朝鲜境内(绸缎岛尚未形成)。
根据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第二条关于“在本条约签订前,已由一方公民定居或耕种的岛屿和沙洲,即成为该方的领土,不再改变”之规定,薪岛及其衍生岛屿仍归朝鲜所有。
鸭绿江中的大大小小上百个岛屿,有的就位于极靠近中国一侧的江岸,水小的时候一步就可以迈上去。杨斌计划要开发的威化岛和鸭绿江出海口处最大的岛—薪岛都属于朝鲜。
边界概况
条约共五条,第一条内容主要划分了两国边界的走向;第二条规定了界河中的岛屿和沙洲的归属原则;第三条规定了界河上边界的宽度,任何时候都以水面的宽度为准。两国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包括航行、渔猎和使用河水等,以及鸭绿江口外水域的划分原则;第四条主要规定了本条约签订后即成立两国边界联检委员会,开始联检;第五条规定了换文方式。
根据《中朝边界条约》第四条的规定,中朝边界联合委员会勘定了两国边界,通过平等协商、友好合作,圆满地完成了两国边界的勘察、竖桩和确定界河中岛屿和沙洲的归属的任务,明确和具体地勘定了两国的边界。1964年3月20日,在北京,陈毅和朴成哲分别代表两国签订了《中朝边界议定书》。
根据条约规定,双方于1964年勘定了两国边界的具体走向。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 个。2000年10月,中朝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第三轮会谈在北京举行,草签了协定。规定辽宁省段中朝边境口岸共有3个,即:1、丹东新义州(含铁路、公路);2、太平湾—朔州;3、丹纸码头—新义州港,另有二类口岸若干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这10个岛屿是:1、下尖沙洲,2、套里夹心子岛,3、套里上岛(朝方称间桑岛),4、上桑岛下岛,5、燕窝外岛,6、套里夹心子与北桑岛上部粘连,夹心子岛面积49058平方米,上部扩大部分与朝方北桑岛有930平方米重合,1995年特大洪水时已粘接;8、东太平岛,9、楸桑岛本岛下部增大部分,10、楸桑岛子岛明显增大。
在双方准备就这10个问题确定归属之际,朝方提出中方下尖沙洲的出现,是因为中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修筑马市夹心子120米堤坝,堵死了界河支流所致。所以中方必需先扒掉夹心子堤坝,然后再考虑确定下尖沙洲的归属问题,致使第二次联检于1992年中止。在这种情况下,经双方联检委员会协商,自1993年始,由两省道先就马市夹心子工程问题举行会谈。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未能结束。
1、中方古楼子前岗与朝方水口岛相接的贯通沟干涸后,于1974年第一次联检时,双方共同修筑两棵标准界桩,2号桩为朝方管理,1号桩为中方管理。后又因贯通沟继续延伸干涸,于1990年第二次联检时,双方再竖两棵界桩,4号桩为朝方维修,3号桩为中方维修(见中朝边境联检附图17号)。
2、1974年,中朝第一次联检时,发现中方厦子沟一撮毛苇塘内与朝方外岛接壤的贯通界沟已干涸填平,在双方联检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商定需设临时木质界桩4棵,指示桩4棵,其中1、2、3、4为界桩,AB为指示桩, 主要指示贯通沟上口宽度;CD为指示桩指示贯通沟下口宽度及位置。2001年11月份踏察时发现指示桩丢掉3棵,界桩丢失2棵(见第一次边境联检附图9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6 11:09
目录
概述
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