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
中国明清时期台湾岛西南岸重要港口航道
鹿耳门,中国明清时期台湾岛西南岸重要港口航道,位于今台南市安平区西北。
位置简介
因两岸沙角形似鹿耳,航道狭窄如门而得名。
历史沿革
鹿耳门古为台湾岛西南沙洲群中较大的潮汐口,因受海潮冲蚀,遂成出入大湾的重要港道。港道迂回曲折,底部坚石堆积,暗礁盘结,大船不易通行,有“天险”之称。
清顺治十八年(1661),民族英雄郑成功为驱逐荷兰殖民者,率战船数百艘,水师2.5万人,从金门料罗湾出发,驶抵鹿耳门,趁满潮顺利进入鹿耳门航道,以一部兵力控制航道,主力渡过大湾于东岸登陆。后经8个多月战斗,击败荷军。
清代,鹿耳门是台湾府城的门户,有水师官兵把守,地位重要。港道两侧插有成列的旗帜,用来标识船只前进的路线。道光三年(1823)后,鹿耳门港被淤沙填充,逐渐失去主港口的价值。
现鹿耳门港道已被泥沙淤塞,填平为陆,仅存鹿耳门溪。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10-10 22:53
目录
概述
位置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