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黄金
铸币之一。主要用来
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存世稀少。汉麟趾金俗称为“麟趾金”。在
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二层《中国古代钱币陈列》展厅,就展出有一枚这样的“麟趾金”,金光灿灿,引人注目。
西汉盛行黄金,以斤为计算单位。黄金的形式受到楚国的影响,形状通常为饼状,又有
柿子金、
马蹄金、麟趾金等形式。
西汉时期制造了多种形状的黄金铸币,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所铸的“麟趾”,因其形状而被奉为后世马蹄金的始祖。“麟趾褭”是麟趾金和马蹄金两种不同金币的合称。二者形状俱似马蹄,中心空洞,底部凹进;马蹄金底部椭圆,麟趾金底部圆形。每枚重1斤左右,上面刻着记重的文字,如“斤六铢”、“十五两廿二铢”等。
至于麟趾褭的来历,汉武帝自称是得自上天的授意。据说他自己去祭拜上天的时候曾捕获白麟,水滨(水边)又出现天马,白麟、天马都是罕见的祥瑞,所以就要把黄金另铸改名。实际上,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底部圆形或马蹄形的金铸币,汉武帝不是首创,而是沿用旧有形状,借表示祥瑞之名,一则划一形制,二则集中铸币权。
钱币博物馆展出的这枚“麟趾金”,正面为圆形,背面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如圆足兽蹄。这枚金币含金量95%,最大直径处6.5厘米,高5厘米,壁厚1.5厘米,重286.97克,即相当于西汉一斤左右。
西汉太始二年(前95年),春天汉武帝出门转游了一圈,回长安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称自己登西陇高原曾经喜获
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
天马,在泰山见到了黄金。所以,当时人们根据这三件事,欲表祥瑞,就铸造了一批“麟趾”形状的金币。从此,
汉代便有了以“麟趾”为名的金币。“麟趾金”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因为不是铸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在使用时可以任意切割,故“麟趾金”仍处在比较原始的
称量货币阶段。
麒麟其实是古人对一种集合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的模糊称谓。其形象是羊头、鹿身、马足、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鹿角。古人认为麒麟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认为麒麟品行高雅,不会去伤害其它动植物。而且,麒麟还是罕见的一种长寿动物,少则活一千年,多则长达三千岁。麒麟同龙凤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寄托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
因为麒麟稀有珍贵,又能示吉祥、兆祥瑞,帝王们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状,用以馈赠亲属,奖赏部下。于是,人们佩戴玉麒麟,就有了显示身份和荣耀的意思。宋代诗人
陆游有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被称作“麟趾”的金币的用途亦是如此。“麟趾”的字面意思就是麒麟的足脚。《诗经》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孙都能像麒麟的脚步那样,该行则行,该止则止,以善德行世,从不做有犯周礼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为颂扬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专用词汇。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为结婚、喜联的横额,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