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歌》是
商纣王叔父
箕子朝周时慨愤而作的诗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此诗在寥寥十数字中,将亡国惨状和亡国原因和盘托出,而且又是凄凉悲惋。全诗语言朴实,音律优美,声情相生。后世对此诗评价甚高,认为它“文词悲美,含义深刻”。后人常以之于《
黍离》并举,来表示亡国之痛。
⑷彼:那。狡(jiǎo)童:美少年。这里是贬称,后借指壮狡昏乱的国君。《
诗经·
郑风》有《狡童》篇,内容与此无涉。
《麦秀歌》当作于西周初年。据《东史纲目》记载,箕子在封于
古朝鲜后的第十三年,曾经回中原朝周,写了《麦秀歌》。箕子是商朝旧臣,是商纣王的叔父,生长于古都
朝歌(今河南淇县)。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道,纵情声色,宠幸奸佞,诛杀忠臣。
比干被杀,
周文王被囚禁。箕子比较幸运,他在劝谏纣王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离开了朝歌。若干年后,
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赞赏箕子是个忠臣,就把他分封到了朝鲜。《
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大意是说,箕子在分封到朝鲜后,有一次去周朝朝拜,路过原来商朝的都城朝歌,看到城墙宫室毁坏,长满了野生的禾黍。箕子对于商朝由于商纣王的昏庸而灭亡感到非常伤心,想大哭一场来祭奠,可是此时已是周朝,自己还作了周朝的诸侯,于理不合;偷偷的哭泣几声,又近乎妇人;于是无奈之下,写下了千古传唱的《麦秀歌》。
《麦秀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在此之前,据传
夏启曾作有《
九辨》《九问》,其词早已失传,夏商之际有《刺奢篇》,但作者已失考。
《麦秀歌》是富于感情而为血和泪的文学,它抒发了作者对殷纣王不听劝谏反而加害忠良的痛苦、愤懑心情。“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麦子吐穗,禾黍茁壮,本是一番喜人的丰收景象。然而,对于亡国之人,感念故国的覆灭,心头自别有一种滋味。这种可贵的故土情愫,曾引起历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深切共鸣。晋文学家
向秀《
思旧赋》谓:“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宋文学家
王安石《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云:“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后人常以“麦秀”、“黍离”并举,寄托深切的亡国之痛。
殷纣王暴虐无道,箕子苦谏不听,导致殷商灭亡。箕子目睹殷商宫室化为一片废墟,悲从中来,此诗是他故国情思的自然流溢。“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纣王的拒谏,致使殷商亡国,这悲恸永远成为诗人心头的创伤。他悲戚、愤懑、忧虑,可谓百感交集。
此诗语言朴实生动,其艺术手法对后代诗歌具有相当的影响,比如以“兴”发端(麦秀渐渐,禾黍油油),重章叠字的运用等,在后世民歌中得到了发展,其假借男女私情而抒发政治怀抱,到战国时
屈原的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诗中叠字“渐渐”“油油”的运用,语气词“兮”的安置,形成一种音律美,达到声情相生的完美境地,显出与《诗经》一脉相承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末两句“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声口、措辞乃至句式都与《
国风·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极其相似。可见先秦诗歌在诗的意境和形式上有一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孙良工《中国文艺辞典》:“《麦秀歌》文词非常悲美可爱,含义最深,为后世寓意诗的发端。”
箕子,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东北),子爵,故称箕子。与纣王同姓,是殷商贵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纣王朝内任太师辅朝政。今朝鲜
平壤有
箕子陵,是其遗迹。唐时在朝歌南关建箕子庙,文学家
柳宗元撰写碑文,今存。明正德年间,在南门内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