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兔尾鼠
仓鼠科动物
黄兔尾鼠(学名:Eolagurus luteus),是仓鼠科、兔尾鼠属的动物。黄兔尾鼠外形粗硕,个体大,尾较短,耳小,四肢短,爪粗,但不长,背毛夏皮沙灰色,冬皮沙黄,腹毛淡黄。
形态特征
黄兔尾鼠外形粗硕,外貌似旅鼠。个体大,体长128(100-145)mm,比其他两种兔尾鼠大。尾较短,尾长短于后足长,占后足的89%,占体长的12%。耳小,耳长仅4mm。外耳壳发育正常,但隐藏在毛被中。四肢短。前脚掌及疏部有浓密的毛。爪粗,并不长。前脚爪短,短于脚趾长。拇指短小,足掌宽大。后足长为18(17-21)mm,后足有蹠垫5个。乳头8个。
黄兔尾鼠背毛夏皮沙灰色,冬皮沙黄。脊背中央没有黑色条纹。体侧及两颊色浅,为鲜艳的黄色。腹毛淡黄。脚背面与底面均为黄色。
黄兔尾鼠头骨较粗硕,棱角鲜明。眶后部鳞突如顶子状。颅全长31.6(29.2-33.2)mm,但宽却达20(18.6-21.0)mm,后头宽为18.2(16.8-19.4)mm,整个头骨的轮廓短而宽。鼻骨短。额部和顶部略隆起。眶上嵴明显,左右两侧的眶上嵴平行,眶间纵沟较深。颞嵴明显,向后经顶间骨侧缘与人字嵴联接。顶间骨左右横宽仅稍大于其前后纵长,整个顶间骨轮廓近似方形或梯形,其上缘中央有个小尖突。顶间骨出现个体变异是由于顶间骨是由几块骨块愈合而成,随年龄增长逐渐愈合,但这个愈合过程较长,于是出现年龄个体变异,最后逐渐愈合成一个整体。门齿孔窄而细长。腭骨表面具两条纵沟,腭骨后缘有典型似田鼠属的骨桥。听泡虽大,但其下缘仅达枕踝,却未超出枕踝,乳突向外达侧枕骨的边缘,却未突出侧枕骨的外缘。
黄兔尾鼠臼齿没有齿根,终生生长。第1上臼齿的顶端有一个菱形的横齿环,下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两个,外侧两个。此臼齿内侧形成3个突角,外侧形成3个突角。第2上臼齿的顶端有一个倒置三角形的齿环,下面有3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有一个,外侧有两个。此臼齿内侧形成2个突角,外侧形成3个突角。第3上臼齿的顶端也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两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有一个,外侧有一个。最下端有一个长的坠形齿环,其外侧上部有一个小突角。此臼齿内侧形成2个突角,外侧形成3个突角。第1下臼齿的后端有一个左右横宽,前后纵短,横置的三角形齿环,上面有5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有三个,外侧有两个。顶端有一个斜置矩形的前叶齿环。此臼齿外侧有4个突角,内侧有5个突角。两个突角间的凹角既宽又深,凹角口敞开,折皱里面没有白垩质填充。第2下臼齿的后端也有一个左右横宽,前后纵短的横位三角形,上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两个,外侧两个。此臼齿内侧形成3个突角,外侧形成3个突角。两个突角间的凹角既宽又深,凹角的口敞开,折皱里面没有白垩质填充。第3下臼齿的后端有一个斜置的矩形齿叶,上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两个,外侧两个。此臼齿外侧形成3个突角,内侧形成3个突角。两个突角间的凹角既宽又深,凹角口敞开,折皱里面没有白垩质填充。
栖息环境
黄兔尾鼠与草原兔尾鼠不同,它更适应在干旱生境中生存,主要栖息在丘陵荒漠草原草甸草原不多见。农垦后聚集在农田及水渠附近。
生活习性
黄兔尾鼠为昼间活动鼠类。温暖季节的出洞活动时间大体与当地日出与日落时间相符合,但在阴雨刮风等气温较低天气条件下,活动性明显降低。地面活动主要是觅食
黄兔尾鼠群居。每一个洞群约占地10-100m2面积。数量高的年里,洞群联成片,分不出彼此的界限。一般有20-30个洞口,最多可达50-100个洞口。洞口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4-6cm。凡有黄兔尾鼠居住的洞群,洞口外可见到其粪便。洞口呈30。-40。的角度倾斜向地下,洞道距地面约27-40cm。洞道交错,每个洞群洞道总长约20-50m,约有洞口5-8个。有1-3个窝,窝内垫干草,供产仔用。还挖些临时浅洞,临时藏身,以避天敌。
黄兔尾鼠夏季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对栖息地内各种牧草均不避忌,甚至撩荒地中的猪毛菜和骆驼蓬等亦不拒食。秋季亦取食种籽。未见黄兔尾鼠有冬藏习性,冬季在雪下觅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
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
繁殖方式
黄兔尾鼠每年4月中旬开始繁殖,9月中旬繁殖结束,一年产仔3-4窝,妊娠期约20天。每窝产仔平均7(3-12)只。当年产的第1窝幼鼠秋季性成熟,可参加繁殖。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比较罕见,种群数量每年都会发生波动,发展趋势未知。
在中国,黄兔尾鼠数量年际变动同样较为剧烈。往往中低密度水平连续维持若干年之后,种群数量突然升高,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尔后种群数量又处于低潮期。低潮之后,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年份又大量繁殖,数量又开始增大。黄兔尾鼠数量的年际变动的节奏性及其原因尚不清楚。个别年度山前地带出现的夏季暴雨和洪水淹没栖息地,以及某些动物病广泛流行所引起的黄兔尾鼠大批死亡,可能是导致下一年度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为害特点
黄兔尾鼠的数量变动剧烈。大发生时,对草场植被破坏严重,可使牧场产草量降低30%-40%。其挖掘的洞系遍布草场,并将下层生土堆积地表,覆盖了原有植被,造成地表裸露。黄兔尾鼠不仅将洞口周围的可食植物啃光,而且还迁移到它处觅食。因而常给牧场带来灾害性损失。在农牧交界的地方,它们还会集群盗食苜蓿、禾苗瓜秧。兔尾鼠也是红斑丹毒、土拉伦病、鼠疫的传播媒介。
治理策略
1.捕捉。人工捕捉或放养蛇、猫等动物。
2.药物诱杀。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饵诱杀。①敌鼠钠盐0.05%饵料。②杀鼠迷0.04%饵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31 11:4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