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质学
专业名称
黄土地质学(geology of loess):黄土是第四纪形成的未固结的粉细粒黄色、褐黄色堆积物,主要由粒径0.015~0.05毫米的粉细石英颗粒组成,无层理或几乎无层理,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黄土地质学研究黄土的形成、分布、物质成分、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性质及其对工农业建设的影响,研究对其开发利用和水工保持、灾害治理措施。黄土也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变迁的忠实记录,近年来利用黄土开展古气候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
相关信息
黄土学loessology
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土壤学古生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以地球上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复杂成因的陆相沉积物黄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时代、成分、结构、性质、地层、分布、成因等的地学边缘学科。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对黄土的研究多集中在黄土的成因问题上。各国的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成因假说。莱伊尔认为黄土成因有冲积的、漫滩的、湖积的和海积的。1886年F.李希霍芬提出风成成因说。此后有人又提出了洪积、边坡堆积等假说。由于黄土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十分密切,促进了对黄土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如对黄土地层、物质成分、结构、工程地质性质,黄土中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黄土中的古土壤等。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自新近纪末以来260万年内大陆的古气候变化过程。黄土的研究对认识全球变化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黄土成因问题的讨论已有170多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灾变假说;第二阶段自1840年开始积累资料阶段,以现实观点为原则,收集黄土分布的实际材料;第三阶段从1877~1890年,确认黄土是陆地风成成因。第四阶段,自1890年到20世纪初,出现大量的研究黄土成因问题的详细资料,此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关黄土成因的假说。如成土作用和风化作用假说。第五阶段继续到1935~1945年。这个时期冻土学与陆地景观学对黄土成因学说有了很大的影响。第六阶段和第五阶段一样,地理学观点渗入到黄土问题研究中,认为黄土是地理环境中各种作用的产物。20世纪中、后期以后,黄土成因问题已成为第四纪地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黄土形成
genesisofloess黄土的形成包括几个连续的过程:从材料的形成和搬运再堆积(主要是粉土为主的细粒材料)→黄土化过程(形成黄土的特殊结构)→黄土结构调整、强度增加过程→黄土风化及土壤化过程。仅是黄土材料的搬运堆积,并不能形成具有诸多岩性特征的黄土。它是在一定气候环境中经历了物理的、物理化学的以及生物的作用,最后形成的特殊沉积物。
黄土
loess浅黄或褐黄色,颗粒成分以粉土粒级为主(含量>50%),富含碳酸钙,有时含硫酸盐或氯化物盐类,具有肉眼可见孔隙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黄土有时具有湿陷性。最早李希霍芬(1877)对欧洲莱茵河流域及中国大陆的黄土提出的定义为:黄—褐色,含石灰质,以粉土为主的粉状土;没有层理,含陆生蜗牛,有垂直节理。“黄土”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及民间就已出现。西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将德国莱茵河流域的黄色松散堆积物命名为“lss”,由此音译出英(loess)、俄(лсс)等文。不同学者曾以不同观点提出黄土的定义。1933年奥布鲁切夫(Β.Α. Обручев)将没有层理的黄土称为原生黄土,并认为是风成成因的;次生黄土是其他各种成因形成的。
世界黄土分布
world distribution of loess地球上北半球黄土分布在北纬24°~55°,在南半球分布在南纬24°~45°。在西欧黄土分布高程在300~400米,在中亚和中国最高分布在2500米高程。黄土状土在帕米尔达到4500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0 14:2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