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妹,女,汉族,1931年12月生,1952年11月入党,上海市浦东高桥人。原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工会副主席,党的八大代表。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
人物经历
1931年12月,黄宝妹出生于上海,父母殷殷期待,为她取名“宝妹”。
1944年,她进入日资裕丰纱厂当童工。
1952年11月,由于工作勤奋、业绩突出,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53年,黄宝妹从上海数十万名纺纱工人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
1956年与1959年,黄宝妹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6年底1987年初,在车间工作了40多年后,她从车间退休。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人人屋”党群服务站,黄宝妹向总书记讲述了她的生活,感悟自己目睹的新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担任职务
政治职务
社会职务
1982年,黄宝妹任国棉十七厂工会副主席。
1994年,在
上海市劳模协会帮助下,她成立了上海英豪科技实业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
人物事迹
为民纺纱
新中国成立时,物资匮乏,上海纺织业又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黄宝妹作为一名挡车女工,想方设法要减少纺纱过程中皮辊花的浪费。她探索出“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操作法,在全厂推广,不仅能节省三分之一人力,还可以让机器实现24小时不停运转。推广后,工厂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
在十七厂所有女工里,就数黄宝妹的皮辊花出得最少、浪费最少,她纺的23支纱只有0.3%的皮辊花。因为工作表现突出,1953年,黄宝妹从上海数十万名纺纱工人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
“1956年,我在上海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我在纺织厂。毛主席说,纺织厂好,全国人民穿衣服,要靠你们了。”联想起自己坐火车去北京参加会议的路上,看到农民们只能赤膊在田里种庄稼的情形,黄宝妹将这句话做成了毕生的坚守:为民纺纱。
饰演自己
“这部影片是根据上海国棉十七厂黄宝妹同志的真实事迹编写,也是由创造这些生活的本人亲自演出的。”
1958年,由谢晋导演、现存版本为48分钟的黑白电影《黄宝妹》拍摄完成,放映后引起全国轰动。包括黄宝妹在内,上海国棉十七厂脱产拍戏的10余人,在电影中都是“自己演自己”。
电影讲述了没有“波澜起伏”的坚持坚守:和别的女工“对调”机器,黄宝妹纺的纱质量依旧上乘;在竞赛中,她带领团队4个半小时内消灭了结头上的“白点”,减少浪费;一场“对调”机器的戏份,引发了一场“到底是人掌握机器,还是机器掌握人”的大讨论——黄宝妹认为,人应该掌握机器,而不能由机器掌握人。
所获荣誉
人物生活
人物语录
“我虽然老了,但可以发动大家一起努力,为社会再作一点贡献。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家庭成员
社会活动
1959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和平游行,黄宝妹在游行队伍中。
2006年黄宝妹回归社区后,她参加社区活动、当志愿者。
2016年
杨浦区“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成立,黄宝妹第一时间报名加入。
2017年5月4日,在上海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中,黄宝妹带领新老青年突击队队员同台亮相。
2020年,黄宝妹在哔哩哔哩“老杨树宣讲汇”直播间当起了主播,面向杨浦区学校、园区、社区的老中青幼听众们,讲述自己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讲述身边的党史,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中国的国家发展。
2021年9月21日中秋节,黄宝妹参加东方卫视《
朤月东方——中秋梦幻夜》,与
廖昌永、
陈芋汐、
黄雪辰等合唱歌曲《百年》。
2024年3月,黄宝妹重返东华大学,向青年学子分享她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而坚守岗位、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
人物评价
她是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勤学苦练、大胆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全国人民穿好衣”的梦想,黄宝妹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退休后坚持发光发热,参与多地多个棉纺厂建设,积极服务居民群众,直播宣讲劳模精神、宣讲党的优良传统。(安徽省妇联评)
人物影响
影视宣传
2023年10月,
《榜样的力量(第二季)》播出,黄宝妹作为专题进行播出。
2023年,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口述历史》专题片第一集《一辈子为人民纺纱》,讲述了黄宝妹的历史。
书籍阅读
艺术形象
1958年,周恩来总理到上海视察时提出,应拍一部反映劳模的电影,以真人真事纪录片的形式,表现那个伟大的时代,和那些伟大的人民。上海市委经认真讨论,决定围绕黄宝妹的经历拍摄一部电影。电影名称成为《
黄宝妹》。
2024年1月18日晚,讲述黄宝妹人生故事的原创沪剧《
黄宝妹》在上海
逸夫舞台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