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文
清末民初官员
黄开文(1866—1936),名顺兴,字锡臣,广东蕉岭县高思程官人,曾修学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于天津电报学堂(即北洋电报学堂),曾任道清铁路局总办、同成铁路督办京汉铁路南段会办、湖北汉口黄德道台兼代巡警道台、武昌盐法道台、北洋总统府六届总统府礼官、国民政府参谋本部边务专门委员兼蒙古救济委员会副主任、蒙藏学校校长等职。1936年病逝于北平
人物生平
黄开文(1866—1936),名顺兴,字锡臣,广东蕉岭县高思程官人。1896年黄开文到天津就读天津电报学堂专攻电报专业。毕业后从事电报建设。
清末洋务运动时,全国刚设置行省。黄开文任职劝业道,开始设立局,对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牧业、林植业以及砖纸、砂糖等行业,均按局计划规定实施,努力推广科学技术,亲自动手创办,成绩昭著。由于他先后总办道清铁路、督办同成铁路,皆有成绩,后调任湖北汉口黄德道台兼代巡警道台和武昌盐法道台。
1904年日俄战争,中国虽宣布中立,但战场在中国东北,东北东部的电线杆近千里,几乎全部被摧毁,黄开文闻讯后,便从中调度,亲自指挥修复线路,当时工程紧张,条件恶劣,他不避风雨,有时还整天到晚站在泥潭中,终使全部电线杆得以修复。他任职10多年间,每事必躬亲督办,不辞劳苦,终于内外协调,在掌管外交使节向中国递交国书等工作中,均按各国礼仪安排接待,使中外皆赞服。
在按业绩授官授勋时,慈禧太后授予“福”、“寿”两幅方匾,此两方匾挂于广州小马站黄氏宗祠。光绪帝还授予“京官出巡锣号”和“香车一副”的殊遇。民国初年被授予宝光嘉禾3枚及文虎2枚共5枚一等勋章,徐世昌“大总统”奖给“世德清芬”匾牌。
黄开文晚年,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边务专门委员兼蒙古救济委员会副主任,专心研究蒙民的生活环境,解决他们提出的要求,协助蒙古地方区域消除隐患。1935年秋受聘为蒙藏学校校长,其时学校发生罢课,黄开文诚心多方晓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推荐优秀人才。
1936年病逝于北平。
轶事典故
“宏穆堂”为黄姓十五世祖作楫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清朝雍正年间方建成,历时30余年,故当地又称之为“晚成堂”。后因作楫公的后裔之一黄开文曾署理湖北汉口黄德道台,兼代巡警道台和武昌盐法道台(道台又雅称“观察”),故名之曰“观察第”。宏穆堂黄氏在蕉岭为世家大族,代有人才,其著名者有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黄开甲以及黄开文(民国后曾连任六届北洋政府总统府大礼官)。
1903年5月,根据盛宣怀奏准“电话归电报局兼办,以电报余利为推广电话之需”的条例,北京电报局总办黄开文开始筹设北京城内朝廷大臣住宅与颐和园间电话(当时慈禧太后常驻颐和园),以解通信之急需。1903年9月,时任督办电政大臣的袁世凯根据黄开文的建议,呈准试办北京电话局,由黄开文兼任电话局总办。
清廷回复盛宣怀兴办电话局的奏折:“电话归电报局兼办,以电报余利为推广电话之需”,并任命大清电报局总办黄开文兼任电话局总办,在北京试办电话局。黄开文为第一任电话局总办。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五日(1904.1.2),北京试办的第一个官办电话局于东单二条胡同开通,这个安装有100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大清第一家官办电话局竟是在清朝大学士翁同龢的8间马棚开通的。这个电话局主要开通的是各部衙署以及朝廷大臣、亲王权贵的住宅电话。
1900年,东北电报网遭到义和团运动的破坏,线杆毁损殆尽业务中断。1906年,清政府才派道员黄开文为总办,重新筹办盛京电报,交涉收回日本擅自架设的奉天至新民间东北电报线。当年,就接通了奉天至营口、锦州,奉天至直隶省的电报线并实现通报。
亲属成员
父亲:黄岳川
伯父:黄道崇
哥哥:黄开甲
妹妹:黄素贞
夫人:廖氏
长子:黄国俊
次子:黄国桢
三子:黄国忠
四子:黄国榦
长孙:黄洪元
次孙:黄洪熙
长女:黄玉凤
三女:黄玉蓉
侄子:黄文龙、黄文骏,黄开甲之子。
侄孙:黄炽昌、黄志航
黄开文出身书香之家,伯父黄道崇曾任道台;祖叔父黄虎岩是清道光年间的副榜进士,曾任冀州新河等县知县;父黄岳川曾被教会送美国攻读英语,返国后任清廷翻译,担任过“中英条约”翻译。其兄黄开甲居黄岳川六子之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0:3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