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虎(1926年7月22日-2022年5月19日),机械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
永康市,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曾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人物生平
民国十五年(1926年)7月22日,黄文虎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永康市。
1945年10月—1949年5月,在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学习,毕业后获得
学士学位。
1949年5月—1949年9月,在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经部工作。
1949年9月—1950年8月,在天津中央电工二厂工作。
1950年9月—1954年3月,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理论力学,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9月—1959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
1959年1月—1972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数理力学系主任。
1972年1月—1977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汽轮机教研室工作。
1977年1月—1981年1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飞行动力学研究室工作。
1981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1年5月—1985年2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1981年1月—1988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
1984年9月—1987年4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89年1月,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振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07年10月25日上午,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视察访问。
2022年5月19日,黄文虎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黄文虎结合生产实际的需求开展多方向的应用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包括:为大容量汽轮机安全振动设计提供了汽轮机末级整圈连接长叶片振动设计的新方法和调频的“三重点”准则;在中国国内较早创导为降低电力及化工产业旋转机械维修率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并开发产品装备生产现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若干应用性基础研究;较早开展卫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为飞船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提高故障诊断效能技术支撑;提供改进星上力学环境的卫星整星减振隔振技术;开展潜水高速航行体关键基础理论研究等。
20世纪80年代初,黄文虎在申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时,申报了“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项目,并在中国国内最早提出“模糊诊断技术”等新概念新方法,把人工智能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故障诊断。
据2020年5月
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黄文虎编著及主编著作7部,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
据2020年5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黄文虎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11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4月,黄文虎培养博士生70人。
黄文虎认为,学校教育应该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工科博士生的培养,一定的理论研究项目是必须的,但在实践中,博士生会遇到完成工程任务与论文理论研究创新之间的矛盾,黄文虎提倡论文与课题任务两面兼顾,既安排时间要求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又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进行创造性的科研实践,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黄文虎认为,要打好建设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专业知识必须学得极为扎实,在此基础上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做到“厚积而薄发”;黄文虎还强调责任与担当、使命与义务,认为学生们应该下定决心,不负所托,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己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加油干,为祖国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黄文虎提出教育改革要把握方向、把握重点,认为中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黄文虎建议,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改革中,均应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而不是过分地重视书本,做分数的奴隶,同时高考必须改革,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不正常状态,与社会改革相结合。
黄文虎认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所大学的成功秘诀,但这个思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很大,学科建设无需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做强做精,确定学科发展规划,既要发挥优势,又要顺应大势,对已有优势的学科要尽量加快发展,对一些有潜力的新兴学科方向应尽力扶持。
2009年5月8日,黄文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浅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须抓方向抓重点》的讲座。
2017年4月24日,黄文虎院士报告会暨院士传记赠书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中心214室举行,黄文虎到场并作了题为《回顾过去迎接我国光辉的未来》的报告。
荣誉表彰
1995年,黄文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黄文虎兼任《
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
振动与冲击》名誉主编,国家教委科技委力学组成员,
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委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黑龙江省科协第四届主席、名誉主席,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
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第一、二届)。
个人生活
1926年7月22日,黄文虎出生于上海,因为生肖属虎,父母给他取名“文虎”。不久被父亲送回老家浙江永康。黄文虎5岁在永康县读小学。后为了寻求更好的学习条件,10岁时他带着行李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到百里之外的邻县金华中学附小住校上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文虎一边逃难一边求学。
黄文虎在家中六个兄弟姐妹里排行老大,因为生活拮据,出生不久,黄文虎即被送回老家永康县陬山乡(现
永康市舟山镇),由祖父母抚养。
人物评价
黄文虎院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60余年里,精勤育人、桃李芬芳,为中国的航天国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黄文虎院士身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通力合作的团结精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深邃博大的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哈工大精神、哈工大规格、哈工大功夫的生动诠释。(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周玉评)
黄文虎院士是知名的机械动力学家、教育家,是中国振动工程研究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评)
黄文虎院士是令人景仰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作为科学家,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工程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博士、博士后近百人。他所从事的专业在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航空工业出版社副总经理刘宁评)
黄文虎院士作为享誉中国国内外的科学家、教育家,为中国航天国防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文虎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彰显了他严谨治学、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矢志报国的精神。(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