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关
位于山西省左权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黄泽岭
黄泽关 在山西省左权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黄泽岭,山势险峻,路径曲折,又称十八盘,为通往河北省之要隘。唐置关,元、明、清俱设巡检司
基本介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指的就是黄泽关。
出羊角村的东阁,过撒金桥,往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来到古代山西东部边境重要关隘“黄泽关”。该关据考建于唐朝,为山西之东大门,是名扬天下的大关隘,中央电视台《长城内外》还报道过。宋、元、明、清都曾在黄泽关设巡检司。
旧时,黄泽关以东的区域为河南管辖,故此羊角的东阁门洞上刻着“东接豫省”。据传,黄泽关是内长城最南段的一个关,黄泽关所在山岭叫“转鞍岭”。
黄泽关在羊角乡东约十五华里的晋冀交界处。
据考实,黄泽关原有关城,建在一条狭长的山梁上,长有300多米,宽有数十米,关口南北两侧俱为对峙悬崖,关即建于狭窄的梁上。关西地势平缓,出关东去为河北省武安县,一路山势急转直下。
黄泽关今为羊角乡盘脑村,该村今只有七户人家,居住在关城东侧。
黄泽关原有东西两道门,出东门去河北,出西门入山西,关楼三层三个门洞,城墙由当地的火山石切成,城内曾有众多的庙宇殿堂,并有历代众多的石碑记载,气势十分了得。
黄泽关门在关城东,现只存一小段石墙,门洞原为石券,已无券迹。据当地老乡介绍,原门上有匾,“文革”中拆关门的同时将匾给砸毁。
关城在关口西,相距数百米。关城今已废,围墙所存不多,东、西二城门尚存,皆为砖券拱形门洞,东门额坠落,西门虽残破,稍好于东门。东门门额上嵌有一石匾,阴刻横书:“飞登盤云”四大字。
匾头阴刻竖书“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季春吉旦”,匾尾阴刻竖书“巡按河南都御史秦中李宗框建”。碑上完整地刻有黄泽关关城建筑布局,据说有专家实地来考察过,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刻有关城格局的碑刻,如今全都无影无踪。
关城内,靠近西门北侧有一座庙址,并有十余幢不同程度残损的石碑,散压在碎石之中。这其中有一块石碑为“新修十八盘并天郊城堡城图碑”。碑上完整地刻有黄泽关关城的建筑布局,是在万里长城上发现的唯一一块刻有关城建筑布局的碑刻,十分珍贵。由黄泽关沿山脉继续向南伸,约二十华里即为左权将军牺牲之地十字岭。
现在的关城遗址已面目全非,关城内看不到什么旧时的建筑工事了,局部地方虽还有少量城墙根基遗址,但遗址和山体早混在一起。
摇摇欲坠的西门洞遗址旁后人立了一块“黄泽关”石碑。
雄险十八盘
从黄泽关往东去,就是名传古今威震八方的十八盘,之所以出名,一是因黄泽关,二是因十八盘的陡,陡的出奇!陡的壮观!短短数公里,海拔急剧下降数百米!
传说
十八盘路侧有一块石头形似鲤鱼,头在地面,半截身子在地下。相传古代皇帝怕江山不稳,派许多阴阳先生到各地去查访和破坏龙脉。这天有一位来到云台山,发现了鲤鱼石,又见这条岭上有个第一天门。他知道鲤鱼只要跳过天堑便成了龙,托生在山主家,长大就会抢坐皇帝的江山。阴阳先生找到了山主,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他。山主很高兴,便问怎样才能使鲤鱼跳过天门。阴阳先生对他说,只要在鲤鱼石旁修个十八盘,就能顺势飞上天门。于是山主雇人昼夜施工建成了十八盘,阴阳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原来鲤鱼跳过天门才能成龙,若是落在十八个盘子里,那只能是人间的一道菜,风水也就这样被破了。
十八盘山,位于武安市盘根村西,距武安市区42公里。因有道路从盘根村始,盘旋而达山顶,故名。主峰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明代的黄泽关遗址,关为入晋要口。
旧时的十八盘是指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羊角乡盘脑村开始,到河北省武安市的盘根。
十八盘顾名思义就是有十八个转弯,其地势十分险恶。以前的十八盘都是石砌小路,漫山都是棘刺,山上的小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非常难走,所以以前人们常说“九九十八盘,越走越心寒”,大概就是因为它的山势太险峻了吧。
尽管十八盘的地势十分险恶,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重要的商路。它沟通了山西和河北的经济往来,也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黄泽关和雄险十八盘传说
关于这此地方,还有一些传说:赵匡胤为大宋江山南征北战,在十八盘上为冲出敌围而火烧十八盘,宋军转危为安,十八盘上的石头却被烧成千年灰黑的溜火石。传说总归传说,据科学家介绍,羊角乡附近(盘垴村)原本是一个火山口,溜火石则为岩浆所凝。
赵匡胤在十八盘上跋涉,被倒钩圪针挂破了战袍,被赵匡胤封了再不许长倒钩。
赵匡胤战马肚带太紧,山路又崎岖,战马原地长嘶打转而不前,“转鞍岭”因此得名。至今还有传说中赵匡胤拴马的拴马石,周围还有马蹄印,赵匡胤饮马而掘的“板倒井”。
古装戏中有这么几句唱词:“想当年路过撒金桥,有个先生本姓苗,苗先生给我算一卦,说我四十坐龙朝。”过桥者为赵匡胤,算卦者则为苗广义
赵匡胤领军由黄泽关进入山西时,正值酷暑伏天,人困马乏,又饿又渴,想吃点东西,忽见当地一白发老者挑一担乳白色食物,赠与赵匡胤,赵匡胤与周围同行一顿狼吞虎咽后,感到清凉适口,又解渴又充饥,顿生精气,竟带军打了进入山西的第一个胜仗,这种食品就是当地一种小吃,叫荞面凉粉。
赵匡胤在当地安营散步时,被圪针钩挂破了战袍,赵匡胤一怒之下发令不许此地圪针长钩,从此当地圪针再也不敢长钩。
赵匡胤在十八盘遭遇包围,为冲出敌围,宋军利用风向火烧十八盘,敌军死伤无数,宋军转危为安,十八盘上的石头被烧成火熔石。
赵匡胤进黄泽关时,坐骑的肚带勒的太紧,坐骑长时间原地打转嘶叫不走,赵匡胤故命此山岭为“转鞍岭”。
另外还有其他的传说:至今还有传说中赵匡胤拴马的拴马石,周围还有马蹄印,赵匡胤饮马而掘的“板倒井”。
参考资料
左权三中校本教材 左权旅游文化.晋中教育网-网站首页.2015-11-13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4 19:20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