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眉鹀是雀形目鹀科鹀属鸟类,体型中等偏小。雄鸟头部主要为黑色,冠纹白色,眉纹前段黄色而后段白色,喉白而具黑色细碎纵纹;上体主要为栗褐色,背具黑褐色纵纹;翼主要为黑褐色,具两道白色翼斑和棕色羽缘;下体主要为白色,胸侧沾有黄褐色,胸和两胁具黑色纵纹;尾主要为黑褐色,中央尾羽外侧羽缘棕色,外侧尾羽具大型白斑;嘴主要为灰色,上嘴边缘以及下嘴基部肉粉色。雌鸟似雄鸟而头侧偏褐色,眉纹土黄色,下体黑色纵纹较少。
黄眉鹀雄性成鸟(春羽):额、头顶、枕部和头侧黑色,从额至枕有一狭窄白色冠纹;眉纹鲜黄,
耳羽后转为白色;上体全部褐色,后颈各羽具栗褐色细纹,
翕部具黑褐色羽干纹,有时沾栗,后背、腰和尾上
覆羽色较栗红;中央一对尾羽褐色,中轴较暗,外翈栗色,其余尾羽黑褐,最外两对尾羽有白色楔状斑,最外侧的白斑较长而宽,次对白斑细小并居中央;翼上覆羽和内侧
次级飞羽褐色,缘以黑边;中、大覆羽尖端白色;小翼羽暗褐,翼缘棕色,初级覆羽暗褐,外缘沾灰;
飞羽褐色,
初级飞羽的外缘灰白,次级飞羽羽缘暗褐;颏、颧纹均黑色;胸侧和两胁栗褐色,胸和两胁具暗褐条纹;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后者基段黑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羽基灰色。
雄性成鸟(秋羽):
眼先和头侧黑褐色;耳羽褐色,下缘近黑,后颈有白点;眉纹宽黄;头黑色,具赭色羽缘,冠纹较宽,有的标本前部沾黄;颈侧灰色,具暗色羽干纹;其它部分与春羽同。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羽基发灰。
大小量度:体重♂15-24.0克,♀17-22.5克;体长♂130-166毫米,♀140-164毫米;嘴峰♂9-12毫米,♀9-18毫米;翅♂72-82毫米,♀70-82毫米;尾♂57-68毫米,♀57-70毫米;
跗蹠♂18-21毫米,♀18-21毫米。(注:♂雄性;♀雌性)
繁殖期间栖息于西伯利亚
泰加林地区的灌丛、草地和溪流沿岸及小块松树林和杨桦林中,迁徙期间和冬季栖息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混交林和阔叶林中,尤其在林间路边和溪流沿岸常见,也出现在无树和有稀疏树木的灌丛草地和农田地边。
黄眉鹀在中国为
冬候鸟和
旅鸟,越冬在中国南方。此鸟不在中国,每年春秋两季迁徙路经中国,在华南地区越冬;9月起经东北、华北、而到长江下游以南;11-4月初在湖南的新化、衡山、丰阳一带及四川、福建和广东4月中旬至5月北返,经河北、大连、沈阳、吉林而迁往巢区。
一般小群生活或单个活动或与其它鹀类混杂飞行,但从不结成大群。性怯疑而又寂静,每天多数时间隐藏于地面灌丛或草丛中。很少鸣叫,只在受惊起飞时才发出“ji”声。在春季繁殖期,鸣声婉啭而优美。于繁殖区鸣声似白眉鹀但较缓慢而少嘁喳声,从茂密森林的树栖处发出。联络叫声为短促的ziit而似
灰头鹀。
繁殖于俄罗斯贝加尔湖以北,西伯利亚泰加林。繁殖期是每年6-7月,营巢于树上,呈杯状,由枯草茎叶构成,内垫有大量兽毛。每窝产卵4枚,卵灰白色,被有铅灰色和黑褐色斑点。卵在大小为19.9-20.4毫米×15-15.7毫米。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