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荡湖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境内湖泊
黄荡湖位于湖北省荆门市
形成演变
300多年前黄荡湖是片洼地,由于地质变化汉江水灌入形成湖泊。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属常年积水自然湖泊。冬、春季平均水深1米左右,夏季雨水较多以及汉江洪水倒灌,水深4米湖面广阔。
1949—1989年,黄荡湖区频遭洪涝和干旱地方政府先后修筑加固堤防,抗御自然灾害。主要是建马良水闸、大碑湾和新贺电灌站,开挖引河围湖造田、养鱼,湖面从1949年的大湖面分割缩小到现有的梨树荡、刘庙贺湖、王家窑4块,鱼虾、水生植物大为减少。
位置境域
右岸(南)临高阳镇高阳、刘庙、王集村和马良镇水闸村;左岸(北)抵高阳镇官桥、季桥、新贺、贺集、吕集5个村,全长15千米。据2012年全省“一湖一期”资料,湖泊水面面积5.35平方千米。
水文特征
黄荡湖接纳小官桥港、大官桥港、季桥港等河流和地面来水,汇水面积252.2平方千米,正常水位38.66米,最高水位40.62米,容积达3870万立方米。最低水位37.66米,湖泊容积仅32.2万立方米,容积1250万立方米。
20世纪70年代初以前,黄荡湖清澈透底,人畜共饮,自然水生生物丰富。1972年冬,荆门县烟垢区开发黄荡湖在湖两旁围湖造田、养鱼湖泊变成稻田、鱼池。加之人们给2000余公顷农田、400余公顷大湖养殖和精养鱼池投入大量化肥、农药、鱼药湖水水质由1972年前的Ⅰ类水质变为1980年的Ⅱ类、Ⅲ类水质,2000年后变为Ⅳ类水质,多种水生生物消失。湖泊水面缩小容水量减少,水质变黄变浊,不适合人畜饮用。
黄荡湖水质变化引起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重视2010年采取积极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整治;一方面修建大型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牲畜粪便;另一方面针对湖泊养殖投放化肥、鱼药的状况在签订新一轮承包合同时,规定只准投放经过配方渔用饲料,进行生物养殖杜绝化肥养殖。
流域特征
地质地貌
黄荡湖处荆山余脉尾端,是从低丘岗岭过渡到江汉平原的边沿湖泊南部、西部、西北部濒临连绵起伏的低丘,东部、东南部与邓家湖接壤,地势西、南、西北高东、东南低。
气候
黄荡湖地处亚热带气候带气候具有春季温湿、夏季炎热、秋季干凉冬季寒冷特点。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5.2℃。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77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2236小时(1959年),最少年日照时数1444小时(1982年),多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最长无霜期292天,最短无霜期243天(1979年)。
土壤
黄荡湖沿岗地土壤成母质为第四季黏土沿湖岸边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土层,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和潴育型水稻土、以潴育型水稻土为主,是农作物高产土壤,适宜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种植。湖底淤积沉淀为黑色淤泥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黄荡湖常见水生植物有芦苇、岗柴、莒蒲、辣蓼、菱角、红莲、芡实、空心莲子草、茨藻等。浮游植物主要是菜类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
动物资源
黄荡湖中爬行动物主要是湖龟、中华鳖;甲壳动物主要是沼虾、米虾、小龙虾;软体动物主要是湖螺、田螺、湖蛤、蚌等;蛙类主要是泽蛙;浮游动物有水丝蚓、颤蚓、摇蚊幼虫、水蝇、孵游虫、蜻蜓幼虫;底栖动物主要有湖螺、田螺、湖蛤;甲壳类有沼虾、米虾小龙虾等;鱼类资源包括青鱼、草鱼、鲤鱼、鳜鱼、卿鱼、白链、鳞鱼、鲇鱼、鳊鱼、乌鳢、黄鳝、泥鳅、花鳅、刺鳅、黄颡鱼等,主要水产养殖鱼类有青鱼、草鱼、鲤鱼、鳜鱼、鲢鱼、鳙鱼等;两栖类动物主要有中华大蟾蜍、泽蛙等,爬行类动物主要是乌龟、中华鳖、壁虎、游蛇等。飞禽有白鹤、白天鹅、鸳鸯、大雁、野鸭及各种水禽等;陆生动物有刺猬、华南兔、蝙蝠、家鼠、小家鼠、沼泽田鼠、黄鼬等小型兽类动物。
历史文化
石马传说
清朝末年,在今高阳村九组果园场有一江西省刘姓灾民流落到此安家,起先靠打鱼摸虾、摘菱、采莲、挖藕度日。几年后家中逐渐殷实。可能是同病相怜凡有过往客人都会招待食宿宾客相待。时间一长,发展到每天有100多人在他家落住。慢慢地,他的家演变成客栈他特意修建八大间瓦房以满足来往客人食宿需要。没有钱交房租的就交给他鱼虾,刘老板就把鱼虾运到新贺集变卖。久而久之新贺集成为黄荡湖周边各种渔业的最大交易市场。
刘氏发富后买来两座石马放在门前湖边象征事业发达马到功成。今不少年龄稍大的人,都曾与同龄伙伴们在石马上坐骑、玩耍过,后因水土流失被淹埋到黄荡湖中。很多外地人试图挖掘,因当地群众反对没能开挖。
九龙洼传奇
九龙洼位于黄荡湖边新河村三组与湖面落差30余米。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名叫苏太的外国人来到此地,想掠夺中国财富。看到中国人这么精明能干,心想肯定是这儿风水好脉气正。于是请来巫师看风水、准备请龙王爷从龙宫放出九条龙变成九座大山将新河与钱场连接起来,隔断风水压住脉气使后代丧失智慧。巫师告诉苏太:“你在九月初九鸡叫第一声时起床用手指由东向西示意九下,便有九条龙跃起大山就会出现。”谁知苏太急于求成未待鸡鸣便开始示意当念到第九声时只听得电闪雷鸣山崩地裂钱场“尖山洼”长高300多余米而新河村地势陷落30余米,只形成九龙洼和尖山峰并未形成群山。苏太慌忙将此事告诉巫师。巫师说:“鸡叫时辰未到,九条龙被闷死了,所以失败。”苏太因此也被气死。
九龙洼东西两面都是陡哇的洼地西边还有座土堆,叫“九龙琢”,也叫“铲洼琢”。爆子离洼地4米高6米、直径7米,传说并不是人工垒成的封土堆,而是龙在死前挣扎形成的土山包。
九龙洼地下储藏着大量的细黄沙和碎石,这种石头呈灰白色,石质差沙石混为一体。在方圆60千米的地方未见过这种石头,人们称它为“气死石”。20世纪50年代修建公路当地群众在这里挖沙炸石在石缝中拾到不少龙骨,至今仍有人珍藏。
红军田
“红军田”的由来位于黄荡湖西南三店村五组郭湾旁50米处,面积200平方米。当年红军与国民党川军在此激战红军战士血洒这片土地。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29日凌晨贺龙、陈少敏(女,名号大脚)两位将军率领2000多名红军沿着今高阳镇南海向西南方向挺进。随后紧追不舍的川军刘湘部属,带领3000多人马从沙洋追赶这支红军部队上午11时左右川军与红军相遇,一场恶战打响。川军向红军营地发起猛烈进攻,虽兵力悬殊但红军将士个个英勇善战,以一当十击退敌人四次进攻打死打伤敌人数百人。两天一夜战斗结束后当地百姓含着泪水寻找红军幸存者看到在主战场附近一个900平方米的堰塘里,绿水被鲜血染红,在附近田里找到53位无名红军尸体。乡亲们主动将自己家里仅有的木材、衣服捐给阵亡红军将士作为衣物官椁简易地安葬在这块田地里。从此当地老百姓称这块田地为“红军田”。
红军田故事在此地代代相传。20世纪70年代开始、南海公社所属七所小学每逢清明节都组织师生到无名红军烈士墓前献花、扫墓并请目睹这场战争的老人讲“红军田”故事。现在南海小学师生仍然坚持每年清明节期间到烈士墓前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不少群众前来扫墓,表达怀念之情。
社会生活
综述
20世纪80年代初黄荡湖区改变农业生产单一种植业开始走农、工、商全面发展道路。湖区兴办渔场、林场和砖瓦厂、水泥厂、农具厂等大型骨干企业。村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00多家。
特色产业
黄荡湖边后琢村被誉为“金针菇之乡”。
水利设施
大碑湾泵站,1973年初建始名黄荡湖泵站。1977年扩建。泵站系荆门热电厂还水工程补充漳河水库三干渠下游近2.67万公顷农田灌溉用水。泵站从马良水闸引汉江水,通过黄荡湖15千米。引水河组提水到66米高程的输水渠。投资千万元装水泵电机组28台套,1.5万千瓦。
大碑湾防洪闸,位于大碑湾泵站前池防洪堤上。其功能是为泵站引水和保护泵站防洪安全。2012年投资200万元改建。闸底高程33.5米3孔,装2.1×2.9米闸门3块,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
新贺泵站,位于黄荡湖畔新贺村。1976年兴建装水泵电机组2×280千瓦提水流量1.6立方米/秒取黄荡湖水灌溉农田933.3公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4 22:47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位置境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