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非法证券咨询机构或个人,或者利用
互联网等
媒介发展会员、收取荐股
费用,通过影响散户推高股价时出货套利,或者通过推销包赚不赔荐股软件牟取利益——他们通常被广大
股民戏称为“黑嘴”。
此类非法行为扰乱了
市场,不但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
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妨碍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使真正守法的咨询机构难于正常开展业务。长此以往,证券咨询行业将陷入“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之中,甚至影响到
证券市场的
定价机制和有效性。
第二步:低级会员抬轿;然后通知低级会员买入该股,其实就是抬轿和接货。它们通常都是短信通知买入,短信是群发的。这些低级会员大致同时买入,股价迅速推高。此时,他们的合作伙伴已经开始出货了。
第三步:以免费电话送飚股为诱饵,诱惑散户,让他们继续抬轿或者接货。此时,低级会员开始
出货。这是好一点的咨询机构。一般的咨询机构是不管你的死活的。免费电话送飚股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以便游说他们入会,补充因不断亏损而不断流失的低级会员,补充抬轿后备军。
第四步:公开点评推荐,让场
外资金接货。比较低劣恶毒的咨询机构二三四步同时进行,因为中国是
T+1操作,追高者全部套死,知道上当了你也跑不掉,只能眼睁睁等死。
第一招,看其是否“挂牌
经营”。按照《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会员制机构在开展会员制业务时,应在
相关栏目及业务发生场所,以醒目方式公示或公告机构全称及业务资格证书号码、参与栏目的执业人员姓名及其执业资格证书号码。如果没有“挂牌经营”,则其身份可疑。
第二招,看其是否招收异地会员。由于异地会员在投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给“黑嘴咨询”以可乘之机,对此,《暂行规定》有明确的禁止规定。因此,一旦有外地咨询机构或人员要求你成为其会员时,那么其身份就十分可疑。
第三招,看
合同签订情况如何。一是合同的格式要统一印制;二是合同首页应载明投诉电话、收费专用
银行账户账号、户名及开户行;三是合同首页有醒目的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提供
专业服务,不
承诺投资者获取
投资收益,也不与投资者约定
分享投资收益或分担
投资损失”及“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四是未签
书面合同前不向投资者收取咨询
服务费用。如有不符,投资者应将其身份与”黑嘴“挂钩。
第四招,看其是否”推荐黑马 “或自吹自擂。《暂行规定》禁止会员制机构及人员在开展会员制业务时以”黑马推荐“等方式明示或暗示投资者一定获得投资收益,或以”免费赠股“等
营销方式招揽业务;以夸大、虚报荐股业绩等方式进行不实、诱导性的
广告宣传及营销
活动;或直接代客操作,或与
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等。如有违背这些
行为的,则属于”黑嘴“无疑。
第五招,看其处理客户投诉的
态度。对于客户的投诉,“黑嘴”们往往采取的是推诿的办法。为此《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会员制机构应设立专门部门和人员独立处理客户投诉;对于收到的投诉,相关机构应于次月月底前处理完毕。因此,如果你的投诉得不到及时处理, 而是相关机构推诿的做法;或者在你投诉的次月月底前没有处理结果,那么,你就有必要将其与”黑嘴“联系在一起。
严厉打击股市“黑嘴”,亦
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一方面,
证券监管部门需要
公安、司法、
信息技术、
金融机构、新闻宣传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建立有效机制;另一方面,公共媒体亦要加强对
证券投资咨询
信息的筛选力度,严把证券咨询广告关。而投资者也应认识到股市投资的本质,抛却“一夜暴富”的梦想,明辨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真伪。
2022年12月,中国证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非法证券活动网上信息内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2023年3月底前,现有网上涉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的信息、账号和网站平台得到基本处置。2023年6月底前,证券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要求得到落实,网上证券信息内容明显改善,非法证券活动多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