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乡名。详见
和平街道、
团结街道。原黑獭乡位于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7′41″~108°33′25″,北纬28°35′06″~28°39′25″。北面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丁泗区万木乡,东面与沙子镇,南面与和平镇,西南面和西面与黑水乡接壤。乡人民政府驻杨柳池村黑獭场,与县城直线距离9千米。全乡总面积38.75平方千米,少数民族5327人。该乡地处沿江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由于离县城较近,多年来群众在蔬菜、水果栽培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山顶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山腰因海拔较低适合于沙田柚、载秧李等多种水果种植。
历史沿革
黑獭地,汉先后为
涪陵县和永宁县属地,蜀汉为
万宁县属地,隋、唐、宋为务川县属地。元、明、清为
沿河祐溪长官司属地。清
乾隆年间辟黑獭堡场,场期“五·十”。民国3年(1914年)为
沿河县属地,民国27年(1926年)设黑獭联保,民国31年(1942年)设黑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设黑獭乡;1953年分设黑獭、红花、虎头乡;1956年红花、虎头并入黑獭乡。1958年黑獭乡改为公社,1959年改为管理区。1961年坝坨、团结并人黑獭管理区,并改为黑獭公社。1963年析黑獭公社设团结、坝坨公社。1984年黑獭公社改为乡。1993年黑獭乡升为区级乡,南北长8.05千米,东西宽9.4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35.7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45%。
2015年,撤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黑獭乡建制,设置新的和平街道、团结街道:
(一)原黑獭乡的虎头村、大溪村划归新设置的和平街道。
(二)原黑獭乡的黑獭社区、杨柳池村、麝香岩村、石坝沟村、香树林村、红花盖村划归新设置的团结街道。
行政区划
全乡区划为大溪村、虎头村、杨柳池村、石坝沟村、香树林村、麝香岩村、红花盖村7个村和黑獭1个居委会,61个村民组。有桐子园、柑树坝、大溪头、杨溪头、汪家沟、水田沟、杨家山、老木头、柑子坪、壶道咀、李家坪、上寨、中寨、下寨(杨柳池)、边江、湾湾、梨子树、马家坪、梅回溪、干田坡、冷家滩、香树林、田坎、洞角、包家岭、下寨(石坝)、老鹰窝、斑鸠井、小河、斑竹园、吴家、周家沟、坨里(麝香岩)、罗家屋基、古坪、谢家、贺家、坨里(红花盖)、朗树湾、李家庄、梨子园、火石坡等寨。
地理环境
黑獭乡,为贵州省铜仁市
沿河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7′41″~108°33′25″,北纬28°35′06″~28°39′25″。2010年年末辖7个村和黑獭1个居委会,61个村民组。
人口民族
2009年年末总人口8825人,其中非农业283人,
少数民族5327人。人口出生率14.1‰,自然增长率9‰。
总人口8825人,其中非农业283人,
少数民族5327人。人口出生率14.1‰,自然增长率9‰。
文教卫生
文教卫生事业全面进步,一是认真落实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乡有村级完小7所、中心完小1所,附属初中1所,有小学生956人,初中在校生317人,有小学教师57人,初中教师23人;二是卫生条件大为改善,有卫生院1所,病床5张,有医护人员8名,内设B超室、X照光机、制氧机等,有村级卫生室7个,村卫生员8个,有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现有5个村卫生室已配备了电冰箱。三是通过反复的协调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黑獭移民新区、移民码头开工建设;四是团黑公路的建成通车将为黑獭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这一切为黑獭打造乡村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济现状
2009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2566万元,财政收入1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958万元,其中林业40万元,牧业650万元,渔业38万元,粮食总产量2745吨。主要
经济作物产量:油菜子415吨,水果180吨,年未大牲畜存栏2565头,出栏489头,生猪存栏5120头,出栏4122头,山羊存栏4583只,出栏4235头,肉类总产612吨。
发展优势
该乡按照“抓机遇、保投资,调结构、保增长,打基础、保民生”和“打造边贸重镇”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科学发展夯基础 调产兴旅构和谐”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党建与扶贫、移民、计生宣教等工作,启动了移民集镇新区建设、移民码头建设、红花村土地整理、大溪(虎头)村蔬菜基地建设;完成了射香村156户危房改造;扩大了红花村茶叶基地建设;筹备了5个村级活动室建设用地;实施了石坝村双江组入户道路硬化,虎头村、香树村、石坝村人畜饮水工程;修建了石坝村双江组通组公路、虎头村汪家沟组的通组公路;抓好了香树村、虎头村、杨柳村电网改造工程;改善了石坝村、香树村通组公路;美化了政府院落;加强了大溪、虎头至和平镇枫香村公路的修建。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好的落实,办公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为黑獭乡“挤进城市消费圈”打造“省际边贸重镇”、规划大溪、虎头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
主要出产有玉米、稻谷、小麦、红苕、黄豆、养、油菜籽、花生、茶叶、油桐、乌桕、柿、砂仁、猪、牛、羊等。
黑獭集镇与重庆万木乡毗邻,是向重庆推介沿河县乃至贵州的门户,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繁荣的集镇,多种土特产吸引远近的客商,为了使黑獭集镇进一步繁荣,黑獭乡党委、政府抓住了集镇移民新区建设的契机,在完善集镇功能,提高集镇品味上大做文章。通过多方协调,更加科学地对集镇建设进行规划。同时根据有利的条件拟把黑獭建成蔬菜水果生产大乡,为黑獭农产品批发创造条件。
旅游开发
一、建成大溪、虎头旅游观光农业。
大溪、虎头两村地处乌江黎枝峡西岸,沿江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由于离县城较近,多年来群众在蔬菜水果栽培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山顶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山腰因海拔较低适合于沙田柚、载秧李等多种水果种植,后山70年代修建的白溪水库和4000多米长的引水渠道,又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喷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之乌江山峡旅游景点--穿洞和珍珠洞紧靠虎头村,使两村打造现代旅游观光农业,建立精品旅游线成为可能。
黑獭乡的基本构想是:一是修复白溪水库渠道,引水至虎头、大溪实现农田水利灌溉,可灌溉农田面积1100多亩,解决2000多人和2600多头牲畜饮水问题,为实施观光农业提供水源保障,由于引水渠在后半山与蔬菜基地形成自然落差,可自然喷灌。二是下半山土地基本属于郁闭度25o以上坡耕地,没有实施退耕还林,可建成十里四季
常绿果树带。三是枫香至虎头村级公路的修通,城镇居民可以从沿河县城直接驱车旅游乌江山峡百里画廊,观赏山峡风光,到穿洞休闲避署。还可解决当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把黑獭的农产品,跨入沿河县城和酉阳的城市消费。四是公路两边建成喷灌式大棚蔬菜基地,实现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外面建成十里的葡萄园、桃、李、梨等底河谷夏季早熟水果基地,使乌江岸边形成十里花带,五是实施沼气池建设和栏圈改造,基本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最终形成“山顶戴帽、山腰缠带、山脚特色农业、河边十里桃花”,实现春观花、夏观叶、秋观果、冬观枝、山顶观生态、半山观绿带、中间观现代、河边看花带的立体现代花园式新村。
二、把黑獭集镇打造成乌江岸边的明珠。
黑獭乡党委政府抓住了集镇移民新区建设的契机,其基本思路是:把集镇建成集特色农产品批发与加工,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边贸重镇。
三、打造小河口夏季休闲游乐场。
白泥河河水清澈,彭水电站建成后乌江水位上升,白泥河小河口至香树村8组一带将形成碧绿的湖泊,2公里长河岸,一到夏季金黄的油菜花美不胜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加之团黑公路即将建成通车,为县城居民到小河口旅游休闲提供便利的条件,打造小河口旅游休闲场所前景十分美好,黑獭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招商引资对小河口的自然景观作进一步的打造,建成有一定安全设施的游泳场,建成具有一定档次的集餐饮、住宿、保健于一体的农家乐和跳水运动设施,把小河口一带建成沿河夏季最大的休闲娱乐场所。
四、把红花盖打造成森林公园
红花盖海拔800—1000米,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覆盖率达40%左右,由于森林保护完好,各种野生动物慕名而来,群众还发现有梅花驴栖身此地,还有鲜为人知的狮子洞。由于海拔高夏季十分凉爽,空气新鲜,是夏季的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