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动物。黑眶蟾蜍个体较大,体长6-10厘米,雄蟾比雌蟾体型稍小;皮肤粗糙,背部多为黄棕色或灰黑色,布黑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多为乳黄色;前肢较细长,后肢则较粗短,呈圆形,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因其外观具黑色的眼眶,故名。
形态特征
形体特点
个体较大,雄蟾体长平均63毫米,雌蟾为96毫米。头部吻至上眼睑内缘有黑色骨质脊棱。皮肤权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其它部位满布大小不等的疣粒。
耳后腺较大,长椭圆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体色一般为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黄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外观描述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自吻部开始有黑色骨质脊棱,一直沿眼
鼻腺延伸至上眼睑并直达鼓膜上方,形成一个黑色的眼眶,故命名。体型中等至大型,显现明显的
两性异形 , 雄性平均体长50至60 mm 、 雌性则可达90 mm或以上。有多样不同的体色,背部多为黄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满黑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则为乳、黄色, 皮肤粗糙。吻端钝圆,头略宽,上下颔附近均有黑色线,单咽下内藏
声囊 。眼后有香肠状的
耳后腺 ,鼓膜显著,除头部外全身均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质刺。在受惊吓时除
耳后腺会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会分泌出毒液以自卫。
前肢较细长,后肢则较粗短,均呈圆形,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栖息环境
黑眶蟾蜍的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下生存。主要栖身于
阔叶林 、河边
草丛及农林等地,亦会出没在
人类活动的地区,如庭院及沟渠等 。
生活习性
夜行性,日间主要躲藏在土洞及墙缝中休息,至晚间才外出寻找昆虫为食,偶尔也吃蚯蚓等。少跳跃,多以爬行形式活动。在香港除了红脖游蛇及
眼镜蛇因不受其毒液影响外,其它蛇类一般不选择捕食黑眶蟾蜍。
分布范围
全球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此外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均有发现。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相当长,但多是以春夏两季为主(2-6月)。每到
繁殖季节便成群聚集在较开阔的河边交配 ,雄性发出高昂的「咯咯咯咯……」声以吸引异性 。常发生群交现象,一群雄性围抱着少数雌性,并进行
体外受精 。 雌蟾多于流水或静水中产卵 ,每次可达数千颗,成串念珠状,黑色卵子则在透明胶质长串中,一般可达8 米以上。卵子在水中发育成黄棕色
蝌蚪,蝌蚪亦有毒性,体色渐深并慢慢长出四肢及脊棱。
产卵季节随地区不同而异,在爪哇终年产卵,广州于2-3月间产卵,云南西双版纳在4-5月产卵,在海南岛11-12月产卵于深水坑内。卵带内有卵两行、受精后三日孵出。皮肤腺和
耳后腺上的分泌物能制成蟾酥、药用。其能消灭田间害虫及防治蚁害,应禁止乱捕。蟾蜍的
耳后腺及疣粒均藏毒液,把这些白色乳液加工可制成名贵中药蟾酥,可用于解毒消肿等 。另外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制成的蟾衣亦有药用效果。此外把黑眶蟾蜍除去内脏后加工制成的干蟾亦是中药材的一种 。
注:黑眶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
价值特点
皮肤腺和耳后腺上的分泌物能制成蟾酥、药用。能消灭田间害虫及防治蚁害,应禁止乱捕。
分类学
2006年所发表的两栖类系统
发生学研究将原本的
蟾蜍属(Bufo)重新调整,其中的黑框蟾蜍归类于新设的一属Duttaphrynus ,学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但在IUCN红色名录上则仍沿用较普遍的旧名Bufo melanostictus 。
核型研究
2n=22(18M+4SM),No.4,8为SM,No.11为主要NOR染色体,11qter有3种情形:①有副缢痕和小随体;②有浅染末端无随体;③无浅染末端和随体。除11qter上有Ag-NOR外,一雄赡的部分4pper上也显出Ag-NOR。结论:广西黑眶赡蛛的核型与广东、福建两地的有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为不同地理种群所固有。No.11是主要NOR染色体,但No.11及Ag-NOR均存在多态现象。
保护措施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
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黑眶蟾蜍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