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稻粒黑粉病在中9A制种中发病较为普遍,经过多年制种生产实践,发现罹病原因主要是亲本种子和
土壤带病菌、柱头大和外露率高、母本花期偏早
柱头
为害作物
为害症状:黑粉病是局部侵染病害,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等均
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菌瘿,所以又叫瘤黑粉病,菌瘿外包有一层薄膜,初为白色或淡紫红色,逐渐变为灰黑色,内部充满黑粉。叶片上病瘤分布在叶基部中脉两侧或叶鞘上,病瘤小而多,常密集成串或咸堆,病部肿厚突起成泡状,其反面略凹入。茎秆上的病瘤一般发生在各节的基部,病瘤大小不等,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分小花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病瘤,一个雄穗上可长出1、0多个病瘤。果穗受害一般发生在穗上部;通常为部分果穗受害,仍能结出一部分籽粒,但也有全
穗受害而成为一个大病瘤。如果整个果穗受害变成病瘤,要注意与
丝黑穗病区别:黑粉病的病瘤外有一层薄膜、发亮,成熟前薄膜破裂,呈湿腐状,轻压常有水液流出;而丝黑穗病不成瘤状、干燥。
病原菌形态特征:病瘤内的黑粉即病原菌的
厚垣孢子,茶褐色,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密生刺状突起,,萌发产生孢子,其上生担孢子(小孢子),担孢子萌发产生侵染丝,入侵玉米。厚垣孢子没有休眠期,干燥孢子可存活较长时间。孢子萌发适温26~30℃,自然条件下,分散的孢子不易长期存活,但集结成块的厚垣孢子,无论在地表或土内存活期均较长。担孢子对不良环境的忍耐力较强,一般只要有数小时的雨、露,即可萌发入侵,这对病菌在田间的传播和再侵染十分有利。
黑粉病发生特点
玉米收获后,
玉米瘤黑粉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形态在病株残体上、污染的种子表面、田间土壤中、地表越冬, 或混在粪肥中越冬, 成为来年主要初侵染源。适宜条件下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 随气流、雨水和昆虫远距离传播侵入玉米的幼嫩组织上、伤口或心叶叶旋内, 侵染叶片、茎秆、节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 菌丝在寄主的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发育, 产生一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 刺激寄主局部细胞膨大增生而形成病瘤, 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萎孢子, 菌丝成熟后断裂为冬孢子, 又散出随风传播, 早期形成的肿瘤可以成为后期的侵染源而再次侵染。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黑粉病, 盛发期在玉米抽穗期前后一个月内。?冬孢子侵入茎秆一般8~12天后形成病瘤, 20~24天病瘤成熟, 又产生冬孢子, 循环侵染。
分布区域
发病特点:玉米收获后,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侵染来源,混入堆肥中和沾附在种子表面的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春、夏季遇适宜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或口十鞘基部缝隙而侵入。担孢子在水滴间差异更明显,一般较耐旱和果穗苞叶长而且包得紧的品种比较抗病,马齿型玉米和早熟品种也较抗病,农家品种多不抗病;连作地和距村庄近的地块,由于土壤中积累的菌源多,发病较重。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以及
玉米螟为害,冰雹、人为活动等造成伤口,利于病菌侵染。
水稻稻粒黑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要点
病害发生影响因素
1.1 栽培环境及种子菌源数量
稻粒黑粉病病原菌的厚垣孢子能在土壤等媒介中越冬, 抗逆能力强, 次年在条件适宜时萌发成担孢子, 又由担孢子形成次生担孢子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侵染谷粒, 一般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越多, 感染稻粒黑粉病的几率越高。此外, 带病种子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 种子带菌率越高, 病害的发病率越高。
1.2 品种与生育期习性
不同品种田间感病程度差异大, 常规稻和杂交稻发病轻, 病粒率一般0.1%~1%;不育系发病较重, 一般10%~30%;保持系与其对应的不育系, 感病程度差异很大。由于稻粒黑粉病病原菌是在水稻开花初期从花柱头侵入导致水稻发病, 因此花期分散、柱头外露率髙、开颖时间长、角度大的不育系更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如
培矮64S柱头外露率高达74.78%~80.56%, 颖壳张开角度大, 开放时间长, 闭合差, 有利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对于籼稻和粳稻, 籼稻开颖时间长, 其发病率比粳稻高, 如“珍汕97A”稻粒黑粉病病穗与病粒率均比“D90A”“G46A”及“K17A”高。稻粒黑粉病在杂交制种田中发病最为严重, 其主要原因也是高产制种要求不育系具有开花时间长、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率高等特征, 而这些特征最有利于病菌的侵染。此外, 父本花粉量也对稻粒黑粉病发病率影响较大, 若花粉量大, 不育系受粉后则很快闭颖, 受病害侵染的风险就小, 反之则增加病害侵染的几率。
1.3 不育系抗感差异
不同的不育系品种对稻粒黑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大部分表现出中感和高感。
1.4 栽培管理措施
对于杂交制种田, 栽培措施不当, 花期相遇不好的稻田发病较重;此外, 母本距父本越近其发病率越低, 反之则病粒率越高。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影响大, 偏施、迟施氮肥, 引起水稻植株徒长、无效分蘖增多、通风透光性不良、田间湿度增大, 导致水稻的抽穗开花期延长, 父本花粉量不足, 同时有利于病原菌的萌发生长, 从而増加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此外, 田间种植密度对稻粒黑粉病发病率影响大, 若基苗过多, 行间距太小, 会导致荫蔽度大、通风透光性较差的穗粒发病率增加。
1.5 气候条件
水稻从抽穗到乳熟期, 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 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 导致光照不足、湿度增大, 这种适温高湿的条件最利于稻粒黑粉病孢子的萌发、生长和入侵, 从而增加发病率。另一方面, 连续阴雨天气父本花粉量减少, 花粉不易扩散, 这增加了授粉时间, 增加了花器同病原菌接触的机会, 导致病原菌侵入的几率增大, 有利于该病害发生。
病害防治
稻粒黑粉病的侵染时间短, 侵染部位较为专一, 受父本花粉量影响大, 受菌源影响, 因此可针对这些特征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2.1 减少菌源
对于种子的菌源, 要加强对水稻种子的检疫, 防止带病稻种调入无病区, 这是预防稻粒黑粉病的根本措施;对于带菌的种子, 要先用10%的盐水选种, 汰除病粒后, 再用l%福尔马林液、20%粉锈宁乳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0%强氯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消毒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栽培环境的菌源, 要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采用轮作和换茬, 收获后进行深耕, 减少病原菌在土壤的积累;在制种田翻耕前可对土壤进行消毒, 撒施生石灰750kg/hm2或用20%的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杀菌。
2.2 科学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 重视土壤配方施肥, 不迟施、偏施氮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应重施基肥, 轻施追肥, 基、追肥的比例以7∶3为宜。在适时落水晒田, 后期干湿交替, 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制种行比宽窄, 综合考虑增加母本面积的增产效益和降低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 一般父母本的行比例为2∶8为宜。通过水肥管理、赶露水、喷施花时调节剂等措施力求母本提早花时, 促进父母本花期花时巧遇, 抢在湿度小、菌源少的中午左右授粉, 减少发病率。合理密植, 改善田间的通风条件, 并降低田间的湿度, 减少病原菌孢子的萌发。
2.3 药剂防治
稻粒黑粉病严重影响杂交制种的产量, 药剂防治仍是防治稻粒黑粉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20m L/667m2, 对水30kg, 于水稻破口前3~7d和始穗期各施药1次, 对稻粒黑粉病防治效果很好, 且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