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隼(学名:Falco subniger):是隼科、隼属的一种猛禽。体长45-56厘米,翼展95-115厘米,体重610-1000克。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猎隼之一,雌性的体型比雄性大,整体轮廓纤细。有一个方头,翅膀末端长而尖,尾巴窄长。黑隼是
留鸟。能够在空中和地面上抓住猎物而无需着陆。猎物是鸟类、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蜥蜴。是澳大利亚特有种。
黑隼体长45-56厘米,翼展95-115厘米,体重610-1000克。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猎隼之一。雌性的体型比雄性大。它们的轮廓非常纤细,有一个方头。翅膀末端长而尖。尾巴又长又窄,在肩角处略呈阶梯状。栖息时,黑隼展现出独特的方肩。除了喉部是白色的,其余羽毛几乎都是均匀的深棕色或煤黑色。喙和脚蓝白色。有羽毛的腿很短。黑隼可以立即被识别,因为它们的翅膀略微降低。在正常飞行的特点是紧张的翅膀拍动。
黑隼经常出没在
长廊森林和稀疏林区接壤的溪流沿岸,尤其是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它们晚上栖息在树上,白天栖息在电线杆上。
黑隼的滑翔能力极强,由于其长长的翅膀,使它们可以利用上升气流飞越内陆的炎热平原。狩猎时,它会进行令人眩晕且壮观的俯冲,使其能够在空中和地面上抓住猎物而无需着陆。黑隼是
留鸟。然而,在其分布范围的南部,在某些季节,它往往会接近海岸,会进行短暂的季节性迁徙。因为它们必须考虑到大气条件或食物供应。
最常见的猎物是鸟类、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蜥蜴。该物种有时也会吃腐肉和死去的动物。黑隼也实行盗窃寄生,并毫不犹豫地从其他掠食者那里偷走它们的战利品。一旦它看到一个潜在的猎物,就会俯冲下来,用爪子抓住猎物,并通过刺伤它的脊椎来造成致命一击。
黑隼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物种,分布于该国大部分地区。它们的分布非常不规则。它们主要分布在西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北部、南部(维多利亚)和中部半沙漠。在塔斯马尼亚没有这种猛禽的踪迹。
繁殖季节6-12月。黑隼在绿树成荫的小溪和流经澳大利亚内陆的河流旁筑巢。它们将卵产在由其他物种遗弃的树枝制成的巢中。这些巢通常放在树上的高处。雌鸟负责主要的孵化和喂养幼鸟的任务,而雄鸟则负责提供育雏的食物。每窝通常产3-4枚卵,孵化期约33天。幼鸟在巢中的停留时间为42天。当幼鸟成熟后,父母双方仍共同努力狩猎并为它们提供一段时间所需的食物。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